《火石创造A轮融资近亿元,加快数据驱动产业发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生命健康领域集成服务门户
  • 编译者: 赵若春
  • 发布时间:2021-01-15
  • 近日,火石创造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普华资本领投,老股东望美等继续加持。这是继2017年Pre-A轮融资后,火石创造完成的新一轮融资。本轮所筹资金将用于公司进一步加大产品技术的研发投入、提升客户服务体验、加速市场布局。

    企业简介:

    火石创造成立于2015年8月,总部位于杭州,是全球领先的产业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科技公司。作为数据驱动产业治理解决方案的领导厂商、生命健康产业持续深耕者,火石创造为政府、园区提供数据驱动产业发展整体解决方案,包括产业顶层设计、产业大脑系统、智能招商系统和数字化创新服务平台及产业资源专业服务,助力建集群、强链条,推进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 原文来源:https://vcbeat.top/OWVmM2ZiMDAwYTZjMTdiNWUyMGIzNGRhMThmZTlkMmE=
相关报告
  • 《百亿元融资拓宽氢能产业赛道》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1-14
    • 去年底,国内最大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潍柴动力披露《2020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采用定向增发方式募集资金不超过130亿元,其中20亿元将投向燃料电池产业链建设项目。这仅是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业内认为,近来,氢能行业融资力度逐年增加,整体发展向好,但仍需技术攻关,进一步实现降本增效。 产业融资活跃 潍柴动力在公告中表示,本次募集的资金将有20亿元用于加速燃料电池产业链的研发能力和制造能力提升,建立差异化的技术优势,并结合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建成全球领先的燃料电池产业链基地。 相关业内人士表示,作为柴油机产销巨头,潍柴动力亟待加速布局燃料电池产线。“目前,燃料电池主要应用场景在商用车领域,这一领域可直接替代柴油发动机,因此对于潍柴而言,如果不尽早布局燃料电池产业,在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未来业务发展与盈利将受到负面影响。” 事实上,潍柴动力在氢燃料电池领域的布局由来已久,投资金额也与日俱增。先后与英国锡里斯动力、加拿大巴拉德等公司进行合作,购买巴拉徳电堆技术和股权,以期掌握氢燃料电池关键技术资源,建立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完整产业链。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除了二级市场融资外,氢燃料电池企业在一级市场融资同样表现活跃。 据行业研究机构统计,包括潍柴动力在内,2020年共有6家上市公司定增募资投向氢燃料电池业务,共募集资金86.15亿元。截至2020年11月中旬,氢能行业当年共发生31起融资事件,融资金额预计超15亿元。这意味着,氢能及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2020年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共融资超过100亿元。 业内普遍认为,氢燃料电池行业2020年的百亿元大融资,将氢燃料电池这个细分赛道空间进一步打开。 亟待推动全产业链盈利 国元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首席分析师彭聪表示,融资金额的增加受多种因素驱动。首先,燃料电池快速降本,商业模式逐渐清晰,应用领域涵盖交通、储能、发电等,远期可成为万亿元产业;其次,2020年9月出台的示范城市奖补政策,传递出国家明确支持发展氢能产业的信号,且有4年的示范期,保障了补贴的连续性;最后,燃料电池龙头企业亿华通上市,意味着燃料电池公司未来在科创板上市将有先例可循。对于一级投资人而言,一方面看到产业大有可为,并且国家鼓励支持,另一方面氢能企业上市通道打开,一级投资的退出通道明确,投资意愿增强。 企业的积极布局和融资也为产业降本提供了“加速度”。在产业链各环节中,电堆的降本尤为显著。研究机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5月,国内氢燃料电池电堆价格区间为5000-8000元/千瓦,截至2020年8月,国内百台级以上电堆的价格区间已下探到3000-4000元/千瓦,对比2019年国内电堆的价格水平,降幅达33%以上。 从2020年10月开始,电堆迎来新一轮降价潮。国鸿氢能将电堆价格拉低到1999元/千瓦,随后,氢璞创能进一步把价格降至1699元/千瓦,2020年12月,雄韬股份电堆产品报出1199元/千瓦的低价。 对此,彭聪直言,产业的降本增效体现出产业的发展潜力,有利于国家进一步推出支持政策,但在发展过程中,提升电堆可靠性和寿命等技术攻关仍尤为关键。事实上,随着产业规模化,整车领域的燃料电池及其供应链降本相对容易实现,但上游氢气的制储运成本高昂问题,需要产业链协同解决。 彭聪表示,氢气制储运成本居高不下,进一步影响了加氢站的盈利能力,是限制行业发展的一大难点。他认为,中小企业缺乏资金推动加氢站建设运营规模化,亟需能源巨头及产业龙头主导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打破行业发展桎梏。 适度补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有观点认为,潍柴动力等企业在氢燃料电池领域的布局投资,有加剧产业无序竞争及产能过剩的风险。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0年11月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8辆和290辆,同比分别增长7.2倍和28倍。2020年1-11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35辆和948辆,同比分别下降34.4%和29.1%。 纵观2020全年燃料电池汽车市场,自示范城市奖补政策发布后,市场迎来小幅回暖,但未出现以往的年底抢装热潮,各地仍在等待示范城市群具体名单出台,观望情绪浓厚。加之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全年氢燃料电池汽车整体产销量“腰斩”,业内普遍预测为1400辆,同比下降48.8%。 对此,彭聪表示,虽然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不及预期,但五年后,氢燃料电池汽车有望达到5-10万辆的产销量规模,因此现在定义产能过剩为时过早。 业内认为,产业目前最需要降低氢气制储运成本和提升燃料电池可靠性。 “国家奖补政策补贴规模适中,行业应借此契机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及企业投资,努力提升技术并降低成本,使得氢能产业能够更加健康并且快速发展。”彭聪坦言。 上述业内人士也表示,在产业还未形成一定规模时,国家的大笔投资将带来产业急功近利等乱象,现阶段,规模适度的补贴金额更利好产业发展。在实现技术攻关及降本增效后,国家加大补贴力度更容易撬动产业化发展。
  • 《VCSEL激光器芯片企业博升光电获近亿元A+轮融资已达量产条件》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0-05-06
    • 2020年3月,半导体激光器芯片公司博升光电宣布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由嘉御基金领投,联想之星、力合科创集团及鸿泰基金跟投。 据了解。本轮融资后,公司将积极推进当前消费级VCSEL(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产品量产,并加快新一代VCSEL(dToF核心部件)产品的样片测试工作。 2019年11月2日,在“2019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产业项目启动大会”上,青浦、吴江、嘉善三地集中签约项目16个,揭牌项目12个。其中博升光电半导体垂直腔体激光器光芯片项目签约。该项目总投资20亿元,将落户在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 博升光电由以常瑞华院士为首的全球业界领导者创立。常博士是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光学学会副主席,三十余年专注VCSEL光电芯片、材料以及应用,拥有60余项国际专利,在dToF和新一代VCSEL技术上有深厚的技术储备,是整个行业的奠基者和先行者。博升光电创始人常瑞华院士表示,嘉御基金是5G领域非常专业的投资机构,资本以外,也给予了博升光电在生态合作资源、企业发展战略等领域的诸多支持。借助本次投资,博升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已有产品量产节奏和下一代产品研发测试,推动5G产业发展。 VCSEL相较于LED、EEL(边发射激光器)等半导体光源,在功耗、体积、精确度和可靠性上均更有优势。2017年,苹果首次在iPhone X中使用了以VCSEL为核心器件的3D传感器进行人脸识别,3D传感器在活体检测、虹膜识别、AR/VR技术以及自动驾驶辅助技术等新兴领域的应用也开始引发市场关注。 据统计,2017年底3D传感器的市场规模仅为8.19亿美元,2020年将达到108.49亿美元。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其核心器件VCSEL产能需求正不断上升。苹果曾宣布其2017年Q4对VCSEL晶圆的采购量是2016年同期全球产能的10倍,同时,随着iPhone X的发布,Android智能手机厂商也已陆续配置3D传感器。VCSEL主要供应商Finisar、Philips Photonics以及艾迈斯半导体(AMS)开始积极扩产,有机构预计VCSEL出货量将从2017年的6.52亿颗增长至2023年的33亿多颗,年复合增速达31%。 VCSEL芯片制造难度高,前期仅有Finisar 、Lumentum 、AMS、住友电工等少数几家海外公司能量产。近几年,国内陆续有创业公司开始涉足VCSEL芯片的设计和生产,包括之前报道过的纵慧芯光、睿熙科技和瑞识科技,这些公司目前融资还集中在A、B轮阶段。 博升光电的产品已经通过了多家头部模组厂、手机客户的测试,在电光转换效率、发散角度、均匀性、可靠性等核心性能指标上已达到量产要求。据了解,其第二代产品已经流片成功,提升芯片光速性能的同时,可增加3D传感器的探测距离,并降低模组体积和量产成本。这也将更符合手机、AR/VR等消费电子的需求。 博升光电创始人常瑞华院士表示:“博升光电致力于高性能VCSEL芯片的研发与量产。很高兴获得嘉御基金的投资和认可,嘉御基金是5G领域非常专业的投资机构,资本以外,也给予了我们在生态合作资源、企业发展战略等领域的诸多支持,对此我们表示感谢。借助本次投资,博升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已有产品量产节奏和下一代产品研发测试,推动5G产业发展。” 嘉御基金早期技术投资负责人、董事总经理方文君先生认为:“随着5G在全球的普及,除了数据中心,通讯等2B领域孕育大量机会外,消费领域带来的机会也同样巨大。由常瑞华博士带领的团队具备行业中稀缺的技术储备优势,其产品能在手机,消费AR、智能家居、智慧安防等众多领域给消费者带来崭新的体验。通过本次投资,嘉御基金也将充分整合自身在5G、消费电子、半导体等产业资源,助力博升快速成长。” 天眼查信息显示,深圳博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12月。博升光电由以常瑞华院士为首的全球业界领导者创立。常博士是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光学学会副主席,三十余年专注 VCSEL 光电芯片、材料以及应用,拥有 60 余项国际专利,在dToF和新一代VCSEL技术上有深厚的技术储备,是整个行业的奠基者和先行者。同时,博升光电拥有一支顶尖的研发、工程及运营团队。研发团队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清华大学、台湾新竹交通大学、斯坦福大学,工程生产团队来自中国台湾,市场及运营团队来自美国及中国。 博升光电是一家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研发商,主要业务是VCSEL(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激光器芯片的设计研发。公司已经具备了VCSEL芯片设计、外延、氧化等核心工艺环节能力,并已达到VCSEL量产条件。博升光电的产品已经通过了多家头部模组厂、手机客户的测试,在电光转换效率、发散角度、均匀性、可靠性等核心性能指标上已达到量产要求。 据介绍,博升光电突破性新一代产品已成功流片,大幅提升芯片光速性能,降低功耗、以及提升测量精准度,显著降低了模组体积和量产成本,对于消费电子产品而言非常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此外,当前消费级VCSEL芯片还主要用于2-5米近距离人脸解锁,而随着新一代产品的推出,3D传感系统将具备10~20米以上的探测距离,从而使得手机消费级AR、手势操作等应用真正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