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石创造A轮融资近亿元,加快数据驱动产业发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生命健康领域集成服务门户
  • 编译者: 赵若春
  • 发布时间:2021-01-15
  • 近日,火石创造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普华资本领投,老股东望美等继续加持。这是继2017年Pre-A轮融资后,火石创造完成的新一轮融资。本轮所筹资金将用于公司进一步加大产品技术的研发投入、提升客户服务体验、加速市场布局。

    企业简介:

    火石创造成立于2015年8月,总部位于杭州,是全球领先的产业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科技公司。作为数据驱动产业治理解决方案的领导厂商、生命健康产业持续深耕者,火石创造为政府、园区提供数据驱动产业发展整体解决方案,包括产业顶层设计、产业大脑系统、智能招商系统和数字化创新服务平台及产业资源专业服务,助力建集群、强链条,推进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 原文来源:https://vcbeat.top/OWVmM2ZiMDAwYTZjMTdiNWUyMGIzNGRhMThmZTlkMmE=
相关报告
  • 《百亿元融资拓宽氢能产业赛道》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1-14
    • 去年底,国内最大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潍柴动力披露《2020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采用定向增发方式募集资金不超过130亿元,其中20亿元将投向燃料电池产业链建设项目。这仅是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业内认为,近来,氢能行业融资力度逐年增加,整体发展向好,但仍需技术攻关,进一步实现降本增效。 产业融资活跃 潍柴动力在公告中表示,本次募集的资金将有20亿元用于加速燃料电池产业链的研发能力和制造能力提升,建立差异化的技术优势,并结合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建成全球领先的燃料电池产业链基地。 相关业内人士表示,作为柴油机产销巨头,潍柴动力亟待加速布局燃料电池产线。“目前,燃料电池主要应用场景在商用车领域,这一领域可直接替代柴油发动机,因此对于潍柴而言,如果不尽早布局燃料电池产业,在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未来业务发展与盈利将受到负面影响。” 事实上,潍柴动力在氢燃料电池领域的布局由来已久,投资金额也与日俱增。先后与英国锡里斯动力、加拿大巴拉德等公司进行合作,购买巴拉徳电堆技术和股权,以期掌握氢燃料电池关键技术资源,建立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完整产业链。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除了二级市场融资外,氢燃料电池企业在一级市场融资同样表现活跃。 据行业研究机构统计,包括潍柴动力在内,2020年共有6家上市公司定增募资投向氢燃料电池业务,共募集资金86.15亿元。截至2020年11月中旬,氢能行业当年共发生31起融资事件,融资金额预计超15亿元。这意味着,氢能及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2020年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共融资超过100亿元。 业内普遍认为,氢燃料电池行业2020年的百亿元大融资,将氢燃料电池这个细分赛道空间进一步打开。 亟待推动全产业链盈利 国元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首席分析师彭聪表示,融资金额的增加受多种因素驱动。首先,燃料电池快速降本,商业模式逐渐清晰,应用领域涵盖交通、储能、发电等,远期可成为万亿元产业;其次,2020年9月出台的示范城市奖补政策,传递出国家明确支持发展氢能产业的信号,且有4年的示范期,保障了补贴的连续性;最后,燃料电池龙头企业亿华通上市,意味着燃料电池公司未来在科创板上市将有先例可循。对于一级投资人而言,一方面看到产业大有可为,并且国家鼓励支持,另一方面氢能企业上市通道打开,一级投资的退出通道明确,投资意愿增强。 企业的积极布局和融资也为产业降本提供了“加速度”。在产业链各环节中,电堆的降本尤为显著。研究机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5月,国内氢燃料电池电堆价格区间为5000-8000元/千瓦,截至2020年8月,国内百台级以上电堆的价格区间已下探到3000-4000元/千瓦,对比2019年国内电堆的价格水平,降幅达33%以上。 从2020年10月开始,电堆迎来新一轮降价潮。国鸿氢能将电堆价格拉低到1999元/千瓦,随后,氢璞创能进一步把价格降至1699元/千瓦,2020年12月,雄韬股份电堆产品报出1199元/千瓦的低价。 对此,彭聪直言,产业的降本增效体现出产业的发展潜力,有利于国家进一步推出支持政策,但在发展过程中,提升电堆可靠性和寿命等技术攻关仍尤为关键。事实上,随着产业规模化,整车领域的燃料电池及其供应链降本相对容易实现,但上游氢气的制储运成本高昂问题,需要产业链协同解决。 彭聪表示,氢气制储运成本居高不下,进一步影响了加氢站的盈利能力,是限制行业发展的一大难点。他认为,中小企业缺乏资金推动加氢站建设运营规模化,亟需能源巨头及产业龙头主导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打破行业发展桎梏。 适度补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有观点认为,潍柴动力等企业在氢燃料电池领域的布局投资,有加剧产业无序竞争及产能过剩的风险。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0年11月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8辆和290辆,同比分别增长7.2倍和28倍。2020年1-11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35辆和948辆,同比分别下降34.4%和29.1%。 纵观2020全年燃料电池汽车市场,自示范城市奖补政策发布后,市场迎来小幅回暖,但未出现以往的年底抢装热潮,各地仍在等待示范城市群具体名单出台,观望情绪浓厚。加之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全年氢燃料电池汽车整体产销量“腰斩”,业内普遍预测为1400辆,同比下降48.8%。 对此,彭聪表示,虽然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不及预期,但五年后,氢燃料电池汽车有望达到5-10万辆的产销量规模,因此现在定义产能过剩为时过早。 业内认为,产业目前最需要降低氢气制储运成本和提升燃料电池可靠性。 “国家奖补政策补贴规模适中,行业应借此契机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及企业投资,努力提升技术并降低成本,使得氢能产业能够更加健康并且快速发展。”彭聪坦言。 上述业内人士也表示,在产业还未形成一定规模时,国家的大笔投资将带来产业急功近利等乱象,现阶段,规模适度的补贴金额更利好产业发展。在实现技术攻关及降本增效后,国家加大补贴力度更容易撬动产业化发展。
  • 《合源生物完成4.5亿元新一轮融资》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生命健康领域集成服务门户
    • 编译者:范月蕾
    • 发布时间:2020-11-22
    • 2020年11月19日,合源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宣布完成4.5亿元人民币新一轮融资,由国投招商领投,天创资本、瑞昇投资、繸子财富、乡融资本等新投资者跟投,公司现有投资者嘉道芳华、ETP、凯信生物、大榭鹏创、道彤投资继续参与跟投,支持公司发展。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加速推动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CAR-T产品CNCT19细胞注射液临床转化及商业化进程,以及后续双靶点CAR-T产品、TIL产品等具有国际竞争力免疫细胞产品管线开发。 企业简介:合源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创立于2018年6月,是一家专注于免疫细胞治疗等创新型药物研发和商业化的生物医药企业,深度合作国家一流院所与临床研究中心,致力于打造业界领先的细胞治疗临床转化与商业化平台,加速细胞治疗技术创新、临床应用与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