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油田掺稀气举工艺年增效773万元》

  • 来源专题:油气成藏评价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17-12-28
  • 西北油田工程院针对掺稀气举工艺注入压力优化问题,采用多相流参数优化设计方法,保障本技术安全平稳运行。今年以来,掺稀气举工艺现场推广 13井次,年增效773万元。 针对塔河稠油区块降粘问题,前期通过先导试验,验证了天然气掺稀气举降粘技术的可行性,单井降粘率达到 40%以上。为进一步推广天然气掺稀气举降粘技术,工程院技术人员集思广益,设计形成了天然气集中掺稀气举技术。该技术通过单台压缩机利用现有管线同时对多口单井进行注气,但现有管线设计承压较低、服役时间较长,目前承受压力级别有限。技术人员在考虑天然气溶解析出、气溶解及稀、稠油混合造成的密度、粘度变化等因素的基础上,基于多相流模型,建立形成了注入压力优化设计方法,设计形成了16种不同注气量及掺稀量的组合方式,将注入压力预测误差降至8.7%,同时,将施工压力牢牢控制在管线承压级别以内。

相关报告
  • 《西北油田杆式泵新工艺实现增效》

    • 来源专题:超深层油气勘探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18-01-26
    • 1月16日, 西北油田采油三厂创新割缝筛管工艺技术实现新突破, 预计实现经济效益总额540万元。在杆式泵工作过程中, 井筒液体进入油管后, 直接垂直进入泵筒, 易携带修井作业时掉入油管的小件落物或地层异物进泵筒导致杆式泵凡尔漏失或失灵。因杆式泵主要应用于深抽井, 洗井作业一般无法建立循环, 洗井效果差, 油井因异物导致凡尔漏失或失灵后只能靠检泵恢复生产。2014年以前每年因异物进泵筒导致检泵8井次, 严重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在杆式泵泵筒底端设计加装小筛管, 防止异物进入泵筒。小筛管结构简单、安装时可通过丝扣直接连接在杆式泵底部、入井安全可靠、小筛管过流面积大、在不降低流速前提下、将进泵液体流向由垂直流改为径向流及减小进液孔径、对进泵液体进行了二次过滤、从而防止异物进入泵筒。
  • 《广州石化:51项优化增效近9000万元》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5-24
    • 广州石化日前透露,该公司认真落实“牢记嘱托 再立新功 再创佳绩 喜迎二十大”主题行动的各项措施,坚持市场为中心、效益为导向,及时跟踪市场价格变化,强化市场走势研判,增加测算频次,建立价格和效益变化预警机制,将优化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今年1-4月,广州石化累计实施优化创效项目51项,增效8990万元。 3月以来,特别是4月,成品油出厂困难,广州石化积极落实总部要求,调减加工量计划和成品油配置,4月份加工量比计划降低3万吨;1-4月加工量同比减少19万吨,成品油产量同比减少3.75%,航煤产量同比减少27.4%。 增产增销高价值产品,控制低效益产品。该公司抓住石脑油价格较高的机会,增产增销石脑油,1-4月石脑油销售量同比增加36%;两套催化装置按照增产液化气、丙烯进行优化,1-4月丙烯收率同比提高0.12个百分点;针对今年以来沥青价格涨幅较低的实际,1-4月沥青销量同比减少49.1%;积极开拓市场,提高销量,1-4月销售高纯氢163.68吨,位居炼化企业首位。 以效益为导向,优化装置运行。因天然气价格高企且资源不足,干气制乙苯装置出现了亏损,停工涉及到炼厂的干气平衡问题,降负荷则减亏效果大打折扣。在充分论证和综合权衡后,3月24日干气制乙苯装置果断停工,乙苯生产转移到苯乙烯烃化单元,炼厂干气送化工区做燃料,化工区甲烷送炼油做制氢原料,优化调整后既实现化工装置减亏目标,又有效降低了炼油装置的制氢成本。 优化热电燃料结构和运行方式降本增效。今年以来,石油焦价格攀升,煤炭价格相对便宜,1-4月CFB锅炉掺煤量同比增加了0.79万吨。根据自发电与外购电成本差异,合理安排动力运行方式。随着石油焦价格提高,2月中旬开始,果断停运以石油焦为主燃料的2号CFB发电机组,提高外购电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