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发展四大趋势》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前沿技术
  • 编译者: 杨芳
  • 发布时间:2018-03-19
  • 根据IFR(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最新数据统计,2016年全球工业型机器人销量约29.4万台,相较于2015年成长15%;预计2017年将增加18%,总销量达34.6万台,而2020年预估销售量上看52万台,为2015年產量逾两倍之多。自2009年金融海啸以来,工业型机器人销售量屡创歷史新高,其中亚太地区销售量为主要市场动能,约占全球市场65%。   因全球广大的市场需求,工业型机器人四大家族及部份零组件大厂纷纷扩厂或新设產线,期望藉由提升產能以因应屡创新高的销售需求。例如德国kuka将于2018年初启用上海第二期厂房,并规划2019年前于广东建厂,届时将能就整体產能提升现有四倍,抢攻汽车及电子產业。日本安川电机2017年中旬重组中国大陆第一、第二及第三工厂,并于欧洲投资2,500万欧元,希望藉此缩短供应链及交期,拓展欧洲市场。abb在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继珠海之后,建立青岛、重庆机器人应用中心,提升销售和在地服务的水准。日本fanuc则投资630亿日圆在现有的筑波工厂邻近地区兴建新厂,预计2018年中可投產,初期月產能估计可达2,000台的规模。

      作为工业机器人三大关键零组件之一的减速器,大厂HarmonicDriveSystems正着手兴建一座月產能达10万台减速机的新工厂,并针对现有穗高工厂进行增產投资,预计月產能将大幅扩增至现行的2.5倍。具有全球六成市占的纳博特斯克(NabtescoCorperation)计划投入70亿日圆,在日本及中国进行增產投资,规划2019年3月底前,年產能将提高三成达84万台。

      此外Robo全球机器人与自动化指数ETF于2013年10月在美股挂牌交易,不到五个月时间基金市值即突破1亿美元。此后,德国喊出工业4.0,英、美、日、中、韩等国呼应,相继祭出智慧制造相关政策,2016年以来,该基金净值已从最低的20.54美元攀升至目前歷史新高的45.47美元,其成长力道惊人,同时也反应了全球机器人近年来產业成长趋势。

      在智慧制造的风潮下,不论从需求面、供给面,或是投资人的立场,都在在显示產业对自动化发展的需求,其中工业型机器人更是构建智慧制造的重要一环。

相关报告
  • 《未来三年工业机器人发展机遇和趋势》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前沿技术
    • 编译者:杨芳
    • 发布时间:2017-11-21
    • 近年来,受到人力成本和人口结构的影响,亚洲地区机器人产业快速增长,中国成为了世界最大的机器人市场。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预测,到2020年,将有170万个新工业机器人应用到世界各地的工厂中。 工业机器人是实现柔性自动化的基础设施,越来越灵活的机器人产品满足工厂的需求,有利于加快企业对市场的响应速度。2017年全球机器人市场保持着强劲的增长趋势,报告显示,亚洲澳大利亚地区的机器人安装量增加了21%,美洲机器人供应增长16%,欧洲增长8%。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成熟,机器人的精度越来越高,加上物联网连接功能的提升,使得机器人成为工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角色。据IFR预测,到2020年世界工业机器人存量将达到30万台,2016年世界机器人库存为18.28万台,这意味着未来几年机器人市场保持14%的增长速度。 全球工业机器人五大市场 去年,全球机器人市场主要分布在中国、韩国、日本、美国和德国这五个国家,这五个国家占据了全球机器人的四分之三市场。 中国--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2016年销量达到87000台,接近欧洲和美洲加起来的销售97300台。此外。中国本土机器人供应商地位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31%。 韩国--世界第二大工业机器人市场,2016年售出41400台机器人,比2015年增长8%。韩国是液晶显示器和内存芯片制造市场的领导者,韩国加大了电气和电子工业方面机器人的投资。在韩国制造业中,每10000名员工中就有大约630个机器人安装,是世界机器人密度最高的国家。 日本--2016年工业机器人销售38600台,增长了10%,这是日本十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日本是主要的机器人生产国,为满足工业机器人日益增长的需求,日本机器人厂高不断增长生产能力。2016年产量达到152600台(2010年产量为73900台),这个数字是全球机器人总供应数量的一半。 美国--2016年工业机器人销售量达到了31400台,比2015年增加了14%。美国为了提升工业竞争力,不断发展自动化生产,通过优惠政策把国外制造业引回本土,增加同内生产投资,为机器人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美国机器人密度为每10000名员工中1261台安装量,仅次于韩国之后,美国大多数的机器人都是从日本、韩国和欧洲进口。    德国--世界第五大机器人市场,也是欧洲市场中最大的一个。2016的工业机器人年供应量和存量分别占欧洲机器人销售总额的36%和41%。2016年售出的机器人20039台,相比2015的19945台略有增加。 工业机器人行业机遇和趋势 工业4.0是把现实工厂与虚拟世界连接起来,通过数字化技术把生产变得更透明化,提升生产效率和降低生成成本,达到满足小批量定制化的市场需求,这种趋势在全球制造业显得越来越重要。工业4.0涉及多项技术,除了机器人,还有人工智能、3D打印、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等等。 随着这些前沿技术的突破,系统复杂性和数据不兼容等问题也将被克服,机器人将能更好的集成到工厂自动化的系统网络中。云机器人将是未来的一种新趋势,机器人连接网络后,通过传感器采集各种数据,如速度、加速度、角度等,通过不同位置机器人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以预测机器人状况。 这种预测分析可以用于改善生产和进行机器维护,通过数据分析机生产线的不足,进一步改进优化生产流程;同时可以预测机器故障点,提前做好设备保养,从而降低停机风险,企业可以把这种服务作为一项专门的业务来运营。    对于很多中小型企业来说,采购机器人成为一种负担,加上订单不稳定,无法形成做长远的规划。因此,一些机器人厂商考虑租赁模式,为工厂提供机器人以及维护服务。 还有,机器人正在变得越来越简单化,对于缺乏技术工程师的企业来说,易于编程程的机器人才是他们所需要的,简化后的机器人更容易开发出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易于使用的机器人可以很容易地集成到生产过程中,使工业机器人在许多行业中得以部署,以维持高效和灵活的生产。
  • 《2020年工业机器人发展机遇及趋势分析》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前沿技术
    • 编译者:杨芳
    • 发布时间:2017-11-21
    •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成熟,机器人的精度越来越高,加上物联网连接功能的提升,使得机器人成为工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角色。据IFR预测,到2020年世界工业机器人存量将达到30万台,2016年世界机器人库存为18.28万台,这意味着未来几年机器人市场保持14%的增长速度。 近年来,受到人力成本和人口结构的影响,亚洲地区机器人产业快速增长,中国成为了世界最大的机器人市场。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预测,到2020年,将有170万个新工业机器人应用到世界各地的工厂中。 工业机器人是实现柔性自动化的基础设施,越来越灵活的机器人产品满足工厂的需求,有利于加快企业对市场的响应速度。2017年全球机器人市场保持着强劲的增长趋势,报告显示,亚洲澳大利亚地区的机器人安装量增加了21%,美洲机器人供应增长16%,欧洲增长8%。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成熟,机器人的精度越来越高,加上物联网连接功能的提升,使得机器人成为工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角色。据IFR预测,到2020年世界工业机器人存量将达到30万台,2016年世界机器人库存为18.28万台,这意味着未来几年机器人市场保持14%的增长速度。 全球工业机器人五大市场 去年,全球机器人市场主要分布在中国、韩国、日本、美国和德国这五个国家,这五个国家占据了全球机器人的四分之三市场。 中国--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2016年销量达到87000台,接近欧洲和美洲加起来的销售97300台。此外。中国本土机器人供应商地位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31%。 韩国--世界第二大工业机器人市场,2016年售出41400台机器人,比2015年增长8%。韩国是液晶显示器和内存芯片制造市场的领导者,韩国加大了电气和电子工业方面机器人的投资。在韩国制造业中,每10000名员工中就有大约630个机器人安装,是世界机器人密度最高的国家。 日本--2016年工业机器人销售38600台,增长了10%,这是日本十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日本是主要的机器人生产国,为满足工业机器人日益增长的需求,日本机器人厂高不断增长生产能力。2016年产量达到152600台(2010年产量为73900台),这个数字是全球机器人总供应数量的一半。 美国--2016年工业机器人销售量达到了31400台,比2015年增加了14%。美国为了提升工业竞争力,不断发展自动化生产,通过优惠政策把国外制造业引回本土,增加同内生产投资,为机器人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美国机器人密度为每10000名员工中1261台安装量,仅次于韩国之后,美国大多数的机器人都是从日本、韩国和欧洲进口。 德国--世界第五大机器人市场,也是欧洲市场中最大的一个。2016的工业机器人年供应量和存量分别占欧洲机器人销售总额的36%和41%。2016年售出的机器人20039台,相比2015的19945台略有增加。 工业机器人行业机遇和趋势 工业4.0是把现实工厂与虚拟世界连接起来,通过数字化技术把生产变得更透明化,提升生产效率和降低生成成本,达到满足小批量定制化的市场需求,这种趋势在全球制造业显得越来越重要。工业4.0涉及多项技术,除了机器人,还有人工智能、3D打印、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等等。 随着这些前沿技术的突破,系统复杂性和数据不兼容等问题也将被克服,机器人将能更好的集成到工厂自动化的系统网络中。云机器人将是未来的一种新趋势,机器人连接网络后,通过传感器采集各种数据,如速度、加速度、角度等,通过不同位置机器人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以预测机器人状况。 这种预测分析可以用于改善生产和进行机器维护,通过数据分析机生产线的不足,进一步改进优化生产流程;同时可以预测机器故障点,提前做好设备保养,从而降低停机风险,企业可以把这种服务作为一项专门的业务来运营。 对于很多中小型企业来说,采购机器人成为一种负担,加上订单不稳定,无法形成做长远的规划。因此,一些机器人厂商考虑租赁模式,为工厂提供机器人以及维护服务。 还有,机器人正在变得越来越简单化,对于缺乏技术工程师的企业来说,易于编程程的机器人才是他们所需要的,简化后的机器人更容易开发出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易于使用的机器人可以很容易地集成到生产过程中,使工业机器人在许多行业中得以部署,以维持高效和灵活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