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储规模694.75万千瓦!全球最大光(热)储示范基地项目正式落地新疆》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7-11
  • 7月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关于印发自治区2022年第二批市场化并网新能源项目清单有关事宜的通知》,共计67个项目纳入清单。其中,中国能建投资建设的哈密光(热)储多能互补一体化绿电示范项目等两个新能源工程入选。

    根据清单显示,67个项目装机规模总计为4783.25万千瓦,其中,光伏项目2739万千瓦,风电项目1349.5万千瓦,配储规模694.75万千瓦。配储类型包括光热和电化学,其中,光热发电有13个项目,总计135万千瓦,在配储规模中占比19.43%。

    中国能建投资公司投资建设的中能建哈密光(热)储多能互补一体化绿电示范项目名列项目清单首位,基地设计总装机容量150万千瓦,其中光伏135万千瓦、光热15万千瓦。根据通知,纳入清单的项目视同备案,这标志全球最大光(热)储示范基地项目正式落地新疆。光热基地位于疆电外送的重要地域哈密市,当地大气透明度好,云量遮蔽少,光资源丰富,全年日照时数为3300至3500小时,为全国日照时数最多的地区之一,对光热发电十分有利。

    △哈密光热项目

    光热基地将延续电网系统调峰功能,采用储热型光热建设方案,光热电站通过启停调峰与降出力运行方式调节在不同时段的出力,使光伏出力曲线平滑。同时,通过电加热装置能够进一步发挥光热电站调节特性,接收电网系统的弃风、弃光电量,在负荷高峰时再发电利用,提高新能源的顶峰能力。

    光热基地还将通过构建综合能源互联网,建设“光(热)储”一体化调控中心,打造清洁主导、多能互补、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综合能源基地调控中心。项目建设是对保障性并网规模外的市场化并网模式的创新示范,有利于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对于提升新疆自治区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比重,促进新能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原文来源:https://www.china5e.com/news/news-1137353-1.html
相关报告
  • 《全球规模最大“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本月底启动并网》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4-03-29
    • 全球规模最大“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本月底启动并网 .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来源:四子王旗人民政府办公室 ???? 2024/3/29 11:53:12 ?? 我要投稿 ?? 关键词: 源网荷储输变电工程电网建设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 :三峡乌兰察布新一代电网友好绿色电站示范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是国内首个储能配置规模达到千兆瓦时的新能源场站,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 源网荷储 ”一体化示范项目。 项目分三期建设,共建设四座升压储能一体化站和一个智慧联合集控中心。其中,一期50万千瓦已经并网,包含风电42.5万千瓦,光伏7.5万千瓦,配置14万千瓦×2小时储能。二、三期项目包含风电127.5万千瓦,光伏22.5万千瓦,配置41万千瓦×2小时储能。截至3月26日,项目198台风机吊装全部完成,升压站已完建,具备带电条件,储能电池舱吊装完成,正开展电气调试工作,光伏整体进度完成80%,项目计划3月31日正式接入瑞升500千伏 输变电工程 启动并网。 分享到: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
  • 《世界最大液态空气储能示范项目“破土而出”!》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8-21
    • 近日,中国绿发投资建设的世界最大液态空气储能示范项目——青海6万千瓦/60万千瓦时液态空气储能示范项目顺利完成主要建设及设备基础全部“出零米”目标,正式由土建施工阶段转入核心设备安装阶段。 青海液态空气储能示范项目位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装机容量6万千瓦/60万千瓦时,配建25万千瓦光伏,入选国家能源局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成为液态空气储能领域发电功率世界第一、储能规模世界最大的示范项目。 项目采用新一代的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基于低温空气液化和蓄冷技术,将电能以常压、低温、高密度的液化空气形式存储,解决了空气存储和恒压释放的问题,具有可实现大规模长时储能、清洁低碳、安全、长寿命和不受地理条件限制的突出优点。较之传统储能技术,其占地面积更小、储能密度更大、应用场景更为灵活多元,尤其在可再生能源消纳、电网调峰、备用黑启动、支撑分布式电力微网以及综合能源服务等领域具有突出优势。 自开工建设以来,项目受到了国家能源局、青海省等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领导亲临现场调研,对项目予以充分认可和关心支持。今年4月,公司组建项目突击队,全部成员赴项目一线现场办公,协同总包单位、设计院及设备厂家等单位,解决“人、财、物”各项难题,全力以赴赶进度、抢工期,于8月15日顺利完成主要建设及设备基础全部出零米任务。 8月17日,项目配套离心压缩机组在生产车间顺利下线,也为年底建成并网奠定了基础。作为项目压缩模块的关键设备,压缩机组叶轮直径达到2米,整机重量相当于五十头成年大象的重量总和,是世界最大规模的水平剖分式离心压缩机组,具有整机实现快速一键启停、耐疲劳性强、四季节能降耗运行等特点,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下一步,我们加快推进冷箱、压缩机组、膨胀机组等关键核心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确保实现‘9.22倒送电’‘12.31安全发电’目标。”项目建设负责人介绍道。 青海液态空气储能示范项目是液态空气储能技术从试验阶段向规模化生产迈进的重要里程碑,项目设备全部实现国产化,填补了大规模长时储能技术空白,将为青海省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提供有力支撑,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双碳”目标做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