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物探陆上宽频高密度地震勘探 配套技术大幅提升采集效率》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21-05-25
  • 5月16日笔者获悉,由东方物探采集技术中心牵头、7家单位共同承担的国家“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子课题《陆上宽频高密度地震勘探配套技术》经过4年多的刻苦攻关,研发形成宽频勘探、高效采集、双复杂区勘探、地震地质实时导向4项关键技术系列。

      宽频勘探技术由宽频激发、宽频保幅处理、多维数据解释等为核心构成,使地震资料较“十二五”期间再拓展1~2个倍频程,进一步提高了空间分辨率及油气预测精度。高效采集技术以可控震源动态扫描、超高效混叠采集、工程实施模拟、信息化地震队等技术为核心,集成于宽频高密度地震采集工程软件系统KLSeisⅡV4.0中,实现了50万道有线地震仪实时监控,使国内可控震源激发效率提升20%以上。双复杂区勘探技术包含井炮自主独立激发、节点与有线联采、“真”地表叠前深度偏移、多信息融合立体建模等特色技术,有效提升了复杂探区的作业效率,降低了作业难度,提高了复杂构造勘探精度。水平井地震地质实时导向技术以及相关作业流程的研究,有效降低了入靶误差,为非常规油气高效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截至目前,陆上宽频高密度地震勘探配套技术在国内外近百个探区生产项目中推广应用,尤其为国内重点探区持续取得重大发现和突破提供了有力支撑,大幅提升了东方物探的核心竞争力。

相关报告
  • 《东方物探地震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推进非常规勘探提质增效》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21-05-25
    • 5月16日记者从东方物探研究院地质研究中心了解到,今年第一季度以来,这个中心靠前服务单位浙江研究中心在浙江油田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产建区正在开展的“大干100天,献礼建党100周年”劳动竞赛活动中,利用地震地质导向软件GBS跟踪完钻13口水平井,箱体钻遇率在90%以上,获得甲方高度认可。标志着东方物探地震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为推进浙江油田非常规勘探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浙江油田非常规探区属南方海相复杂山地构造,地质条件异常复杂,地震资料成像精度及分辨率不足,小地质体难以准确刻画,制约非常规气藏精细勘探;储层空间展布预测精度低,甜点评价体系不完善,影响井位目标优选及水平井组部署工作;非常规气藏箱体薄,精准钻井轨迹控制难,导致优质储层钻遇率低。针对一系列技术难题,浙江研究中心紧密围绕浙江油田地质及生产需求开展技术攻关,着力将地质研究成果不断向工程生产延伸,总结和沉淀了涵盖页岩气勘探开发全过程的4项配套技术系列,打造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水平井导向与跟踪软件,有力支撑了油田页岩气的勘探评价和产能建设。   立足整体技术优势开展特色技术攻关。针对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成本高、钻遇率低、效益差等难点,成立5个攻关小组开展全链条技术攻关,强化地质理论在勘探开发中的指导作用,多学科融合系统整合地质综合研究、物探方法、油藏开发、软件研发进行集成创新,有效提升页岩气生产全链条服务能力。   细化勘探开发需求,针对精准导向、实时导向,以钻井平台初始速度场为基础,创新形成了基于随钻测井分层结果的地震逐点引导钻进技术,实时迭代更新速度场,及时提供后续地层产状变化,优化钻井参数,提高储层钻遇率。   强化靠前服务,实施“进现场、上井场、全天候、全过程”的生产组织模式,先后在叙永、远安、广汉等地进行一体化现场动态跟踪探井160余口,第一时间解决钻井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平均有效箱体钻遇率保持在90%以上;有关技术专家进行全过程技术支持与质量监控,确保重点项目成功运作和成果高质量,解释项目交付合格率100%,项目验收一次通过率100%,有力支持了油田的勘探生产,研究成果得到油田公司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积极践行地震地质工程一体化理念,突破页岩气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瓶颈,将地质成果高效转化为生产效益。在页岩气甜点地震地质预测及综合评价技术的基础上,创新提出水平井地震逐点引导钻进技术,该技术在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黄金坝、紫金坝井区成熟运用,通过随钻更新速度场的方式,使地震数据与已钻地层吻合,达到靶点预测、倾角预判目的。同时,对探区地震资料和完钻井资料开展系统梳理和排查,在碳酸盐岩地质成藏理论指导下,借鉴相邻探区的成功经验,通过精细论证建立新的成藏模式,提出两个全新的风险勘探领域。经过精细解释和刻画,最终落实4个构造—岩性圈闭,为油田新领域研究打开了新局面。
  • 《大庆物探研究院高精度处理技术助力勘探开发》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21-06-25
    •   今年年初以来,大庆物探研究院持续加强非常规油藏高精度处理技术攻关,不断完善相应的关键配套处理技术,为大庆油田高成熟开发区非常规油气勘探提供高精度地震数据,也为非常规油藏高精度储层预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近年来,大庆油田按照“统一部署、分步实施”原则,在松辽盆地北部持续实施了多个工区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其中他拉哈工区紧邻古龙主体生烃凹陷,油源条件优越,是油田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该工区主要储集砂体类型为曲流河、网状河及分流河道等,是致密油勘探的有利区,需要高精度三维地震进行精细刻画。   该区以往常规精细三维地震成果受资料本身精度的限制,不能满足非常规油藏高精度储层预测的需求,资料处理难度极大。大庆物探研究院始终坚持技术创新,针对非常规油藏定向技术攻关,在处理实践中持续完善高精度保真去噪、保幅拓频、精确成像技术,形成了针对非常规油藏的一系列关键配套处理技术,确保了高精度三维地震处理效果,为油田精细油藏评价、井位部署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他拉哈工区非常规油藏高精度处理成果与常规精细三维成果相比,信噪比明显提高,地震资料有效频带宽提高了1.5倍,地震属性识别砂体符合率由63.6%提高到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