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丨TULIPs 装饰了 PFA 上皮瘤的三维基因组》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 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7-10
  • 2024年7月9日,卡尔加里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 Cell 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TULIPs decorate the three-dimensional genome of PFA ependymoma的文章。

    后窝 A 组(PFA)外胚瘤是一种致命的脑癌,多见于婴幼儿。PFA线性基因组中缺乏驱动事件,这促使我们寻找其三维基因组的特征。

    该研究重建了来自不同儿童肿瘤类型的三维基因组,发现了PFA的全局拓扑结构,它与多种人体组织中的干细胞和祖细胞高度相似。PFA中独有的一个显著特点是PFA中的B型超远距离相互作用(TULIPs),这些区域沿着线性基因组相隔很远,但在三维核空间中却以惊人的强度相互影响。TULIPs 出现在所有 PFA 样本中,并在可预测的基因组坐标上重复出现,其形成是由 EZHIP 的表达诱导的。TULIPs 在 PFA 样本中的普遍性表明,其分子原理是一致的,可以在治疗上加以利用。

  • 原文来源: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4)00697-4#%20
相关报告
  • 《Cell丨从三维全肿瘤视角描绘胶质母细胞瘤的演化和异质性》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1-19
    • 2024年1月18日,美国西北大学Feinberg医学院岳峰教授团队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Joseph Costello教授团队合作在Cell在线发表了题为 Glioblastoma evolution and heterogeneity from a 3D whole-tumor perspective 的研究论文。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GBM)是一种恶性的、成年人中最常见和最致命的脑肿瘤。该肿瘤内部的异质性和肿瘤演变是导致治疗失败的核心原因。肿瘤内部的异质性可以以多种形式出现,例如基因突变,结构变异,转录调控差异等。目前大部分研究都只依赖于对每位患者的单一组织活检进行评估,但是突变频率、转录状态等的测定取决于所采样区域,可能不适用于整个肿瘤,这就局限了目前这些研究结果的应用。 该研究采用了基因组学和表观基因组学测序方法对GBM组织和单个细胞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首次为GBM提供了全肿瘤视角,并且在三维空间中重新定义了GBM的肿瘤异质性,揭示了其最早的起源和演化。该研究还提供了在线交互平台,用户可以选择任何基因、转录组或其他感兴趣的特征,在360度跨个体肿瘤中可视化其空间模式,并生成显示其在肿瘤质心、边缘和对比增强病变方面的摘要图和统计数据。该研究为未来的GBM研究、临床治疗和预后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有望推动我们对GBM的深入了解,并为优化GBM患者预后和改善治疗效果打下了基础。
  • 《Cell | DNA 双链断裂导致马赛克基因融合和基因组结构变异,以及神经元的三维基因组结构发生变化》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3-09-29
    • 2023 年 9 月 28 日,麻省理工学院的蔡立慧(Li-Huei Tsai)教授团队在 Cell 杂志上发表题为Neuronal DNA double-strand breaks lead to genome structural variations and 3D genome disruption in neurodegeneration的论文。 该研究利用去世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前额叶皮层样本,使用了单核 RNA-seq 技术,发现在具有 DNA 损伤修复和衰老基因特征的兴奋性神经元中,基因融合尤其丰富。DNA 双链断裂导致马赛克基因融合和基因组结构变异,以及神经元的三维基因组结构发生变化,是神经退化性疾病进展过程中关键的病理步骤,为深入探索阿尔茨海默病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本文内容转载自“ 丁香学术”微信公众号。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stPvzlrO-CriXRUAi9RJI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