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钻录井二公司四项成果获国家专利授权》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20-11-09
  • 10月25日,从国家知识产权局传来消息,由渤海钻探录井二公司申报的“一种水平井目标层虚拟井的建模方法”“一种基于三维定量荧光光谱积分计算含油浓度的方法”“一种岩屑自动清洗装置”“一种录井标准气样取样器”四项专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获得授权发明证书。四项专利技术依托公司重大研发项目,针对生产实际难题,应用到现场后分别在水平井地质导向、油气层评价以及现场录井标准化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一种水平井目标层虚拟井的建模方法,助力公司刷新国内陆上气田最长水平段纪录;一种基于三维定量荧光光谱积分计算含油浓度的方法,为公司探井解释符合率达100%奠定了技术基础。另外两个实用新型专利则在节支降耗、提质增效方面效果显著。

相关报告
  • 《武汉植物园两项成果获国家专利授权》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2-07-20
    •  近日,武汉植物园园艺作物逆境生物学学科组和水生植物生物学学科组的两项科研成果获国家专利授权。   一、发明专利“葡萄VabHLH036基因在提高植物抗寒能力中的应用”   专利号:ZL202010390712.4   发明人:辛海平;李绍华;孙小明;王青锋   本发明涉及葡萄VabHLH036基因在提高植物抗寒能力中的应用,主要鉴定了一个参与葡萄低温响应的VabHLH036转录因子,并证实VabHLH036的表达具有增强葡萄抗寒性的功能。为通过提高VabHLH036的表达量来增强葡萄以及其他作物的抗寒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用于沉水植物修复的围网装置”   专利号:ZL202220565993.7   发明人:操瑜;邓兆林;李伟;支永威   本实用新型的围网装置,是借助鱼类的自主活动将其转移至恢复区外,能减少人工从恢复区捕捞出鱼类再放生的成本,也避免了人工捕捞过程对沉水植物生长的干扰。有利于沉水植物适应自然湖泊的生境,顺利实现沉水植被恢复、从而达到水质净化及生态修复的目的。
  • 《神东煤炭沿空掘巷支护装置获国家专利授权》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4-02-19
    • 国际能源网获悉,12月11日,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技术研究院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证书,“用于煤矿井下沿空掘巷的巷道支护装置”发明专利获得授权。 该发明是一种用于煤矿井下沿空掘巷的巷道支护装置。有利于区段平巷在掘进和生产期间的维护,解决窄煤柱难以进行有效支护,煤柱在工作面开采期间难以保持稳定,增加巷道支护难度等问题,提高了开采的效率、对窄煤柱的支护形成一个完整的支护系统。 沿空掘巷即沿着已采工作面的采空区边缘掘进区段平巷。这种方法利用采空区边缘压力较小的特点,沿着上覆岩层已垮落稳定的采空区边缘进行掘进,有利于区段平巷在掘进和生产期间的维护。当沿空掘进巷道受采空区矸石窜入的影响比较严重、掘进施工困难时,可采用留2-3米窄煤柱的布置方法。 2023年,神东煤炭集团为国家生产优质煤炭1.93亿吨,供煤范围覆盖了全国19个省区、4个直辖市。如果以C80运煤车型为例,可以装满约28928公里长的列车车厢,相当于东西横贯中国版图5.56趟。 2023年,神东自觉站位一体化运营优势大棋盘、大格局,紧盯“四重一要”安全生产关键要素,动态优化采掘接续、生产组织、洗选工艺,探索多元化外购煤采购模式,实现自产煤生产、外购煤采购、洗选加工、装车外运的高效协同,产能优势充分释放;全年产量完成19302万吨,超计划602万吨,同比增加390万吨,贡献全集团25.1%的煤炭产量,创出18项生产外运新纪录;最大化组织外购煤源,坚持吨煤必争、列煤必保,分区域开展煤源攻坚,提前16天完成年度任务,历史首次实现年度超量;圆满完成两会、亚运会、迎峰度夏等关键时期及重大活动期间的保供任务,有效发挥了能源保供“顶梁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