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核心港将实现一体化运营》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07-19
  • 武汉港航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与卓尔控股集团15日签署武汉阳逻国际港合资经营合同及多主体整合《备忘录》,双方将成立公司对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核心港阳逻港一、二、三期码头进行统一运营。

      据介绍,双方将联合成立一家轻资产统一运营公司,负责对阳逻港一、二、三期进行统一开拓市场、商务定价、调度指挥、结算管理。阳逻港统一经营和多主体整合分两步走:先拆除港区内围网统一营运,再进行资产整合。7月21日前,港区间的围网将拆除,阳逻港将迈开一体化运营的第一步。

      武汉港航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涂山峰表示,下一步,整合行动将在阳逻港统一形象标识、统一服务标准、统一操作流程,调整卡口闸口、优化港区布局、提升服务质量、增强港口功能等方面狠下功夫。

      此前,由一、二、三期集装箱码头组成的阳逻国际港分属不同经营主体,带来无序低价竞争、进港船舶一船多挂、港区围网遍布等问题。一体化运营将有效缓解制约阳逻港发展的多主体分散经营问题,有利于推进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高质量发展。(完)

相关报告
  • 《我国将建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

    • 来源专题:图书情报
    • 编译者:xuxue
    • 发布时间:2017-05-29
    • 新华社北京5月17日电(记者张辛欣)工信部总工程师张峰17日说,我国将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推进公共数据开放和基础数据资源跨部门、跨区域共享,提高数据应用效率和使用价值,同时加强安全监管,严厉打击非法泄露和出卖个人数据行为,维护网络数据安全。 张峰是在17日工信部举行的2017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上作出上述表述的。5月17日是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今年的主题为“发展大数据,扩大影响力”。 大数据是网络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的产物,对于未来的互联网生态、创新体系、产业形态乃至社会治理结构等都将产生革命性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大数据这座“宝库”正在被人们发现、认识、挖掘。提升大数据价值、扩大大数据资源、维护大数据安全备受关注。 研究显示,我国的数据总量正在以年均50%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预计到2020年在全球的占比将达到21%。产业新形态不断出现,催生了个性化定制、智慧医疗、智能交通等一大批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 然而,大数据产业也存在资源开放共享程度低,数据价值难以被有效挖掘利用、安全性有待加强等问题。 张峰说,工信部将推进公共数据开放和基础数据资源跨部门、跨区域共享,优先推动信用、交通、医疗、卫生、就业等领域的数据向社会开放。研究制定工业大数据发展路线图,推动大数据和制造业融合发展。同时还将强化数据资源在采集、存储、应用和开放等环节的安全保护,推动电信和互联网数据管理细则出台。
  • 《2020年实现天地一体化综合生态安全监测》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
    • 编译者:APC
    • 发布时间:2017-02-27
    • 在环保部2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环保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程立峰表示,今年起将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施两次遥感监测,并将健全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遥感监测制度,加强监督执法。到2020年,我国将形成天地一体化观测体系与大数据、互联网集成的综合生态安全监管体系。 截至目前,我国共建成2740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47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4.8%,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46处,总面积97万平方公里,占陆地国土面积的近10%。 此前,环保部向媒体通报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3-2015年人类活动遥感监测情况显示,2015年,44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人类活动,共156061处,总面积28546平方公里,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2.95%。 遥感监测发现,2013-2015年期间,共有29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增(包括范围扩大)人类活动3780处,新增面积2339平方公里;其中对生态保护影响较大的有采石场104处、工矿用地318处、能源设施335处、交通设施39处、旅游设施86处、养殖场114处、其他人工设施1433处。特别是核心区和缓冲区新增活动1466处,其中采石场、工矿用地、能源设施、旅游设施、交通设施、养殖场及其他人工设施等开发建设活动320处。 据介绍,根据遥感监测与实地核查,环保部去年对问题突出的吉林白山原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北九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贵州威宁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甘肃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4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予以通报。这些自然保护区中,有的核心区和缓冲区有采石、工矿、养殖等违法违规问题,有的近两年新增违法违规活动较多,对生态环境影响严重。 程立峰透露,上述被通报的自然保护区整改工作正在进行之中,按要求今年5月底前整改结果将报送环保部。 “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监管不断加强,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天地一体化的遥感监控体系。”程立峰表示,通过遥感监测、联合监督检查和管理评估等手段,将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发现,及时发现和移交问题线索,共同协调督促各地区对自然保护区内各类违法违规活动“早动手、早发现、早解决”。“对于连续发现问题的自然保护区,将作为环保督察的重点,进行约谈督办、严肃追责。” 目前,环保部已会同有关部门先后组织对300多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管理评估。开展了自然保护区基础调查,加强基础数据汇总、分析和整合,初步构建了自然保护区信息化管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