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表达的剂量依赖性激活方法》

  • 来源专题:生物科技领域知识集成服务
  • 编译者: 陈方
  • 发布时间:2020-04-08
  • 2019年11月11日《自然-生物技术》报道,由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国立卫生研究院等多个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使用CRISPR技术来实现基因表达剂量依赖性激活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要求剂量依赖性激活基因表达的各种情况。
    先前的研究表明,使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可以抑制或激活基因表达。但直到目前,还没有在不使用外源转录调节蛋白的情况下实现激活剂量依赖性基因表达的工具。这次,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新方法,利用专门设计的化学表观遗传修饰剂(chemical epigenetic modifiers,CEM),通过招募内源的转录调控因子,从而实现目标基因的剂量依赖性的表达激活,消除了对外源转录激活因子的依赖。
    新方法依赖于两个组件:一个是由Cas9与FKBP(FK506-binding protein)形成的无活性复合体,另一个是由FK506制成的CEM,包括CEM87、CEM88和CEM114,这些分子分别与不同的转录激活因子相结合。
    研究人员利用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转染了HEK293T细胞,并对共表达gRNA和dCas9机制的细胞开展流式分析。他们用共表达dCas9-FKBP以及CEMa分子的质粒激活报告基因。在48小时后,他们发现GFP报告基因的表达均有显著增强。事实上,CEM可以上调靶基因的内源性基因表达高达20倍或更多。实验还证明了转录激活的剂量依赖性控制、在多个不同基因上的作用、CEM活性的可逆性以及最佳的CEM在整个基因组中的特异性。
    研究者表示,理论上可以通过设计gRNA靶向基因组中的任何基因。由于该基因激活平台以剂量依赖的方式进行化学激活,因此它将有助于在更大的浓度范围内研究表型和基因表达量之间的互动关系,有助于解答与疾病机理相关的问题,为靶向疾病相关的基因开辟新道路。

  • 原文来源:https://phys.org/news/2019-11-crispr-dose-dependent-gene.html
相关报告
  • 《Nat Biotechnol:科学家成功利用CRISPR技术实现剂量依赖性的基因表达激活》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9-11-15
    •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北卡罗来纳大学Eshelman药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方法,能够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进行剂量依赖性的基因表达激活,文章中,研究人员描述了如何利用这种技术以一种可替换的方法来改变基因表达以及其工作的原理和机制。 此前研究结果表明,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能抑制或激活基因的表达,但截至目前为止,其并不能用来促进剂量依赖性的基因表达激活;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就发现了一种新方法,其能利用化学表观遗传修饰物(CEMs,chemical epigenetic modifiers),通过使用部分内源性染色质-激活器来激活所需的基因进行表达,这或许就能消除外源性转录激活剂的必要性。 研究者发现的新方法包括两种组分,其中第一种就是Cas9,其能与结合蛋白FKBP一起催化失活;第二种就是利用FK506制造的CEM,其能与特殊的分子相关联,而这种分子则能与所需的细胞表观遗传机器相互作用;具体地说,这种新方法能够制造激活CEM的分子,而该分子能帮助寻找基因激活机器,包括CEM114、CEM87和CEM88,诸如此类分子能与不同的酶类相结合,上述两个组分能被用来以研究者需要的方式激活基因的表达。 随后研究人员检测了这种新型系统,即利用绿色荧光蛋白感染HEK293T细胞,随后对表达导向RNA和非活性Cas9的细胞进行计数,紧接着研究者利用质粒表达和上述三种CEMs中的一种来检测基因表达的激活状况,他们必须等待两天才能够确认,是否与未处理的细胞相比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量会发生增加,研究者还仔细分析了用CEMs处理过的失活Cas9,来确定是否CEM系统能以一种所需的方式激活绿色荧光蛋白,在该过程中,研究者发现,使用CEM87进行处理是唯一能够增加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的方法。最后研究者表示,这种新型技术能够用来在验证性研究中分析剂量依赖性的基因表达激活状况。
  • 《Science | 特异性和剂量依赖性上位性驱动番茄果实大小的变异》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3-10-22
    • 2023年10月19日,美国冷泉港实验室和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人员在Science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Idiosyncratic and dose-dependent epistasis drives variation in tomato fruit size的文章。 传统上研究基因间的上位性是通过消除蛋白质活性的突变,但大多数自然遗传变异是在顺式调控DNA中,并定量地影响基因的表达和功能。该研究使用植物干细胞回路中的天然和工程顺式调控等位基因来系统地评估控制番茄果实大小的上位性关系。 将一个启动子等位基因系列与另外两个基因座相结合,研究人员从46个基因型中收集了超过30,000个表型数据点,以量化等位基因强度如何转化上位性。该研究揭示了饱和剂量依赖关系以及等位基因特异性特异性相互作用,包括在驯化过程中驱动果实大小变化的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该研究的方法和发现揭示了一个未被充分探索的上位性维度,其中基因调控网络中的顺式调控等位基因多样性引发了非线性的、不可预测的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形成了表型。 本文内容转载自“CNS推送BioMed”微信公众号。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pfucZcmzgz3IjfuCCwSO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