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媒报告 |中国粤港澳大湾区专题报告》

  • 来源专题: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信息监测平台
  • 编译者: mall
  • 发布时间:2019-08-28
  • 摘要: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总量已达到10.9万亿元,较2017年增长8.0%;预测未来4年经济总量仍保持稳定增长,2022年粤港澳经济总量达到14.76万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总量已紧近纽约湾区,以目前快速的增长速度,有望在5年内超越东京湾区,成为世界经济总量第一的湾区。

      2019年2月21日,全球领先的新经济行业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权威发布《中国粤港澳大湾区专题研究报告》。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总量已达到10.9万亿元,较2017年增长8.0%;预测未来4年经济总量仍保持稳定增长,2022年粤港澳经济总量达到14.76万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总量已紧近纽约湾区,以目前快速的增长速度,有望在5年内超越东京湾区,成为世界经济总量第一的湾区。另外,粤港澳湾区将大力推动高科技创新产业,鼓励“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未来产业”积极发展,为打造世界性科技创新湾区打下基础.

    报告目录

    一、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概念及动态

    1.粤港澳大湾区概念

    2.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历程

    3.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动态

    4.世界四大湾区经济数量对比分析

    5.2014-2022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及增长率预测

    二、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及产业布局分析

    1.粤港澳大湾区未来交通布局

    2.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布局(一)

    3.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布局(二)

    4.南沙将成为大湾区城市群核心门户

    5.粤港澳湾区形成大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6 粤港澳湾区融合促使传统制造迈向先进“智造”

    三、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网民感知分析

    1.粤港澳大湾区舆论情况

    2.粤港澳大湾区舆论传播渠道

    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趋势预测

    图表目录

    图1-1 2014-2022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及增长率预测

    图2-1 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规划

    图3-1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舆论情感分布

    图3-2 “粤港澳大湾区”关键词热度走势图

    图3-3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舆论传播渠道占比

相关报告
  • 《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产业分析报告》

    • 编译者:闫亚飞
    • 发布时间:2025-06-24
  • 《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活动研究报告(2019年简版)》

    • 来源专题: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信息监测平台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19-08-28
    • 目录 一、 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活动异彩纷呈 二、 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活动类型多样 (一)按照人才活动对象分类 (二)按照人才活动主体分类 (三)按照人才活动特征分类 (四)按照人才活动目的分类 三、 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活动亮点探究 亮点一:推动港澳人才交流合作 亮点二:精准对接创新创业资源 亮点三:立足产业需求靶向引才育才 亮点四:“政府+”多主体合力开展 亮点五:产学研结合促人才发展 亮点六:文化特色助力文创活动 四、 粤港澳大湾区部分地区人才活动特色 (一)深圳市人才活动特色 1.南山区:重视青年人才成长 2.福田区:品牌效应集聚人才 3.宝安区:对接德国高端产业人才资源 4.罗湖区:特色珠宝产业人才活动 (二)广州市人才活动特色 1.天河区:培育双创女性精英,发动人力资源行业力量 2.海珠区:依托琶洲品牌效应,专注互联网+产业发展 3.越秀区:发挥教育强区优势,促进教师培养交流合作 (三)珠海市人才活动特色 1.壮大职业经理人队伍 2.跨境电商线上线下全孵化 (四)佛山市人才活动特色 1.千里求贤揽才,树城市活动品牌 2.特色导师制,资源共享育人才 (五)东莞市人才活动特色 1.大力推进东莞智造 2.“一镇一品”带动人才培养新高度 (六)中山市人才活动特色 1.特色产业专设版块,打造系列专题活动 2.人才节重塑城市品牌活动 五、 其他地区人才活动特色 (一)成都市:“蓉漂”活动品牌响亮,全球英才集聚天府 (二)西安市:打造丝路人才高地,汇聚多方校友力量 (三)杭州市:互联网人才齐聚杭州,金融人才活动共塑品牌 六、 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活动发展趋势 (一)政策内容进一步完善,活动对人才战略支持性增强 (二)市级政府统筹规划,各区合力推进打响活动品牌 (三)地区特色逐步凸显,强化城市人才竞争力 (四)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人才活动针对性不断提升 (五)持续创新活动内容,激发人才参与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