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量水脱盐,在纳米孔碳复合膜中具有界面盐筛分效应。》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 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03-07
  • 淡水通量和能源消耗是膜脱盐过程的两个重要指标。在这里,我们展示了纳米孔碳复合膜,它由多孔陶瓷基板上生长的多孔碳纤维结构组成,可以显示100%的脱盐和淡水通量,比现有的聚合物膜高3-20倍。热会计实验表明,碳复合膜可节省80%的潜热消耗。理论计算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相结合,揭示了膜中发生的独特微观过程。当盐溶液在纳米级多孔通道的开口处停止,形成半月板时,蒸汽可以快速穿过纳米尺度的间隙,在渗透的一侧凝结。这一过程由化学势梯度驱动,并借助于碳表面的独特光滑性。碳复合膜的高导热性保证了大部分潜热的恢复。

    ——文章发布于2018年3月05日

相关报告
  • 《多功能纳米涂层膜用于高速率的高盐海水脱盐》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20-10-27
    • 自然于2020年10月26日发布关于纳米涂层膜的文章,文章指出:表面加热膜蒸馏克服了传统膜蒸馏技术固有的一些局限性。本文报道了在不锈钢丝布(hBN- sswc)上原位生长六方氮化硼(hBN)纳米涂层的成功,及其作为可伸缩电热加热材料在表面加热膜蒸馏中的应用。新型的hBN-SSWC具有优良的透汽性、导热性、电绝缘和防腐性能,这些性能对于长期的表面加热膜蒸馏性能至关重要,特别是在高盐溶液中。通过简单地将hBN-SSWC附加到一个商业膜和提供电力交流供应家庭的频率,我们证明hBN-SSWC能够支持一个超高功率强度(50千瓦m−2)淡化咸水环境解决方案与异常高水通量(吞吐量),单次的水回收和热利用效率,同时保持稳定的极佳材料。我们还演示了hBN-SSWC在可伸缩和紧凑的螺旋缠绕电热膜蒸馏模块中的卓越性能。
  • 《美国日本共同研发新型脱盐膜 可用于海水淡化》

    • 来源专题:水体修复
    • 编译者:王阳
    • 发布时间:2017-09-14
    •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原子中心主任与日本信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发出一种基于石墨烯的脱盐膜,比目前的各种过滤膜更坚固耐用、效率更高。这一技术未来可用于海水淡化、蛋白质分离、废水处理,以及制药和食品工业等。 “我们的梦想是研制一种智能膜,具有高通量、高效率、长寿命、自修复等特点,可为缺水地区消除水体中的生物污染和无机污染、获取清洁水提供解决方案”,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物理化学与材料科学工程教授毛里西奥·特罗内斯(MauricioTerrones)介绍说,“这项研究工作正朝着这个方向前进”。 本研究开发的杂化膜采用简单的喷涂技术将溶液中的氧化石墨烯和少量层状石墨烯包覆在聚乙烯醇改性聚砜的骨架支撑膜上。支撑膜增强了杂化膜的牢固性,使其能够承受强烈的横流、高压和氯接触。尽管目前该技术还处于开发的早期阶段,膜样品已可过滤掉85%的盐,制取的水虽还不能直接饮用,但已可用于农业灌溉。研制的膜还能够过滤掉96%的染料分子,因此可以用于纺织工业的废水处理,防止废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污染环境。 氯通常用于降解废水中的生物活性成分,但它也会使目前的各种聚合物膜的性能迅速降低。而这种基于石墨烯的新型膜具有很强的抗氯能力。 众所周知,石墨烯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多孔石墨烯具有很强的过滤能力,几乎可以100%过滤掉水中的盐分,是一种潜在的理想的脱盐膜材料。然而,将石墨烯扩展到工业量方面还有许多挑战,包括控制缺陷和处理二维材料需要复杂转移技术等。研究团队正在试图克服可伸缩性问题,并在生产规模上提供廉价、高质量的膜。 这项成果发表在8月28日出版的《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论文第一作者亚伦·莫雷洛斯·戈麦斯(AaronMorelosGomez)说:“我们研制的过滤膜克服了氧化石墨烯的水溶性问题,用聚乙烯醇作为粘合剂,使它能抵抗强烈的水流和高压冲击。通过将氧化石墨烯与石墨烯混合,我们还可以显著提高其耐腐蚀性化学制剂(如氯)的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