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速关键矿产储备应对全球供应链紧张局势》

  • 来源专题:关键矿产与绿色冶金
  • 编译者: 欧冬智
  • 发布时间:2025-08-27
  •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加剧,中国正在加速对钴、铜、镍和锂等关键工业金属的国家战略储备。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已经启动价格询价和竞标程序,国家发改委也在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完成全年战略物资储备任务。此举旨在增强关键矿产供应的韧性,确保在供应链中断等危机时刻的需求,同时平衡供应、稳定价格。 特别是钴和铜成为此次储备的重点对象。中国此前已多次增加钴储备,2023年5月增加了5000吨,10月再增3000吨;铜的储备规模可能达到万吨级。中国的采购行动显著影响全球价格,例如,2023年的采购行动曾推高钴价每磅上涨2美元。此次若采购万吨级铜,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价可能再涨5%-10%。目前,中国主导全球钴精炼(73%)和铜冶炼(40%),但高度依赖原料进口(钴97%、铜70%),储备旨在降低这一风险。 地缘政治因素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波动。特朗普政府对铜进口展开调查,可能征收进口关税,促使贸易商抢运铜至美国,导致全球其他地区供应收紧。刚果自3月实施出口禁令,推高钴价,导致铜价和钴价持续攀升。上周四,LME铜价突破10,000美元/吨,创2024年10月以来新高;COMEX铜超5美元/磅,接近2024年5月峰值。钴价受刚果出口禁令和中国储备双重利好影响,有望攀升至28美元/磅。 展望未来,若中国铜采购行动在第二季度启动,LME铜价或冲高至10,500美元/吨。中期而言,2025年铜需求预计达到2700万吨,同比增长3%;钴需求16万吨,同比增长10%。中国计划增储5-10万吨铜、5000吨钴,将提振需求,并加剧全球供应竞争。中国正通过海外投资与储备并举,应对贸易战和制裁带来的不确定性。在全球矿产供应链紧张的背景下,中国的战略储备行动无疑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 原文来源: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xMjQ3MjMzMA==&mid=2247562823&idx=1&sn=80b9cb4352d9eb9f4f7c6a7f9d701260&scene=0
相关报告
  • 《美国兰德公司发布《深海采矿对关键矿产供应链与全球政治潜在影响》报告》

    • 来源专题:关键矿产与绿色冶金
    • 编译者:欧冬智
    • 发布时间:2025-10-10
    • 当前,全球对关键矿产的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深海矿产资源成为大国战略博弈的新焦点。2025年4月,美国兰德公司发布了《深海采矿对关键矿产供应链与全球政治潜在影响》报告,重点探讨了深海采矿对全球供应链和地缘政治的影响,特别是中国在关键矿产领域的角色及其应对策略。 报告的背景是全球对锂、钴、稀土等关键矿产需求的增加,这些矿产对新能源和国防等领域至关重要。目前,中国在这些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西方国家担心其供应安全风险。因此,美国及其盟友寻求供应链多元化,推动深海采矿作为新选项,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报告通过文献综述、专家访谈、经济模型和研讨会等方法,分析了深海采矿的潜在影响。主要内容包括:当前关键矿产供应链的脆弱性、深海矿产的机遇、资源供给量和经济影响、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及地缘政治含义。报告聚焦印太区域,特别是东太平洋公海的克拉里昂-克里帕顿区,预测未来可能引发的海上争端和治理挑战。 兰德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旨在应对深海采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主要包括:制定国家深海战略、强化政策激励与资源调查、关注多边合作与发展中国家、加强外交准备与同盟协调、推进国际规则参与等。这些建议旨在确保美国在深海采矿领域的领先地位,并在全球地缘政治中占据主动。 总的来说,这份报告为美国政府提供了全面的分析和具体的政策建议,旨在通过深海采矿实现关键矿产供应多元化,从而在中美战略竞争中占据优势。
  • 《全球紧张局势将导致铜供应过剩两年》

    • 来源专题:关键矿产与绿色冶金
    • 编译者:欧冬智
    • 发布时间:2025-08-27
    • 国际铜业研究小组(ICSG)近日修订了其对未来铜供应的预测。根据最新预测,2025年铜供应过剩将达到28.9万吨,比2024年的13.8万吨几乎翻了一番。主要原因包括全球矿山和冶炼厂产量的增加,预计2023年全球铜矿产量将增长2.3%至2,350万吨,2026年将进一步增长2.5%。这一增长得益于中国、智利和赞比亚新增或扩建的产能,以及印尼产量的复苏。此外,伊朗、巴西、厄立特里亚、希腊和安哥拉等国的小型铜矿也将贡献部分产量。 尽管有这些增产因素,由于对美国关税的经济影响和全球主要市场铜使用量减少的担忧,ICSG预测2026年铜供应过剩将有所收窄,但仍达到20.9万吨。 精炼铜方面,ICSG预计2025年精炼铜产量将增长2.9%,这主要受益于中国冶炼厂的扩张以及印度、印尼和刚果(金)的新增产能。然而,2026年精炼铜产量可能萎缩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