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发布海洋水色基础模型推动水色遥感智能化发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熊萍
  • 发布时间:2025-09-08
  •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李晓峰研究员团队基于全球卫星观测与实测资料,构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海洋水色基础模型(Ocean Color Foundation Model,OCFM),实现了多种海洋水色参数的反演与精确估计。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地球科学和遥感领域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SCI一区,影响因子8.8)。

    现有的海洋水色反演方法大多针对单一或少数变量,难以满足对多变量和长期序列的研究需求。同时,随着全球卫星观测资料的快速增长,区域实测数据仍然有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高精度、多参数的反演仍是一个关键挑战。

    本研究按照三个阶段构建了通用的深度学习水色参数反演模型OCFM:第一阶段,利用NASA等机构的大量卫星产品进行预训练,使模型学习水色反演的基本特征;第二阶段,结合全球范围的实测数据进行微调,提升模型精度并接近真实的海洋状态;第三阶段,模型应用到新的水色变量,验证模型对新水色变量反演的扩展能力。

    研究结果显示,OCFM 不仅能够同时反演吸收系数、后向散射系数、总叶绿素 a、悬浮物浓度等多种海洋水色和生态变量,还具备轻量化运行的优势。凭借对水色参数的通用表征能力,模型在数据较少的情况下依然保持较高反演精度,展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应用潜力,为大规模、长期序列的海洋环境监测提供了有效工具。

    论文第一作者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杨艺,通讯作者为李晓峰研究员,合作者还包括王浩宇博士后。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等项目的支持。

    论文信息:

    Y. Yang, H. Wang and X. Li*, "Deep Learning for Enhanced Ocean Color Remote Sensing: A Foundation Model Approach," in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doi: 10.1109/TGRS.2025.3600411.

  • 原文来源:https://qdio.cas.cn/2019Ver/News/kyjz/202509/t20250902_7957836.html
相关报告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针对海洋遥感图像深度学习模型发展提出前瞻意见》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2-08-06
    • 日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李晓峰、王凡,天津大学周圆合作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深度学习技术在海洋遥感图像信息挖掘的未来发展前景的观点文章。文章发表在Science伙伴期刊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上。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面向海洋研究的遥感卫星、传感器等信息采集方式越来越多。这为从大数据中挖掘信息带来了新的任务和挑战。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为解决大数据的信息挖掘需求提供了有力帮助。2020年,李晓峰领衔的人工智能海洋学团队证明了从海洋遥感图像中检索大部分信息可以使用现有的深度学习网络框架来完成,即用于语义分割的U-Net和用于目标检测的SSD (Single-shot Multibox Detect)。但随着研究的深度,现有的AI框架无法满足海洋信息挖掘的新需求,深度学习模型需要针对海洋遥感图像的特征进行针对性改进。 文章提出,在下一步的深度学习海洋遥感图像模型的设计中,应从两个发展方向入手:一是深度学习模型的结构改进,在当前深度学习海洋遥感模型中加入各类注意力机制。注意机制强调全球和局部信息的结合,这也符合需要多尺度联合分析的海洋问题;二是建立基于领域知识(专家知识)指导的深度学习模型,通过海洋领域的理论知识可以降低输入数据维度的自由度,从而降低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难度,海洋领域知识可分为物理约束和时空数据处理方法,建立深度学习模型时使用多分支网络结构,可以将领域知识集成到模型中。 文章指出,在未来的海洋遥感图像处理中,应将深度学习模型结构的先进性和领域知识 (专家知识)相结合。注意机制强调全局信息和局部信息的结合。海洋理论领域知识为深度学习模型提供了更准确的输入特征,降低输入数据维度的自由度。二者相互作用推动人工智能海洋学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海洋所李晓峰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王凡研究员为通信作者,合作者还包括天津大学周圆副教授。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先导科技专项、山东省重大创新工程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资助。 文章信息 Xiaofeng Li, Yuan Zhou, Fan Wang, "Advanced Information Mining from Ocean Remote Sensing Imagery with Deep Learning",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vol. 2022, Article ID 9849645, 4 pages, 2022. https://doi.org/10.34133/2022/9849645
  • 《海洋遥感中卷积神经网络应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发表AI海洋学文章》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4-01-07
    •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所李晓峰研究团队详细总结了卷积神经网络架构(CNN)在海洋遥感中的应用,研究成果在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Magazine(影响因子13.925)发表。 过去40年里,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海洋观测的进展,使海洋数据进入了大数据时代。高效、准确地处理和分析海洋大数据,以解决基于这些数据的实际问题,已成为一项重大挑战。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迅猛发展,众多深度学习模型应运而生,在大数据分析和实际问题解决中广泛应用。其中,CNN作为深度学习模型的代表,已经成为计算机视觉和遥感等多个研究领域的主要解决方案之一。     本研究讨论了CNN的模型架构及其一些变种,以及如何将它们应用于处理和分析海洋遥感数据。详细介绍了CNN如何满足海洋遥感应用的各种要求,包括三维海洋场重建、信息提取、图像超分辨率、海洋现象预测、迁移学习方法以及CNN模型可解释性方法等六大类。讨论了基于CNN的海洋遥感大数据应用所面临的技术挑战,并总结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研究强调,人工智能驱动的海洋遥感科学是一个跨学科领域,只有通过海洋遥感专家和机器学习专家之间的紧密合作,才能不断推进深度学习技术在海洋遥感领域的应用。通过发起更多的合作倡议,共同推动人工智能驱动的、可解释的、高效的海洋遥感数据挖掘技术的研究。 上述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先导科技专项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资助。论文第一作者为中国科学院海洋所博士生王浩宇,通信作者为研究员李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