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农作物种植农药施用温室气体排放估算》

  • 来源专题:气象农业
  • 编译者: 罗婷婷
  • 发布时间:2016-05-23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根据6种中国主要农作物的病虫害发生情况,收集了相应的农药用量及其制造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数据,估算了中国主要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因对病虫害使用杀虫剂和杀菌剂而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现状。结果表明,我国主要农作物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油菜和棉花的每公顷病虫害防治时使用农药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是9.19(1.86-23.24)、20.54(2.03-50.95)、10.38(3.45-19.32)、5.91(2.15-18.34)、10.84(8.10-13.62)、19.51(5.11-49.01)kg CE hm-2 a-1,即水稻和棉花最高;但论单产农药温室气体排放量,则油菜和棉花远高于其余4种粮食作物。每年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油菜和棉花的病虫害防治使用农药所产生的总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是220.8(44.7-558.4)、606.7(60.0-1505.1)、336.4(112.0-606.3)、30.9(11.2-96.0)、79.5(59.4-99.8)、96.4(25.2-242.2)Gg CE,总计1.37(0.31-3.13)Tg CE。将以上6种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情况外推到全国农作物,则我国一年因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而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为2.13(0.48-4.85)Tg CE。另外由于缺乏草害面次数据而没有包括除草剂本分,所以以上数字仍是低估。病虫害防治由于作物本身、防治对象、防治方法以及药剂用量的固有差异,导致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结果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目前基于自下而上农户调查的估算方法无法克服这些问题,更精确的估算需要自上而下的企业级调查数据。

  • 原文来源:http://www.ecologica.cn/st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stxb201405271084&flag=1
相关报告
  • 《全球主要国家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减排措施及未来展望》

    • 来源专题:耕地与绿色发展
    • 编译者:张毅
    • 发布时间:2024-12-31
    • 近30年来,全球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持续增加,中国等主要农业国的减排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统计与文献资料,分析了全球主要农业国家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影响因素及减排措施。结果表明,我国农田甲烷(CH4)排放约2065.68万吨,其中水稻种植占41.9%;氧化亚氮(N2O)排放120.62万吨,施肥贡献为43.6%。受温度、水量、土壤结构及作物品种影响,CH4主要集中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约占全国的38.4%;N2O则在中部地区相对较高,约占全国的32.57%。全球范围内,印度农业的CH4排放量最高(2588.63万吨),中国和巴西的二氧化碳(CO2)排放较为显著。通过实施减氮管理、使用硝化抑制剂、施用生物炭、节水灌溉和轮作等措施,可不同程度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作物品种优化、生产要素全过程评价等精准管理策略,并建议加强农田环境因素研究,探索微生物机制和新技术在农田碳减排中的应用,为实现农田碳减排提供理论参考。
  • 《农作物合理用药》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潘淑春
    • 发布时间:2008-02-26
    • 对作物病虫害的防治,不能单纯依赖化学农药的施用,而是需要根据产地的实际情况,将法规检疫、栽培制度、抗病虫品种选用、合理的田间管理操作与物理的、生物的和化学的防治方法相结合,制定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