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斯坦福大学开发出一种可实现特定形状微纳颗粒制造的新型3D打印技术》

  • 来源专题:先进材料
  • 编译者: 李丹
  • 发布时间:2024-04-07
  • 转自全球技术地图

    据材料人3月25日消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新型3D打印技术——卷对卷连续液界面生产(r2rCLIP),该技术可实现特定形状微纳颗粒制造。传统的微纳尺度颗粒制造方法存在尺寸调节困难、形状控制差等问题。研究人员使用单数字微米级分辨率的光学与连续交卷(代替静态平台)相结合,实现了不同材料、不同形状的微纳颗粒的快速制备,展示出该技术的可模塑和不可模塑形状。这项创新技术标志着制造方法的重大突破,在生物医学分析和先进材料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期刊。

    文章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7061-4

  • 原文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I3s3RegEp5w0uD3j_BeJDA
相关报告
  • 《斯坦福大学等团队开发一种基于CRISPR技术的新型冠状病毒和流感预防方法》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3-22
    • 3月14日,bioRxiv预印本发表了来自斯坦福大学、美国DNARx公司、杜克大学、旧金山洛斯阿图斯高中的题为“Development of CRISPR as a prophylactic strategy to combat novel coronavirus and influenza”的文章。 自2019年12月以来,全球COVID-19感染已超过10万人,且目前还没有有效治愈方法,疫苗的研制预计需要12-18个月。因此,在本文中作者展示了一种基于CRISPR-Cas13的方法用于病毒抑制,即PAC-MAN(人类细胞预防性抗病毒CRISPR,Prophylactic Antiviral CRISPR in huMAN cells),能有效降解人类肺上皮细胞中的SARS-CoV-2序列和活甲型流感病毒(IAV)基因组的。文章中设计并筛选了一个针对病毒保守区的CRISPR-RNA组合,并鉴定了切割SARS-CoV-2的功能性crRNA。文章表明该方法在减少H1N1-IAV呼吸道细胞病毒复制方面是有效的。通过生物信息分析显示,一个只有6个crRNAs的组合就可以识别超过90%的冠状病毒。最后,文章认为PAC-MAN方法可能是一种快速的泛冠状病毒预防策略,以应对新出现的大流行病毒株。
  • 《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方法可在低温度下制造3D打印纳米级玻璃结构》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3-06-08
    • 来自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和爱德华兹生命科学公司的材料科学家已经开发出一种方法,可以在比以前的方法低得多的温度下 3D 打印纳米级玻璃结构。 在他们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研究中,Jens Bauer、Cameron Crook 和 Tommaso Baldacchini 使用他们的技术打印了各种纳米结构。帕多瓦大学的 Paolo Colombo 和 Giorgia Franchin 在同一期期刊上发表了一篇 Perspective 文章,概述了用于打印纳米级玻璃和陶瓷的方法以及团队在这项新工作中所做的工作。 近年来,3D打印已应用于各种应用,产生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艺术作品、更便宜的产品和高度详细的物理模型。引起人们兴趣的一个应用是纳米级的 3D 打印物体——此类物体可用于制造微型电子设备,尤其是那些使用光的部件。到目前为止,大多数此类应用仅限于生产由聚合物制成的物体,因为基础材料可以很容易地熔化,然后通过冷却硬化。 但是聚合物不能提供基于光的纳米光子学所需的分辨率。不幸的是,由于烧结(熔化形成固体)需要极高的温度,因此打印 3D 玻璃结构的尝试只取得了部分成功。在这项新的努力中,研究团队找到了一种在几乎是传统方法一半的温度下打印纳米级结构的方法。 与其他方法不同,研究人员没有使用悬浮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而是围绕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分子创建了液态树脂笼状结构。然后该团队使用树脂作为墨水来 3D 打印物体,然后将它们加热到 650°C(其他方法需要加热到 1100°C)。加热去除了有机成分并将笼子锻造成连续的玻璃材料。 该团队通过 3D 打印微透镜和其他微小物体测试了他们的方法,并建议将其用于光学级熔融石英的片上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