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能源转型新技术亮相“剑桥能源周”》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3-13
  • 国际能源界高端会议“剑桥能源周”3月10日在美国“能源之都”休斯敦闭幕,重点讨论如何应对能源安全和能源转型的双重挑战。会议期间展出的众多能源转型新技术备受关注。
    分布式电网可以有效避免电能远距离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和不稳定性,然而由于太阳能和风能具有间歇性,需要解决电能存储问题才能发挥分布式电网的优势。“剑桥能源周”会议期间展示了美国Urban Electric Power公司开发出的一种可充电锌镁电池。据称,这种创新型锌镁电池可以反复充电使用上千次,有望为能源存储提供一种廉价且应用性广的解决方案。

    另一家美国公司Quaise设计的毫米波钻井系统也引人注目。毫米波是微波的一种,但比家用微波炉的能量强约1000倍。相比传统钻井技术,毫米波钻井系统能够更便捷地达到基岩地层并获取高温地热资源,成本也更低廉。

    长期以来,石墨电极一直是锂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随着电动汽车的日益普及,未来对石墨电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而石墨资源不仅有限,且使用传统工艺生产石墨电极有成本高、周期长和环境影响大等问题。美国Saratoga Energy公司展示了其研发的将二氧化碳转化成高质量石墨电极的技术,可以将生产成本降至原有工艺的约五分之一,并能将生产时间从4至5个月缩短到一周以内。从碳足迹角度来看,这项新技术流程不但没有排放,还会吸收二氧化碳。

    节能材料方面,会议期间展示的一种新型二氧化硅气凝胶令人眼前一亮。据研发这种凝胶的Aeroshield公司介绍,它是基于美国航空航天局研发的二氧化硅气凝胶,通过研究其纳米结构改良而成。这种新型二氧化硅气凝胶具备超强隔热、超轻和防火等特性,在双层玻璃中涂上几毫米厚这种凝胶,可使建筑隔热能力提高50%。该材料应用可望大大减少因玻璃窗产生的能耗费用。

    会议期间还展示了一种电能合成燃料,它是将从空气中捕获的二氧化碳和用可再生电能生产出的氢气相合成的一种燃料,可以无须改造内燃发动机就直接加入普通汽车油箱中,因而可望成为汽油等化石燃料的替代品。

    2022年12月,研发该燃料的美国HIF Global公司在智利一处试验场将由风力发电产生的氢气与在大气中收集的二氧化碳合成制造的这种燃料加入一辆保时捷跑车油箱,成功驱动它上路行驶。

  • 原文来源: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2322794.shtml
相关报告
  • 《“剑桥能源周”聚焦能源、气候和安全》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3-09
    • 国际能源界高端会议“剑桥能源周”将于6日至10日在美国“能源之都”休斯敦召开,重点讨论如何应对能源安全和能源转型的双重挑战。 今年会议主题为“航行在波涛汹涌的世界:能源、气候和安全”。主办方标普全球公司表示,最近一年来,在新冠疫情、乌克兰危机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连续冲击下,能源市场剧烈动荡,能源安全重新成为各国政策优先取向。在可预见的未来,全球能源需求将继续增长,许多国家在保障能源安全与推动能源转型之间感到两难。 今年会议议题广泛,涵盖疫后全球经济复苏、美国能源政策、战略矿产供应链、电气化、全球贸易、能源融资、极端气候等。在传统能源领域,天然气话题明显升温;在新能源领域,仅以氢能为主题的会议就有80多场,热度之高引人注目。 今年“剑桥能源周”显著扩大了“创新集市”类别的会议规模,更加关注变革性技术和创新,热点议题包括数字化、人工智能、网络安全、机器人技术、区块链、增材制造、能源效率和连通性、最新脱碳技术及案例研究等,主讲者来自传统能源公司、220多家初创企业及众多科技和投资公司及学术机构。 高校历来是科技创新重镇。“剑桥能源周”设立的“高校新鲜事”今年请来斯坦福、麻省理工学院、赖斯大学等多所高校科研人员介绍其尖端研究项目。能源与技术如何融合并催生创新,被视为应对能源安全和转型双重挑战的最前沿。 “剑桥能源周”是标普全球公司组织的年度全球性会议,是能源行业最高规格的国际会议之一。据主办方介绍,今年预计将有来自逾80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多名参会者。
  • 《剑桥能源周:油气可继续在低碳经济中发挥作用》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3-26
    • 在日前举行的年度行业会议——第40届“剑桥能源周”上,业界继续就化石燃料在能源转型中的未来争论不休。多位与会的油气企业高管强调,从长远来看,尽管气候变化危机凸显了能源转型的紧迫性,但市场不应该将石油和天然气视为“过时的燃料”,它们可以继续在低碳未来中发挥重要作用。 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Tengku Taufik表示:“脱碳的未来不是没有碳氢化合物的未来,我们需要处理的问题是如何捕捉排放。” 沙特阿美首席执行官Amin Nasser也表达了类似观点,并呼吁行业勿将石油和天然气“妖魔化”。“限制投资石油和天然气的举措,对经济繁荣和能源安全构成直接威胁。我们应该就‘低排放油气燃料和替代能源并肩合作’达成共识,只有如此才能够满足全球能源需求日益增长的同时实现气候目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受近期俄乌危机的影响,油气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加剧了供应链扰动和疫后经济复苏带来的通胀压力。业内普遍认为,全球原油市场供需目前处于一种“脆弱的紧平衡”状态。 “目前全球剩余原油日产能仅在200万桶左右,相当于全球日消费量的2%。”Amin Nasser强调,在他看来,如果美国等西方国家继续“封锁”俄罗斯原油,市场根本无力快速填补供应空缺。 事实上,即便是西方能源巨头也表达了不愿放弃油气的态度。道达尔能源首席执行官潘彦磊表示,未来将继续投资天然气和LNG。 与此同时,欧佩克与美国页岩生产商就油气行业投资不足达成共识。欧佩克秘书长巴尔金多表示,双方就投资不足给石油行业带来的挑战达成了一致。“毫无疑问,我们需要让金融界参与进来,以解决那些阻碍我们获得资金的障碍。世界正逐渐耗尽备用产能,而备用产能是工业和经济绝对必要的保险缓冲。” 据了解,当前,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正面临着“资本枯竭”的挑战,即便是在零利率政策的刺激下,金融机构和银行也不愿意为化石燃料提供投融资服务,这导致油气市场供应严重吃紧,进而带动价格大幅上涨,这在无形中给全球能源转型带来负担。 为此,沙特阿美对能源转型持谨慎乐观态度,强调能源转型必须务实。“当前全球能源市场的状况,暴露了能源转型计划的局限性,它缺乏对能源行业规模和复杂性的理解。”Amin Nasser说。 有分析认为,加大化石燃料投资将增加世界对油气产品的依赖,分散对清洁能源经济的关注度,进而削弱部分国家能源转型的动力。对此,Amin Nasser坦言:“现实总是落在雄心之后,能源转型需要技术突破,而现有技术要么不成熟,要么成本太高,要么还在酝酿之中。在此背景下,如果要成功实现能源转型,各种能源都需要,油气行业并不完美,但我们已经做好和行业内外各利益相关者合作的准备。(本报记者 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