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出创新“加速度” 跑出发展新动能》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8-03-16
  • 提供全方位创新创业服务,支持优质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水平指出了清晰明确的路径。这让专门从事互联网创业服务的八戒天津园区入驻创业者们欣喜不已,“我们赶上了最好的时代!”

      这几天,八戒天津园区的会议室也异常忙碌,猪八戒网华北大区总经理郭军说:“这些天真是紧锣密鼓,刚刚敲定了今年园区发展的几个重头戏,又有一批非常有潜力的创业者和创新项目马上入驻,市、区的相关部门也来和我们对接服务。有这么好的发展环境,我们和入驻创业者一样,都得‘自奋蹄’才行。”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握住“金钥匙”,就找到了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创新创业也要跟上新时代的步伐,加油提速,跑出创新“加速度”,跑出发展新动能。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创新创业之活跃,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政府部门的服务提质升级,做好勤务员,当好“店小二”,细致精准对接,才能让服务企业的“天津八条”成为货真价实的“金八条”,构建一个阳光灿烂、水草丰美的良好生态系统,让企业茁壮成长、枝繁叶茂,为奋斗者提供广阔舞台。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吉文品牌设计创业者刘瀚文深有感触,“几年的创业经历让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奋斗去实现更好的自己,才能不负这个时代,不负心中的梦想。”与创新中国一路同行,一步一个脚印自我超越、成就梦想,这就是一种幸福。

相关报告
  • 《全球清洁能源产业跑出“加速度”(国际视点)》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11-05
    • 国际能源署发布二〇二四年度《世界能源展望》报告—— 全球清洁能源产业跑出“加速度”(国际视点)《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05日   第 14 版)国际能源署日前发布2024年度《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产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超过560吉瓦。预计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有望超过目前各国既定发展目标总和的约25%,足以满足全球电力需求的增加。2023年,中国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容量的约六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 各国持续加大清洁能源投资 “在世界能源史上,我们已经见证了煤炭时代和石油时代,现在我们正快速进入电力时代。”国际能源署在报告中勾勒了全球能源转型的最新图景。 报告指出,过去10年,化石燃料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从2013年的82%逐步下降至2023年的80%,而同期全球能源需求增加15%,40%的增长来自清洁能源。得益于技术进步、能源效率提高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全球能耗强度不断下降。 国际能源署的报告显示,每年有近2万亿美元投资流入清洁能源领域,几乎是石油、天然气和煤炭领域投资总额的两倍。目前,全球约有140个国家制定了能源安全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政策,促进了各行各业加快使用清洁能源。英国能源咨询机构今年8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也认为,得益于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和新产能的加速布局,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增长迅速。当前全球能源转型正从“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转向“能源替代”阶段。在该阶段,清洁能源的增加超过了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从而使化石能源的消耗量以及碳排放量下降。 报告预计,2023年到2030年,在现有政策和市场条件下,清洁能源的增量将超出全球电力需求增量的20%。到2030年,全球发电厂的煤炭使用量将减少10%,石油消耗量将减少50%。届时,能源系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首次不再增长。“全球能源格局正进入一个与以往完全不同的阶段,各国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将对能源行业的未来前景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产生巨大影响。”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说。 全球能源转型面临不同挑战 国际能源署在报告中也列举了全球能源转型面临的一些挑战。“全球能源不平等现象依然存在。”国际能源署指出,目前全球约有7.5亿人(主要集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无法获得电力,有超过20亿人无法使用清洁烹饪燃料。高昂的融资成本和项目风险限制了清洁能源技术在这些地区的推广。此外,地区冲突和政治紧张加剧全球能源系统的脆弱性,给能源安全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行动带来挑战。 报告指出,当前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日益严重的热浪、干旱、洪水和风暴等极端天气事件对能源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构成严峻挑战。基于现行政策,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预计将很快达到峰值,《巴黎协定》的控温目标将难以实现。国际能源署呼吁,建立以人为本、具有韧性和灵活性的可持续能源系统,并加大对最不发达国家能源转型的支持力度,逐步消除全球能源鸿沟。 国际能源署还表示,虽然全球清洁能源发展势头迅猛,但仍存在着融资成本过高、电网基础设施不足、系统整合程度较弱等多方面挑战。各国有必要加大对新能源领域投资,尤其是在电网和能源储存方面。报告认为,“先进的清洁能源技术如太阳能光伏、风能、氢能等将在未来创造巨大的减排潜力。这些技术共同承担了到2050年近3/4的碳减排任务。因此,改善电网基础设施是实现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尤其是加大在储能设备领域的投资。” 中国积极助力全球绿色发展 中国秉持生态文明理念,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积极深化国际绿色合作。截至2023年底,中国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较10年前增长了10倍,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占总装机的58.2%,新增清洁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增量一半以上。2023年中国能源转型投资达6760亿美元,是全球能源转型投资最多的国家。中国2023年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助力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约8.1亿吨。 近期,中国企业签署了多个海外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协议,中国制造的太阳能电池板、风电设备等将为当地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能源。在保加利亚,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签署总承包合同,将建设一个229兆瓦峰值的光伏电站,建成后每年预计发电3.2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11万吨标准煤。在老挝,中国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老挝政府签署甘蒙色邦菲光伏发电项目合作开发协议,一期规划容量50.1兆瓦,配置储能容量10兆瓦时,投产后年均上网电量接近1亿千瓦时。在毛里塔尼亚,中国能建华东院签署了努瓦迪布1200兆瓦风电项目总承包合同,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约41.34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约412万吨的二氧化碳…… 中国建立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中国的新能源产业丰富了全球供给,推动降低了全球能源转型成本,为全球绿色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国际能源署高级分析师海米·巴哈尔表示:“中国已成为全球清洁能源领域的领跑者。中国清洁能源产能快速增长,不仅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世界。”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阿奇姆·施泰纳认为,中国不断加快科技创新运用,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将从中国的绿色发展中受益。
  • 《新疆油田原油生产跑出“加速度”》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11-26
    • 截至11月24日,新疆油田原油产量超计划11.2万吨。这是新疆油田开发生产66年来厚积薄发的结果。新疆油田在迈向2000万吨现代化大油气田的征途中跑出“加速度”。 面对下半年上产后劲不足的压力,8月中旬以来,开发战线坚决贯彻落实公司党委决策部署,全面启动“原油日产上4万吨”开发会战,全力以赴推进油田开发各项工作。9月下旬,原油日产水平突破4万吨大关,创新疆油田开发史上新纪录。 坚持对标引领,筑牢油田稳产压舱石。在稀油注水方面,对照注水工作对标提升清单,重点开展水驱潜力调查、注水管理培训等工作,油藏含水上升率与自然递减率预计可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在稠油注汽方面,重点加大集团式注汽力度,加强单井单层注汽治理。 突出效益导向,措施增产实现质效“双收”。在成本大幅控减的情况下,新疆油田持续优化方案,提升措施效果。8月中旬到10月底的会战期间,实施措施井283口,日产量增加445吨,措施有效率86.1%,实现效益增产。为保持日产量在较高水平运行,新疆油田找准突破口,加快玛湖低压水平井转抽10口,取得较好效果,对比转抽前日产量增加152吨。 抢建抢投新井,产量再上新台阶。新疆油田通过持续优化批钻批压方案、加强组织管理,会战期间投产新井跨年井486口,日产量5165吨;会战阶段累计产量达32.6万吨,超会战目标0.28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