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III-氮化物P通道晶体管的电流性能》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 Lightfeng
  • 发布时间:2019-01-06
  • 美国康奈尔大学和英特尔公司声称基于氮化镓或氮化铝上的二维空穴气体可以同时记录增强型P通道场效应晶体管(Pfets)的通电和通/断电流比。

    在基于GaN的器件中生产有效的p通道晶体管将开辟节能互补p/n通道电路的潜力。不幸的是,相对于更高迁移率的电子,III-氮化物材料中空穴传输的不良特性阻碍了这种发展。

    虽然从功率和射频电子学的角度来看,GaN和AlN的宽带隙是有吸引力的,但同样的性质是空穴传输迟缓性质的根源。宽间隙与大的有效孔质量和低迁移率相关。宽间隙也意味着深的价带并且产生空穴是困难的。

    对其他报告进行基准测试表明,由于电荷极化不连续,GaN/AlN方法具有明显更高的薄片电荷。 同时,空穴迁移率与大多数其他方法相当。

相关报告
  • 《硅上的多通道三栅极III-氮化物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Lightfeng
    • 发布时间:2019-01-27
    • 位于瑞士和中国的研究人员制造了具有五个III族氮化物半导体沟道能级的三栅极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从而提高了静电控制和驱动电流。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和中国的Enkris半导体公司使用的材料结构由5个平行层组成,包括10nm氮化铝镓(AlGaN)阻挡层,1nm AlN间隔层和10nm GaN沟道(图1)。 阻挡层是以5×10^18 / cm3级的部分掺杂硅以增强导电性。 该团队评论说:“这些结果非常出色,因为它们表明多通道三栅极技术可以降低晶体管在给定器件占位面积上的传导损耗,或者等效地在更小的器件占位面积内提供给定的电流额定值, 这对高效功率晶体管非常有益。”
  • 《硅基高频铟铝氮化物势垒层晶体管》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Lightfeng
    • 发布时间:2019-10-12
    • 美国特拉华大学宣布记录了基于硅衬底的InAlN/GaN 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的射频(RF)性能。据研究人员称,该器件还展示了其直流(DC)特性,例如低栅极泄漏、高导通/截止电流比和亚阈值摆幅。 在(111)上进行MOCVD,得到外延结构具有2μm的未掺杂GaN缓冲层、4nm的背势垒、15nm的GaN沟道、1nm的AlN中间层、8nm的晶格结构匹配的In0.17Al0.83N势垒和一个2nm的GaN帽盖。霍尔测量得出的二维电子气(2DEG)通道中的薄层电子浓度和电子迁移率值分别为2.28x1013cm2/V·s和1205cm2/V·s。氧等离子体处理将开/关电流比(Ion / Ioff)提高了大约两倍,达到1.58x106。另一个好处是将亚阈值摆幅(SS)从76mV /十倍降低到65mV /十倍。 在硅上使用20nm氮化铝镓(AlGaN)势垒HEMT可以获得更高的Ig和Ioff值,两者均为10-12A / mm。所得的Ion / Ioff为2.5x1011。较薄的InAlN的势垒的好处之一是可以更好地静电控制通道中的电流,从而减少短通道效应(SCE)。InGaN背势垒减少了电流泄漏到缓冲层中的损失,并改善了载流子对GaN沟道区域的限制。 该团队InAlN-HEMT的最大漏极电流为1.26A / mm,这也得到了类似的硅制器件的改进,该器件具有非常小的300nm源极-漏极间隙(2.66A / mm)。团队的HEMT的2μm较大的间隙自然会增加导通电阻。 RF测量在1-65GHz范围内进行,考虑到寄生因素,使用-20dB /十倍频外推法将当前增益截止(fT)提取为200GHz。漏极偏置为10V,栅极电势设置为-3V。最大振荡/功率增益(fmax)为33GHz,这归因于矩形门高电阻的损耗。 截止栅极长度乘积(fTxLg)为16GHz-μm。研究人员将其与162GHz fT和110nm Lg在SiC –17.8GHz-μm上获得的最佳结果进行了比较。fTxLg在所有报道的硅基GaN HEMT上达到最高值,并在Lg nm 100nm的SiC / Si GaN HEMT中创下新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