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活寨卡病毒疫苗具有安全性以及免疫原性》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angcui
  • 发布时间:2017-12-07
  • 最近三项临床I期试验结果分别表明,一种叫做ZPIV(Zika purified inactivated virus)的疫苗在受试者体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免疫原型。该临床试验是由来自沃尔特里德陆军研究所(WRAIR)的科学家们领导完成的。WRAIR与来自HIH的研究者们共同完成的这项试验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Lancet》杂志上。

    “目前我们急需一种阻止寨卡病毒扩散的疫苗。众所周知,寨卡病毒能够导致新生儿缺陷以及发育障碍,同时也会对成年人以及儿童造成严重的健康影响”,开组NIAID的主任Anthony S. Fauci博士说道:“I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ZPIV疫苗具有安全性与有效性,具有阻止寨卡病毒传播的能力”。

    ZPIV疫苗候选物包含灭活的寨卡病毒颗粒,因此其不能够复制与传播。但由于其具有完整的病毒外壳,因此能够被机体免疫系统识别。

    在参与I期临床试验的67名志愿者中,55名接种了上述疫苗,12名则接种了安慰剂。与疫苗共同接种的还包括一种包含铝盐的佐剂,能够帮助引发更强的免疫反应。所有参与者在四周之内接受了两次肌肉注射。

    之后,研究者们检测了患者血液中的抗病毒抗体载量。结果显示,90%接种疫苗的患者在四周之内产生了针对性的抗体。

    虽然研究者们还没有证明其抗体的产生水平能否达到保护机体不受感染的地步,但动物实验表明通过移植上述抗体进入小鼠体内能够有效抵抗小鼠感染寨卡病毒之后产生的病毒血症。

  • 原文来源: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17-12-trials-inactivated-zika-virus-vaccine.html;
相关报告
  • 《9月4日_俄罗斯的基于两种腺病毒载体的异源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评估》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09-15
    • 《柳叶刀》于9月4日出版了俄罗斯Gamaleya国家流行病学和微生物学研究中心、莫斯科谢切诺夫国立第一医科大学等机构的研究文章“Safety and immunogenicity of an rAd26 and rAd5 vector-based heterologous prime-boost COVID-19 vaccine in two formulations: two open, non-randomised phase 1/2 studies from Russia”,评估了该团队开发的重组腺病毒载体COVID-19疫苗的两种制剂(冷冻和冻干)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该疫苗是一种由均携带SARS-CoV-2刺突糖蛋白(S)编码基因的重组26型腺病毒载体(sAd26-S)和重组5型腺病毒载体(sAd5-S)组成的异源COVID-19疫苗。 该团队在俄罗斯的两家医院进行了两项开放、非随机的1/2期研究,招募18至60岁的健康成人志愿者(男和女)参加这两项研究。在每项研究的第1阶段,研究人员在第0天肌肉注射一剂rAd26-S或一剂rAd5-S,并评估这两种成分在28天内的安全性。在研究的第2阶段(不早于第1阶段的疫苗接种后5天开始)中,研究人员进行了初次加强免疫接种,第0天给予rAd26-S,第21天给予rAd5-S。主要结果指标是评估抗原特异性体液免疫(在0、14、21、28和42天通过ELISA测定SARS-CoV-2特异性抗体)和安全性(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监测到的不良事件的数量)。次要结果指标是评估抗原特异性细胞免疫(T细胞反应和干扰素-γ浓度)和中和抗体的变化(用SARS-CoV-2中和测定法检测)。 在2020年6月18日至8月3日之间,该团队招募了76名参与者参加这两项研究(每项研究38名)。在每项研究中,有9名志愿者在第1阶段接受了rAd26-S接种,有9名志愿者在第1阶段接受了rAd5-S接种,有20名志愿者在第2阶段接受了rAd26-S和rAd5-S接种。两种疫苗制剂均安全且耐受良好。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注射部位疼痛(44名[58%])、体温过高(38名 [50%])、头痛(32 名[42%])、气喘(21名 [28%])以及肌肉和关节疼痛(18名 [24%])。大多数不良事件是轻度的,没有发现严重的不良事件。所有参与者均产生针对SARS-CoV-2糖蛋白的抗体。在第42天,冷冻型疫苗产生的受体结合域特异性IgG滴度为14703,冻干型疫苗产生的受体结合域特异性IgG滴度为11143,冷冻型疫苗产生中和抗体的几何平均滴度(GMT)为49.25,冻干型疫苗产生的中和抗体的GMT为45.95,血清转化率为100%。第28天在所有参与者中检测到细胞介导的反应,注射冷冻型疫苗引起的细胞增殖中位数为2.5%的CD4+和1.3%的CD8+,注射冻干型疫苗引起的细胞增殖中位数为1.3%的CD4+和1.1%的CD8+。 文章解释称,基于异源rAd26和rAd5载体的COVID-19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并在参与者中诱导了强烈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需要进一步研究这种疫苗对预防COVID-19的有效性。 原文链接: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0)31866-3/fulltext
  • 《流感疫苗的免疫原性、效力和有效性》

    • 来源专题:动植物疫病
    • 编译者:刘小燕
    • 发布时间:2018-09-11
    • 疫苗效力的估计(即,在对照临床试验中接种的疫苗接种者中预防疾病的能力)和流感疫苗有效性(即,预防接种疫苗的人群中的患病者)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疫苗接种者的年龄和免疫能力,疫苗中的病毒和循环中的病毒之间的相似度,研究设计,诊断测试措施和测量结果之间的相似度。对 流感疫苗效力和有效性的研究使用了多种结果测量指标,包括预防ILI,医学上相关的急性呼吸道疾病(MAARI),LCI,P&I相关的住院或死亡,以及预防血清转化为循环流感病毒株,对于有更多具体结果如LCI的效力或有效性估计值通常高于没太多具体结果如MAARI,因为MAARI的感染原因还包括感染其他病原体,所以预计流感疫苗接种无法预防。另外,该文章中还包含接种疫苗后的免疫反应,流感疫苗的有效性及疫苗与循环病毒的匹配,灭活流感疫苗的免疫原性、效力和有效性,重组流感疫苗的免疫原性、效力和有效性, 适用于老年人的HD-IIV3、aIIV3和RIV4,活减毒流感疫苗的免疫原性、效力和有效性,免疫持续时间,反复接种疫苗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