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聚酯与聚酰胺66工业丝制备技术项目中期检查会议召开》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11-16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重点专项“高性能聚酯与聚酰胺66工业丝制备技术”项目中期检查会在浙江绍兴召开。本次会议由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组织,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同行专家、管理专家等检查组专家及项目组主要成员参加了会议,“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重点专项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专项办”)相关人员出席会议。

    会上,专项办负责人介绍了此次检查的依据、目的和流程等。专家组对项目参加单位浙江古纤道绿色纤维有限公司进行了现场考察,听取了项目负责人关于项目整体进展情况、人员及经费投入、项目配套支撑条件、组织实施管理工作等方面的中期执行情况汇报。经充分讨论与质询,专家组一致认为本项目达到了预期工作目标,并提出了明确的意见和建设性的建议。

    该项目在阐明高黏聚酯降膜熔融缩聚反应机理、揭示高黏聚合物降膜流动特性的基础上,研发了新型聚酯降膜熔融缩聚反应技术与装备,开展了小试、中试并进行了工业化生产试验,建立了聚酯工业丝专业应用指标检测方法。针对高性能聚酰胺66工业丝,建立了万吨级气囊丝示范生产线,实现聚酰胺66工业丝连续稳定生产,推动了高性能聚酯与聚酰胺66工业丝在汽车、海洋、建筑等领域的高值化应用。

  • 原文来源:http://www.xincailiao.com/news/news_detail.aspx?id=335813
相关报告
  • 《利用纤维素副产物生产高性能聚酰胺》

    • 来源专题:生物科技领域知识集成服务
    • 编译者:陈方
    • 发布时间:2020-09-11
    • 2020年1月27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报道,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Fraunhofer Society)和慕尼黑工业大学(TUM)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个全新的聚酰胺家族,初始产物为纤维素生产的副产品(3-蒈烯),这将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案例。 聚酰胺是重要的塑料材料,常被用于滑雪固定装置、汽车或衣物制造。目前商业应用的聚酰胺主要由原油制成,有几种“绿色”替代品是基于蓖麻油的产品。此次,研究团队开发了利用松节油生产聚酰胺的技术工艺。从纤维素工业副产品松节油中以较高的纯度和较低的成本蒸馏出生物起始原料(+)-3-蒈烯,3-蒈烯由两个互相稠合的环组成,研究人员修饰了其中一个环,使其可以打开,从而产生了长链分子(聚合物),第二个环保持完整。这样,取代了传统聚酰胺中的线性聚合物链,出现了带有许多小环和其他侧基的链,这赋予了聚合物全新的功能,有望产生许多新应用。例如,它们比原油衍生产品耐受更高的熔化温度;新化合物可以透明的或者部分结晶的方式生产。从工业角度来看,合成过程基本在一个反应容器中进行,降低成本的同时明显提高可持续性。与基于蓖麻油绿色产品比较,基于松节油的工艺不会与粮食生产竞争。                                吴晓燕 编译自https://scitechdaily.com/a-sustainable-alternative-to-crude-oil-bio-based-high-performance-polyamide/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4361-6                     原文标题:Biobased chiral semi-crystalline or amorphous high-performance polyamides and their scalable stereoselective synthesis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专项项目《高分辨率区域地球系统模式的研发及应用》课题中期检查会议顺利召开》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
    • 编译者:APC
    • 发布时间:2020-08-31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专项项目《高分辨率区域地球系统模式的研发及应用》课题中期检查会议顺利召开 按照科技部高技术管理中心的要求,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专项项目《高分辨率区域地球系统模式的研发及应用》(项目编号:2018YFA0606000)课题中期检查会议于2020年8月19日顺利召开。 会议邀请了丁平兴教授、陈德训研究员、符淙斌院士、王苏民研究员、余钟波教授、刘树华教授、王斌研究员、俞永强研究员、马柱国研究员组成中期检查专家组。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张峰处长,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段晓男处长,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陆日宇书记、姚利处长应邀与会指导。 会议由项目责任专家、华东师范大学丁平兴教授和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丹利研究员共同主持。专家组详细审阅了项目四个课题的执行情况报告,认真听取了课题组长的汇报,并围绕项目中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和考核指标展开了认真的质疑及全面的讨论。专家组充分肯定了项目四个课题在考虑人类活动的区域生态-生物地球化学模型研制、高分辨率区域陆面-生态-水文集成模型研发、高分辨率区域海-陆-气耦合地球系统模式研制、区域地球系统模式与数据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并认为各课题完成了中期研究计划和考核指标,达到了预期的阶段性目标。专家组在肯定项目总体进展的同时,还从研究目标的聚焦、课题间的协作和融合、风险及应对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项目主管单位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张峰处长、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段晓男处长以及主持单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陆日宇书记针对项目中期总结、组织与管理提出了要求和期望。 项目组根据中期检查专家组的评议及意见,组织项目成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总结。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为迎接科技部的项目中期检查以及未来研究工作的顺利展开打好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