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公司首次向全球发布勘探趋势等数据》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17-11-16
  • 11月10日,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在京举行《全球油气勘探形势及油公司动态 (2017年) 》发布会。这是中国油公司首次向全球发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油气资源数据、勘探趋势与油公司动态的科学研判报告指出, 深水、深层、致密储集空间已成为未来石油工业持续发展的三大有利领域。报告为中国油公司和民营企业在海外油气业务的拓展与合作提供依据与启示, 也为国家制定能源战略、能源发展规划以及油气行业政策, 提供前瞻性、战略性的参考和借鉴。 就全球油气资源量看, 全球常规油气资源具有总量大、采出程度低、分布不均等特点, 可采资源总量为1.0728万亿吨。常规石油采出程度为22.6%, 常规天然气采出程度为11.9%, 潜力巨大。全球非常规油气可采资源总量为5834亿吨, 是常规油气资源的有效补充。 就全球油气勘探趋势看, 全球油气勘探投资呈持续增长态势, 低油价下勘探投资占比基本保持在15%左右。全球勘探活动具有2D地震持续减少、3D地震稳步增加, 钻井总量逐渐下降、成功率逐年提高的特点。全球新发现常规油气田储量以被动陆缘、裂谷和前陆盆地为主, 海域、天然气成为重要储量增长点。

相关报告
  • 《从2018年全球人工智能数据看未来发展趋势》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01-17
    •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在释放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的巨大能量,持续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将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 刚刚过去的2018年,人工智能从基础研究、技术到产业,都进入了高速增长期。根据中国电子学会的统计:2018年全年,全球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市场规模超过555.7亿美元,相较于2017年同比增长50.2%。数据显示,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呈现三足鼎立之势,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中国。 美国硅谷是当今人工智能基础层和技术层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聚集了人工智能企业2905家,以谷歌、微软、亚马逊等为代表形成集团式发展,同时在人工智能企业数量、投融资规模、专利数量等方面全球领先。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的企业总数达到670家,占全球的11.2%,在论文总量和高被引论文数量上都排在世界第一,同时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布局最多的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融资占到了全球的60%,成为全球最“吸金”的国家,投融资主要集中在技术和应用层,出现全球总融资额最大、估值最高的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 欧洲人工智能企业总数为657家,占全球的10.88%。欧洲通过大量的科技孵化机构助力早期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高新技术产业转化率较高,诞生了大量优秀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 值得关注的,是印度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后起之秀。目前,已有500多家印度公司部署人工智能,在医疗保健、农业、教育、智慧城市和城市交通5个应用领域发力。 全球市场规模中基础层智能芯片的研发占比仍然最高,约为55.6亿美元。此外,算法模型和智能传感器体量相当;技术层方面,语音识别占据技术层整体规模的三分之二以上,达到118.9亿美元,图像视频识别次之;应用层市场规模分布较为平均,智能教育和智能安防市场规模分别为43.6亿美元与43.4亿美元,均为16%左右,其他产业发展规模继续保持稳步增长。 笔者认为,聚焦3年以内的短期增长点来看,基础层得益于万物互联趋势日益显著和开源生态的加速构建,智能传感器和算法模型产业将快速增长;技术层中,随着交互精准度的提升和边缘智能化的布局,语音识别和计算机可视化迎来良好的市场机遇;应用层中,应用场景多元化延伸拓展为智能机器人产业形成新增长点,全球高度关注公共安全治理推动智能安防产业快速崛起,垂直行业应用的不断深入激发智能内容推荐催生了海量的定制化需求。 聚焦5年以内的中期增长点来看,基础层具有可重构能力的智能芯片作为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的基础硬件设施,从架构升级到应用场景的落地,都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技术层中由于交互式智能服务渐成风口,自然语言处理向知识驱动持续迈进;应用层中智能医疗随着行业升级需求愈益迫切,逐步探索高效率、高质量应用,迎来良好的市场机遇。 聚焦10年以内的长期增长点来看,笔者认为,技术方向仍在规划,市场需求尚未完全显现,用户尚需进一步引导和激发的方向,具备较强研发实力的典型企业与前沿性较强的科研机构已有所布局,但仍基本停留于实验室阶段,资本市场有一定关注。因为尚未出现商业化应用的合适途径,其中由于技术驱动,智能驾驶将呈现“云车互联”发展趋势,智能金融受益于行业数据的支撑全链条服务有望兴起,智能教育将逐步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定制化、普惠化。
  • 《《2024年IFLA趋势报告》发布》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编译者:程冰
    • 发布时间:2024-10-30
    • 2024年9月30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的“信息未来峰会”上,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发布了《2024年IFLA趋势报告》。这一报告在SIGL(Stichting IFLA Global Libraries)的支持下完成,为图书馆员和图书馆提供了一个关键的资源,帮助他们在规划未来时融入当下的讨论。这份报告不仅旨在预测图书馆和信息环境的未来走向,还为如何积极塑造这一未来提供了框架。 此次报告探讨了知识和信息环境的七大关键趋势,每一个趋势都不仅对图书馆行业至关重要,还与政治、技术和社会各领域的互动紧密相关。这七大趋势分别是: 1. 知识实践正在发生变化这一趋势关注知识系统的公平性挑战和机遇,探讨了全球对多元化声音的需求以及对虚假信息的抵抗。技术的进步为信息的创造和传播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但也带来了新的复杂性,尤其是在知识多样性与不公正现象之间的矛盾上。 2. AI和其他技术正在改变社会人工智能(尤其是生成式AI)等新技术正在迅速改变信息的创造、共享和使用方式。这一趋势探讨了AI对信息的影响,例如深度伪造技术和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同时也警示了技术带来的潜在威胁,包括信息真实性的挑战和版权问题。 3. 信任正在被重新定义政府、媒体和机构的信任正在重新协商,透明度和开放性被认为是重建信任的关键。报告指出,在信息时代,图书馆在提升公众对公共机构的信任、抵制虚假信息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4. 技能和能力变得更加复杂随着社会数字化的推进,人们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技术技能,还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以应对复杂的信息环境。报告强调了数字素养和信息素养在未来社会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应对AI带来的工作变化时。 5. 数字技术的分布不均这一趋势指出,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加剧了全球数字鸿沟。报告强调了数字包容的重要性,以及图书馆在提高社会公平性和可及性方面的潜力。 6. 信息系统消耗更多资源随着数字信息的需求日益增长,信息系统的能源消耗也在增加。图书馆将面临如何在支持绿色经济的同时,平衡环境影响与信息获取公平性之间的矛盾。 7. 人们渴望社区连接社区的重要性在信息时代变得更加明显。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人们都在寻求新的方式来加强联系。图书馆被视为促进这种联系的关键节点,特别是在面对孤立感和不平等加剧的挑战时。 根据报告的详细描述,以下几点尤为值得关注和进一步分析: 1. 知识系统的多元化 2. AI对信息生态的影响 3. 信任的再建 4. 数字技能的培养 5. 绿色经济与信息系统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