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 | 使用异质集成的高性能硅光子学》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2-01-25
  • 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研究人员综述了采用异质集成的高性能硅光子学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超低损耗波导、单波长激光器、梳状激光器和光子集成电路,包括用于激光雷达的光学相控阵和用于数据中心互连的光收发器。相关研究发表在《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Quantum Electronics》上。

    在过去的五十年中,大多数电信、数据通信和传感器系统都依赖于单独的光学组件,例如激光器、调制器和光电探测器。最近,集成光子学由于其在尺寸、重量、成本和功耗方面的优势已经商业化。光子集成电路 (PIC) 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采用的集成平台。硅光子学利用已经相当成熟的 CMOS 设备来量产低成本的光子元件,同时具有低损耗和紧凑波导等特性,比基于 III-V 的器件具有内在优势。硅光子调制器、光电探测器和无源器件可通过基于单片绝缘体上硅 (SOI) 波导结构进行制造。异质集成技术是一个关键的推动者,它不仅提供了原生Si衬底上不存在的光学增益,而且能够在芯片上实现完整的光子功能,也为多功能集成光子器件性能工程奠定了基础。

    这里,研究人员介绍了异质硅光子器件和集成电路的最新进展。高设备性能和高集成度使其在通信、互连和传感器领域的应用得以实现和扩展。异构集成的关键指标是接近或超过单片集成或者混合集成。优化后的有源和无源的异构集,为性能优于离散光学元件的全新设备开辟了新的机会。窄线宽激光器就是证明这种优越性的一个典型例子。对于单片激光器,线宽增强因子 αH 是决定因素,因此,量子点激光器可以实现比量子阱激光器更窄的线宽。混合集成和异构集成,利用分别优化的有源和无源器件,可以实现超窄线宽。在这种情况下,超低损耗 SiN 无源波导占据了最佳性能。基于扩展光栅的外腔、环形谐振器的外腔和具有超高 Q 值的自注入锁定在内的多种方法,都提供了不同的激光操作和对比的激光线宽缩减率。现设计的优化非均匀III-V/Si宽可调谐激光器线宽已经比使用大型外腔的商用外腔二极管激光器(ECDLs)有着更好的表现。与混合集成类似,集成的超高 Q SiN 环形谐振器有望进一步降低激光噪声。异质集成硅光子已经在包括可见光、中-红外(中红外)的各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总体而言,异质集成硅光子电路的商业化正在迅速发展,与电子设备的紧密集成是下一代高带宽数据中心网络交换机的关键推动力。可靠、窄线宽和高通道数的异质激光源很可能在下一阶段发挥关键作用,这是异质集成硅光子相对于其他平台的一个显着优势。

相关报告
  • 《用于完全集成氮化硅光子学的高性能激光器》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1-11-26
    • 氮化硅光子学是近年来新兴的研究领域,因为与传统硅基或InGaAsP基波导相比,最新的光子器件必须有更好的性能。作为一种完全兼容CMOS的材料,SiN基波导具有低光传输损耗、从可见光到红外波长透明度宽、低热光系数、无非线性吸收损耗等特点,从而形成了芯片尺度非线性光子学、高保真集成微波光子学系统和超宽带集成光子电路的主干。因此,基于SiN的光子元件得益于其材料优越的无源特性,代表了集成光子学的最先进的性能,包括频率梳发生器、光学陀螺仪、射频滤波等等。 然而,由于与有源器件(包括激光器、调制器、放大器和光电探测器)的集成非常困难,SiN光子学在很大程度上被限制在独立组件级别。首先,SiN作为介质材料,缺乏有效载流子辐射复合或电光效应的直接能带,而这两者分别是激光器和调制器的基础。此外,SiNx在通讯波长(1.55 μ m)处的折射率约为2(这取决于硅含量),这种低折射率材料在通过直接异质III-V/SiN集成与主动III-V增益材料集成时存在很大困难,类似于异质III-V/Si集成,但在光学互连应用中取得了成功。 近日,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John E. Bowers教授团队报导了高性能的SiN激光器,通过SiN波导和亚KHz基线宽度输出数十毫瓦的功率,解决了上述所有问题。他们还表明,利用开发的集成技术可以实现Hz级基本线宽激光器。这些激光器,连同高Q SiN谐振器,标志着一个完全集成的低噪声氮化硅光电平台的里程碑。这种激光器在激光雷达、微波光子学和相干光通信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相关工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 《前沿 | 用于光子芯片的激光打印机》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4-02-05
    • 华盛顿大学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新的方法来打印和重写光子集成电路(微芯片),这些复杂的微芯片有可能大幅降低成本,提高电子设备在广泛应用领域的速度和效率,包括汽车技术、通信、医疗保健、数据存储和人工智能计算。该研究以“Freeform direct-write and rewritable photonic integrated circuits in phase-change thin films”为题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 具有快速原型设计和重新编程能力的光子集成电路(PIC)有望对大量光子技术产生革命性影响。研究报告了在低损耗相变材料(PCM)薄膜上直写和可重写的光子电路。完整的端到端PIC可在一个步骤中直接用激光写入,无需额外的制造工艺,而且电路的任何部分都可以擦除和重写,便于快速修改设计。 研究展示了这一技术在各种应用中的多功能性,包括用于可重构网络的光互连结构、用于光计算的光子横杆阵列以及用于光信号处理的可调谐光滤波器。通过将激光直写技术的可编程性与PCM相结合,该技术为可编程光子网络、计算和信号处理带来了机遇。此外,可重写光子电路还能以方便、经济的方式实现快速原型开发和测试,无需纳米制造设备,从而促进光子学研究和教育向更广阔的领域推广。 图 1.由华盛顿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和物理学教授Mo Li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发明了一种新的方法来打印和重新配置光子集成电路(微芯片),使用的是一种快速、低成本的设备,大小与传统的台式激光打印机差不多。这种装置可以使学生和研究人员避免昂贵的纳米制造设施,几乎在任何地方生产光子集成电路。这项技术也有可能在工业上应用 图 2. 直写和可重写相变光子集成电路 图 3. 直写光子元件及其特征 图 4. 可编程光子开关阵列和横杆阵列 图 5. 分步形成光学滤波器的光谱响应 提高性能,打造商用设备 该团队开发的方法已被证明有效,但它仍然是一个早期阶段的概念。不过,研究人员正在计划制造一种用于光子集成电路的台式激光打印机。这种打印机可以合理价格出售,并广泛分销给世界各地的研究实验室和教育机构。研究团队还在与行业领导者接触,以促进这一新技术在可编程光子芯片和可重构光网络中的可能应用。 这种用于光子芯片的激光打印机将使用一个分级系统,以比传统桌面打印机更精确的方式移动基板。 该团队在制作原型机时,将设法优化其性能。他们还将通过对材料科学和激光写入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努力减少所使用相变材料的光学损耗。这将使打印机能够打印出比目前更精细、更复杂的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