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挖矿能否解能源金属之急》

  • 来源专题:关键矿产与绿色冶金
  • 编译者: 欧冬智
  • 发布时间:2025-08-27
  • 深海矿产资源的商业化开发面临挑战,因国际海底管理局(ISA)决定推迟相关法规的出台,导致行业发展受阻。深海海床蕴藏丰富的钴、镍、铜等关键金属,欧美国家积极推动开发以应对能源转型带来的原材料供应紧张。然而,生态环保和技术成本等问题使得这一新兴领域面临争议。一些国家如哥斯达黎加和法国对商业化开发表示反对,认为可能对海洋生态造成潜在威胁,而支持者则认为深海开矿对环境的影响低于陆地开矿。尽管面临延期和监管挑战,业内对深海矿产资源的开发前景依然持乐观态度,认为其在未来清洁能源产业中具有重要潜力。
  • 原文来源: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2326461.shtml
相关报告
  • 《包头稀土高新区:从挖矿卖土到“点土成金”》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11-06
    • “作为世界稀土原料生产大国、功能材料生产大国,我们还不是稀土高端应用强国,我们的优势在于以稀土原料和稀土功能材料作为出发点延伸产业应用。”不久前召开的第十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上,中国稀土行业协会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洪杰如是强调。 作为全国唯一以稀土资源命名的国家级高新区,稀土高新区依托独有的资源优势和先进的科研力量,稀土企业由2015年的79家发展到2018年的111家,形成了永磁等五条产业链,产值年均增速达30%以上,稀土永磁、抛光、储氢三大新材料产量分别达到2.5万吨、2700吨、1.28万吨,稀土抛光材料和储氢材料产量均位居国内第一。 自我突破,在改革中实现质变 上世纪50年代,中国稀土矿床之父何作霖,通过严谨的科学考察论证,确定了内蒙古包头市白云鄂博矿的稀土储量位居世界首位。 改革开放大潮涌起之前,被誉为“工业黄金”“新材料之母”的稀土一直被以原料的形式低价出口,稀土大国期待技术革命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心尤为迫切。1992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说:“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一定要把稀土的事情办好。”就在这一年,担负稀土资源保护与利用使命的包头国家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应运而生。 几十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稀土高新区充分运用国家、自治区、包头市出台的系列扶持政策,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盯技术革新与应用市场,倾全力打造“中国磁谷”,使我国北方轻稀土产业步入了健康良性发展的新阶段。到2017年,内蒙古稀土新材料和应用产业产值首次超过了开采和冶炼分离产业产值,标志着内蒙古自治区稀土产业实现了新突破。 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占恒强调:“稀土是高端制造业的关键基础材料,稀土价值的实现,最终要通过终端市场的应用来体现,要真正推进稀土产业发展,必须发展新材料及终端产品。”加快稀土产业提档升级,全力做大做强永磁、储氢、抛光、催化、合金五条产业链,全面发展稀土钢、稀土铝等“稀土+产业”及下游深加工,稀土原材料就地转化率提高到85%以上,稀土功能材料及应用产业占全市稀土产业的比重达到51%……稀土高新区也用这样一组优异的成绩,步入了从“挖土卖土”到“点土成金”的新时代。 授人以渔,打通产业上下游 在稀土新材料加工基地,包头金山磁材有限公司一条5000吨的电镀生产线正在飞速运转。这是钕铁硼电镀材料的最后一道工序。 “随着稀土高新区稀土新材料基地的建设和新技术的不断应用,稀土后加工的诸多难题都已迎刃而解,公司今年上半年的销售收入同期增长17%左右,”公司董事长靳树森说,“在高新区里,我们公司的发展是插上了翅膀的。” 稀土产业能不能发展好,关键是能否在磁材料和磁应用领域做好文章。然而,没有永磁材料领域高新企业的参与和产业的带动,曾经是稀土高新区的痛处。 2016年,稀土高新区总投资10亿元为稀土企业们量身定制了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先后引进磁材后加工项目27个,打通了磁材的后加工瓶颈。稀土高新区科技创业中心董事长宣敦敦告诉科技日报记者,除了金山磁材,基地还有北方节能、天和磁材、英思特稀磁等7家企业正式投产,45栋标准生产车间基本都有了入驻意向,开发区内的稀土磁材料产业,已经形成创新创业集群式发展的态势。 “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宣敦敦面对未来发展信心十足:“我们还制定了《包头稀土高新区稀土新材料加工基地供应链金融计划》,有效带动园区企业经济发展,解决园区企业融资难和供应链失衡的问题,促进园区企业与下游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开放创新,产品秀出“高新范儿” 离开稀土提取分离和制造技术,“工业维生素”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而核心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开放创新是最好的方法。 稀土高新区成立以来,先后成立中国科学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稀土硫化物及稀土光源”院士专家工作站、中国科学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中欧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技术转移转化平台,加快了与国内外顶尖科技和人才的对接,助力稀土储氢、抛光材料产业形成规模集聚效应。通过中国科学院和上海交大两大新型科研院所与包头本地稀土企业的技术合作、共建研发中心、联合攻关解决核心技术难题等一系列措施,稀土高新区的一批稀土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引领得到发展壮大。 正在建设的北京新机场项目中,主航站楼钢架结构近八成的无缝钢管来自包钢,国内在建的青岛机场、浦东机场、南京奥体馆等项目也都使用了包钢的产品,而这些都是钢里加点“土”的成功应用。 除了往钢里加点“土”,这种神奇的“土”竟然还被加到了口红里! “今年8月,世界首条10吨级稀土硫化物着色剂连续化隧道窑中试生产线示范线正式点火热炉,标志着国内全新着色剂产品正式进入生产阶段。”中国科学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主任池建义告诉记者。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在攻克了温和条件下稀土氧化物脱氧加硫关键科学问题基础上,与中国科学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合作,制作出世界首批无毒的稀土颜料口红产品,让稀土硫化物着色剂在化妆品领域实现了应用。 在稀土高新区,随着稀土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展,还涌现出了更多的“吸睛”亮点——金蒙汇磁、恒宇磁源等公司的产品在同行业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稀宝医疗成功推出国内首台移动磁共振诊疗车驰影A30,其车载集成型磁共振和扁鹊飞救远程系统等多项先进技术属世界首创;希捷环保的稀土基烟气无毒脱硝催化剂、稀土研究院的PVC稀土复合热稳定剂等项目填补了国内产业空白…… “面对稀土产业多年来的低迷发展态势,在新时期,我们始终不断优化区内政策环境,降低稀土企业生产成本,依靠新技术的转化应用来改变粗放式发展模式,凭借大量核心技术推动现代稀土产业转型升级,这也是我们稀土高新区今后发展的必由之路。”高新区稀土和高新技术产业局张艳苹总结说。
  • 《HTC的加密货币挖矿手机需要500年才能收回成本》

    • 来源专题:宽带移动通信
    • 编译者:张卓然
    • 发布时间:2020-05-30
    • 去年,HTC推出了专注于区块链/加密货币的智能手机——HTC Exodus。尽管这款设备的规格确实不高,但它还是认真尝试了去整合基于区块链的安全性能和加密货币功能。我在这儿不是为了谈论HTC Exodus,而是HTC刚刚为之推出的新软件。HTC已经与ASIC设计公司Midas Labs合作,开发了一个能在HTC Exodus和HTC Exodus 1s上运行的加密挖矿应用程序。Exodus 1是一款基于2017年高通骁龙845处理器的高端手机,而Exodus 1s则是一款采用骁龙435的更普通(更便宜)的手机。 根据Decrypt.co的报道,DeMiner应用程序可以在这两款设备上为你挖掘门罗币。当手机被频繁使用时挖矿程序会自动停止,并且只有在充电状态时才会工作。根据Midas Labs首席执行官Jri Lee的介绍,“Midas Labs使得Exodus 1s用户平均每天可挖掘至少0.0038美元的门罗币,而所耗电费不到这一数字的50%”。 有几个要点,排名不分先后: 目前还不清楚这个庞大的数额是指骁龙845还是骁龙435的挖掘性能。然而,现有的对比数据并不让人振奋。根据门罗币基准数据库的消息,一个树莓派4——拥有一个1.5GHz的四核Cortex-A72 CPU,尽管在高负载下CPU会加速——可以维持大约108Hash/s的速度。根据CryptoCompare的数据,在这个哈希率下,用树莓派4挖矿的利润中位数是……零。 现在,值得注意的是,Midas Labs声称它每天可以提供0.0038美元的门罗币,而不是每年,这意味着他们已经对软件代码进行了一些严谨的优化。骁龙435是基于ARM旧的64位CPU——Cortex-A53的8核芯片,而骁龙845是一个四核Cortex-A75带四个低功耗Cortex-A55核。他们声称的性能数据几乎可以肯定是对高端设备的参考;Cortex-A53并不是一个糟糕的CPU内核,但它并不是为繁重的计算而设计的。 我不会批评任何对区块链或加密货币技术感兴趣的人。但这(显然)是HTC花钱请Midas Labs来做的一个软件项目,这意味着该公司的一些人认为不管还有多少微薄的资金,都值得投资开发一个用于挖掘加密货币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如果你每天24小时、每周7天不间断挖矿,以每天0.0038美元的收益计算,到年底你将获得……1.39美元。HTC Exodus 1的售价在960美元至1150美元之间(它最初只以加密货币的形式出售,这意味着价格会出现波动),但即使是在这个价格区间的低点,你也要500多年后才能收回成本。如果1.38美元指的是规格较低的HTC Exodus 1s,那么你只需要挖矿176年就能达到245美元的手机价格点。 这方面的价值主张无疑是有问题的。即使在充电,挖掘加密货币也并不是我真正想在手机上做的事,因为它仍然会比不挖掘产生更多的热量。即使这笔钱按年度时间尺度来看是相当可观的,但必须让设备永远保持充电状态,显然会限制它作为其他任何东西的用途。想象HTC与ASIC公司合作,将微型矿机内置到智能手机外壳上,要比了解在移动芯片上采矿的实用性容易得多。这是一个独特的功能,好吧——但不一定是一个好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