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发布2017年度科技统计结果》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01-03
  • 日本总务省于2018年12月14日发布《2018年科学技术研究调查结果》,该调查对2017年度(2017年4月—2018年3月)日本的科学技术研究活动进行了全面统计。   研发经费方面,2017年度全社会研发经费总额为19.0504万亿日元,比2016年度增加3.4%,时隔三年恢复增长。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占GDP比重)为3.48%,比上年增加0.05个百分点。在研发经费投入来源中,政府投入3.2736万亿日元,占比17.2%,民间来源投入为15.6629万亿日元,占比82.2%,海外投入为1139亿日元,占比0.6%。在研发经费使用上,企业为13.7989万亿日元,比上年增加3.6%,占研发经费比重72.4%;大学为3.6418万亿日元,比上年增加1.0%,占比为19.1%;非营利组织和公立机构为1.6097万亿日元,比上年增加6.6%,占比8.5%,充分体现了日本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制造业研发经费投入为11.5748万亿日元,占企业研究经费的86.9%,其中包括汽车在内的运输机械制造业研发投入创历史新高,达3.646万亿日元,占企业研发投入的22.2%,其次是医药品制造业,占企业研发投入的10.6%。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企业研发经费占经营收入的比重)为3.30%,其中制造业为4.11%。   用于自然科学的研究费为17.6515万亿日元,比上年度增加3.6%,占全部研究费的92.7%,占GDP的3.22%。自然科学研究费中,基础研究经费为2.7643万亿日元,占15.7%;应用研究经费为3.6201万亿日元,占20.5%;开发研究经费为11.2671万亿日元,占63.8%。   研究人员数据方面,截至2018年3月31日,日本共有科研人员86.70万人。科研人员人均研究经费为2197万日元,比上年增长1.8%。女性科研人员数量为15.05万人,在科研人员中占比16.2%,保持增长势头。   技术贸易方面,2017年度企业技术出口总额为3.8844万亿日元,比上年增加8.7%。技术出口额排名前三的分别是运输机械制造业、医药品制造业和信息通信设备制造业。技术进口总额为6298亿日元。技术贸易收支顺差为3.2546万亿日元,比上年增长4.3%。   从统计结果来看,日本全社会研发投入恢复上升,各项投入指标仍位居世界前列。其研发经费总额次于美国、中国排名世界第三,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在主要国家中位居前列。

相关报告
  • 《日本发布2017年度科学技术研究调查结果》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1-17
    • 日本总务省于2017年底发布《2017年度科学技术研究调查结果》。该调查对2016年度(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日本的科学技术研究活动进行了全面调查。 研发经费方面,2016年度全社会研发经费总额为18.4326万亿日元,比2015年度减少2.7%,连续两年减少。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占GDP比重)为3.42%,比上年减少0.13个百分点。在研发经费投入来源中,政府投入3.2016万亿日元,占比17.4%,民间来源投入为15.106万亿日元,占比82%,海外投入为1250亿日元,占比0.7%。 在研发经费使用上,企业为13.3183万亿日元,比上年减少2.7%,占研发经费比重72.3%;大学为3.6042万亿日元,比上年减少1.1%,占比为19.5%;非营利组织和公立机构为1.5102万亿日元,比上年减少6.2%,占比8.2%,体现日本企业在国家研发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 制造业研发经费投入为11.5748万亿日元,占企业研究经费的86.9%,其中包括汽车在内的运输机械制造业研发投入为2.9255万亿日元,占企业研发投入的22%,其次是信息通信设备制造,占企业研发投入的10.2%。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企业研发经费占经营收入的比重)为3.33%,其中制造业为4.25%。 研究人员数据方面,截至2017年3月31日,日本共有科研人员85.37万人,比上年增长0.8%,近三年首次出现人数增长。科研人员人均研究经费为2159万日元,比上年减少3.4%,七年来首次出现减少。女性科研人员数量为14.41万人,在科研人员中占比15.7%,比上年增长0.4个百分点,已连续十年保持增长势头。 技术贸易方面,2016年度企业技术出口总额为3.5791万亿日元,比上年减少9.6%,6年来首次出现减少。技术出口额排名前三的分别是运输机械制造业、医药品制造业和信息通信设备制造业。技术进口总额为4529亿日元,比上年减少24.8%,近3年首次出现减少。技术贸易收支顺差为3.1190万亿日元,比上年减少6.8%,8年来首次减少。 从统计结果来看,尽管日本全社会研发投入规模下降,但各项投入指标仍居世界前列。其研发经费总额次于美国、中国排名世界第三,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在主要国家中位居前列。 .
  • 《2023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发布》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编译者:闫亚飞
    • 发布时间:2023-09-21
    • 9月20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2023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2022年,中国在各学科最具影响力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为16349篇,占世界总量的30.3%,首次超过美国排名世界第1位。 《报告》统计,2022年共有371种国际科技期刊入选世界各学科代表性科技期刊,发表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34.86万篇。按第一作者第一单位统计分析结果,中国发表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9.36万篇,占世界总量的26.9%,被引次数为64.96万次,论文发表数量和被引用次数均排在世界第1位。 截至2023年7月,中国的热点论文数为1929篇,占世界总量的45.9%,数量比2022年统计时增加了6.7%。世界排名保持第1位。中国高被引论文数为5.79万篇,占世界总量的30.8%,数量比2022年统计时增加了16.2%,世界排名保持在第2位。 此外,按照国际论文被引用次数统计,中国在农业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材料科学和数学6个学科排名世界第1位,比上年度新增数学学科。 《报告》还统计称,2022年中国卓越科技论文共计59.58万篇,比2021年增加了11.53万篇,其中卓越国际科技论文27.89万篇、卓越国内科技论文31.69万篇。2022年分布在医学领域的卓越科技论文数量较多,卓越科技论文数量达到2万篇以上的学科有临床医学,化学,环境科学,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计算技术,地学,生物学,材料科学,农学和中医学等10个学科。 所谓中国卓越科技论文,由中国科研人员发表在国际、国内的论文共同组成。其中,国际部分选取各学科领域内被引次数超过均值的论文,在此基础上,加入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各学科最具影响力论文、国际顶尖期刊论文等不同维度选出的国际论文。国内部分选取近5年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发表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且论文“累计被引用时序指标”超越本学科期望值的高影响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