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脑机接口里程碑进展!全身瘫痪者交流速度大幅接近自然水平》

  • 来源专题:新一代信息技术
  • 编译者: 王晓丽
  • 发布时间:2023-11-27
  • 《自然》杂志同期发表了两篇脑机接口技术(BCI)的重磅论文,为我们带来了前沿领域的最新进展。 这项研究使用了植入的微电极阵列(MEA)识别受试者说话时口面动作相关的脑区神经信号,经机器学习模型解码,最终令受试者可以以每分钟62词的速度与人交流,这是以往同类技术最高速度的3倍,已经大大接近了无语言障碍者的自然交流速度(160词/分钟) 。
    另一项研究则利用了皮层电描记术(ECoG)来记录控制口腔和面部肌肉的运动皮层神经活动,同样以机器学习解码,其交流速度达到每分钟78词,而且该技术还允许虚拟形象根据神经活动模拟出说话者的口型和面部表情,提供了交流中的视觉反馈,大大丰富了受试者的交流能力。左为ECoG脑机接口,右为MEA脑机接口
    脑机接口的发展其实已经铺垫多年。
    1969年,人类首次在恒河猴中证明,通过训练可以增加单个神经元的活动,以实现特定的行为。
    20世纪90年代末,人体试验开始了。人类首次将电极植入了一名因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引起闭锁综合征的患者神经元。
    2006年,毫米级的微电极阵列(MEA)出现了,它被植入一名脊髓损伤患者的大脑中。MEA能够记录运动皮层中数百个神经元的活动,从而控制机械手臂。也是从那时候开始,人们尝试使用MEA来解码写字过程中的手部运动,完成语言交流的任务。
    同时,脑电图(EEG)及其衍生技术也在蓬勃发展。1999年开始,脑电图就被用于记录大脑活动,并通过自定义的拼写软件来协助瘫痪者交流。在此基础上,放置于大脑皮层表面的电极能够比头皮电极获得更高质量的信号,由此,皮层电描记术(ECoG)诞生了。
    MEA和ECoG两项技术成为了脑机接口的基础。如今,有约50名不同程度的瘫痪患者能够通过脑机接口进行交流。
    ECoG脑机接口的电极与MEA有所不同,它是一片面积更大的硅基电极,上面集成了253个ECoG电极,每一个都能记录数千个神经元的平均活动。
    ECoG脑机接口植入在感觉运动皮层的左侧“面部区域”,这里控制口腔和包括声道在内的面部肌肉。参与试验的受试者在17年前因中风瘫痪,如今已经无法清晰说话。
    解码同样通过循环神经网络(RNN)进行,当将大脑活动解码为文本时, 在一个1024词的词库背景下,交流速度可达每分钟78词,错误率25.5% ;当将大脑活动直接解码为合成语音,1024词库背景下错误率为54.4%,对于一个较小的仅有119词的词库,错误率能够降低到8.2%。 此外, ECoG脑机接口能够解码表情,为文本或语音配上视觉反馈,提高受试者的交流能力 。
    两篇论文带来的新技术不失为脑机接口的里程碑进展,不过仍旧有许多问题等待下一步研究解答。例如两项技术都通过识别受试者的口头表达运动来解码语言,这两位患者均有微弱的语言能力保留,但对于那些病情更加严重的患者是否有用还未可知;而脑机接口目前仍然无法做到“无线”,如何在未来取消患者头顶的“天线”也是个非常值得探究的方向。
    参考资料:
    [1]Willett, F.R., Kunz, E.M., Fan, C. et al. A high-performance speech neuroprosthesis. Nature (2023).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3-06377-x
    [2]Metzger, S.L., Littlejohn, K.T., Silva, A.B. et al. A high-performance neuroprosthesis for speech decoding and avatar control. Nature (2023).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3-06443-4
    [3]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3-02546-0

  • 原文来源:http://www.199it.com/archives/1647581.html
相关报告
  • 《随着欧佩克达成里程碑式协议 油价上涨4%》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4-15
    • 因投资者在权衡全球最大产油国减产的历史性协议是否足以稳定需求暴跌的市场,油价在早盘大幅震荡后走高。 伦敦原油期货价格上涨约4%,至每桶33美元,此前欧佩克+同意从5月份开始将原油日产量削减970万桶,从而结束了沙特和俄罗斯之间的价格战。在墨西哥拒绝支持周四达成的最初协议后,该组织经过几天紧张的谈判后,最终达成了一项协议。 随着石油产量下降,美国、巴西和加拿大将再减产370万桶/天,其他20国集团(g20)国家将再减产130万桶/天。20国集团的数字并不代表真正的自愿削减,而是反映了低油价已经对石油产量产生的影响,不过,这可能需要数月甚至一年多的时间才能实现。 自2月中旬以来,油价一直在直线下跌。欧佩克+协议是否足以稳定市场仍有待观察,目前市场的需求损失可能高达3500万桶/天,且库存空间正迅速耗尽。高盛集团称该协议是“历史性的,但规模可能还不够。” 截至新加坡时间下午12点49分,欧洲期货交易所(ICEFuturesEuropeexchange)6月份交割的布伦特原油价格上涨4.4%,至每桶32.85美元。上周下跌了7.7%,而去年同期为66美元/桶。6月至12月交割的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略有上涨。交易员认为,即使减产,现货供应过剩的情况仍会恶化。 纽约商品交易所(NewYorkMercantileExchange)5月份交割的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5.1%,至每桶23.91美元,上周下跌了近20%。 高盛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假设欧佩克和其他石油生产国5月份完全遵守减产协议,欧佩克+自愿减产只会导致实际日产量从第一季度水平下降430万桶。该银行预计4月和5月的平均日需求量将减少1900万桶。 在拒绝了原协议中每天40万桶的产量份额后,墨西哥将减少10万桶/天。美国将完成墨西哥未履行的配额。 新加坡VandaInsights创始人凡达纳?哈里(VandanaHari)表示,墨西哥的例外可能会导致欧佩克+出现裂痕,而加拿大、挪威和巴西等非欧佩克国家也没有做出正式决定,这同样令人失望。大家对减产目标的实现表示怀疑。 欧佩克+此前通过视频会议进行了会面。在此之后,20国集团成员国的能源部长们在周五举行了一次线上会议,承诺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持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的平衡。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再次推迟了一项关键的定价决定,预计沙特石油官方售价将在周一进行公布。
  • 《欧洲工业合作将引领量子计算机创造的重要里程碑》

    • 来源专题:后摩尔
    • 编译者:shenxiang
    • 发布时间:2020-12-31
    • 在寻找能工作的量子计算机方面取得进展的障碍之一是,进入量子计算机并进行实际计算的工作装置,即量子比特,迄今为止都是由大学制造的,而且数量很少。但近年来,一项泛欧洲合作,与法国微电子领袖CEA-leti合作,一直在探索日常晶体管——在我们所有的手机中都有数以十亿计的晶体管——作为量子位使用。法国莱蒂公司制造了装满设备的巨型晶圆,经过测量,哥本哈根大学尼尔斯玻尔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工业化生产的设备适合作为能够移动到第二维度的量子位平台,这是量子计算机工作的重要一步。研究结果现在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二维阵列中的量子点是一个飞跃 这种器件的一个关键特性是量子点的二维阵列。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个由两个量子点组成的晶格。研究证明,可以在每一个量子点上实现单电子控制。这对量子位的发展非常重要,因为制造量子位的可能方法之一就是利用单个电子的自旋。因此,实现控制单个电子并在二维量子点阵列中实现这一目标非常重要。 使用电子自旋已被证明有利于实现量子比特。事实上,它们的“安静”特性使得自旋与嘈杂的环境弱相互作用,这是获得高性能量子位的一个重要要求。 将量子计算机处理器扩展到第二维度已被证明是更有效地实现量子纠错例程的关键。量子纠错将使未来的量子计算机能够在计算过程中对单个量子比特的故障进行容错。 工业规模生产的重要性 NBI量子设备中心助理教授Anasua Chatterjee表示:“最初的想法是制造一个自旋量子比特阵列,深入到单个电子,并能够控制它们并移动它们。从这个意义上说,莱蒂能够提供我们所使用的样品真是太棒了,这反过来又使我们能够获得这个结果。泛欧项目财团获得了大量信贷,欧盟也提供了慷慨的资金,帮助我们慢慢地从单电子的单量子点水平发展到拥有两个电子的水平,现在又发展到二维阵列。二维阵列是一个非常大的目标,因为它开始看起来像是构建量子计算机所必须的东西。因此,莱蒂多年来参与了一系列项目,这些项目都促成了这一结果。” 取得这一成就的功劳来自欧洲各地的许多项目 发展是渐进的。2015年,格勒诺布尔的研究人员成功制造出第一个自旋量子比特,但这是基于空穴,而不是电子。当时,在“空穴区”制造的器件的性能并不是最佳的,而且技术的进步使得现在在NBI的器件可以在单电子区具有二维阵列。研究人员解释说,这一进展有三个方面:“首先,在工业铸造厂生产这些设备是必要的。随着我们开始制造更大的阵列,例如小型量子模拟器,现代工业过程的可扩展性是必不可少的。第二,在制作量子计算机时,你需要一个二维数组,你需要一种将外部世界连接到每个量子位的方法。如果你有一个4位的温度很快上升为5线。但我们已经设法证明,每个电子可以有一个栅极,你可以用同一个栅极进行读取和控制。最后,利用这些工具,我们能够以可控的方式在阵列中移动和交换单个电子,这本身就是一个挑战。” 二维阵列可以控制误差 控制设备中发生的错误本身就是一个章节。我们今天使用的计算机产生大量的错误,但它们是通过所谓的重复代码来纠正的。在传统的计算机中,信息可以是0或1。为了确保计算的结果是正确的,计算机重复计算,如果一个晶体管出错,则通过简单的多数修正。如果在其他晶体管中执行的大多数计算都指向1而不是0,则选择1作为结果。这在量子计算机中是不可能的,因为你不能制作一个量子比特的精确副本,所以量子纠错的工作方式是另一种:最先进的物理量子比特还没有低错误率,但是如果在二维阵列中组合足够多的量子比特,可以说它们可以互相控制。这是现在实现的2D阵列的另一个优点。 从这个里程碑开始的下一步 尼尔斯玻尔研究所的结果表明,现在可以控制单个电子,并在没有磁场的情况下进行实验。所以下一步将是在磁场中寻找自旋-自旋信号。这对于在阵列中的单个量子位之间实现单个和两个量子位门至关重要。理论已经表明,一小部分单量子门和两量子门,称为一整套量子门,就足以实现普遍的量子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