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工业合作将引领量子计算机创造的重要里程碑》

  • 来源专题:后摩尔
  • 编译者: shenxiang
  • 发布时间:2020-12-31
  • 在寻找能工作的量子计算机方面取得进展的障碍之一是,进入量子计算机并进行实际计算的工作装置,即量子比特,迄今为止都是由大学制造的,而且数量很少。但近年来,一项泛欧洲合作,与法国微电子领袖CEA-leti合作,一直在探索日常晶体管——在我们所有的手机中都有数以十亿计的晶体管——作为量子位使用。法国莱蒂公司制造了装满设备的巨型晶圆,经过测量,哥本哈根大学尼尔斯玻尔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工业化生产的设备适合作为能够移动到第二维度的量子位平台,这是量子计算机工作的重要一步。研究结果现在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二维阵列中的量子点是一个飞跃

    这种器件的一个关键特性是量子点的二维阵列。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个由两个量子点组成的晶格。研究证明,可以在每一个量子点上实现单电子控制。这对量子位的发展非常重要,因为制造量子位的可能方法之一就是利用单个电子的自旋。因此,实现控制单个电子并在二维量子点阵列中实现这一目标非常重要。

    使用电子自旋已被证明有利于实现量子比特。事实上,它们的“安静”特性使得自旋与嘈杂的环境弱相互作用,这是获得高性能量子位的一个重要要求。

    将量子计算机处理器扩展到第二维度已被证明是更有效地实现量子纠错例程的关键。量子纠错将使未来的量子计算机能够在计算过程中对单个量子比特的故障进行容错。

    工业规模生产的重要性

    NBI量子设备中心助理教授Anasua Chatterjee表示:“最初的想法是制造一个自旋量子比特阵列,深入到单个电子,并能够控制它们并移动它们。从这个意义上说,莱蒂能够提供我们所使用的样品真是太棒了,这反过来又使我们能够获得这个结果。泛欧项目财团获得了大量信贷,欧盟也提供了慷慨的资金,帮助我们慢慢地从单电子的单量子点水平发展到拥有两个电子的水平,现在又发展到二维阵列。二维阵列是一个非常大的目标,因为它开始看起来像是构建量子计算机所必须的东西。因此,莱蒂多年来参与了一系列项目,这些项目都促成了这一结果。”

    取得这一成就的功劳来自欧洲各地的许多项目

    发展是渐进的。2015年,格勒诺布尔的研究人员成功制造出第一个自旋量子比特,但这是基于空穴,而不是电子。当时,在“空穴区”制造的器件的性能并不是最佳的,而且技术的进步使得现在在NBI的器件可以在单电子区具有二维阵列。研究人员解释说,这一进展有三个方面:“首先,在工业铸造厂生产这些设备是必要的。随着我们开始制造更大的阵列,例如小型量子模拟器,现代工业过程的可扩展性是必不可少的。第二,在制作量子计算机时,你需要一个二维数组,你需要一种将外部世界连接到每个量子位的方法。如果你有一个4位的温度很快上升为5线。但我们已经设法证明,每个电子可以有一个栅极,你可以用同一个栅极进行读取和控制。最后,利用这些工具,我们能够以可控的方式在阵列中移动和交换单个电子,这本身就是一个挑战。”

    二维阵列可以控制误差

    控制设备中发生的错误本身就是一个章节。我们今天使用的计算机产生大量的错误,但它们是通过所谓的重复代码来纠正的。在传统的计算机中,信息可以是0或1。为了确保计算的结果是正确的,计算机重复计算,如果一个晶体管出错,则通过简单的多数修正。如果在其他晶体管中执行的大多数计算都指向1而不是0,则选择1作为结果。这在量子计算机中是不可能的,因为你不能制作一个量子比特的精确副本,所以量子纠错的工作方式是另一种:最先进的物理量子比特还没有低错误率,但是如果在二维阵列中组合足够多的量子比特,可以说它们可以互相控制。这是现在实现的2D阵列的另一个优点。

    从这个里程碑开始的下一步

    尼尔斯玻尔研究所的结果表明,现在可以控制单个电子,并在没有磁场的情况下进行实验。所以下一步将是在磁场中寻找自旋-自旋信号。这对于在阵列中的单个量子位之间实现单个和两个量子位门至关重要。理论已经表明,一小部分单量子门和两量子门,称为一整套量子门,就足以实现普遍的量子计算

相关报告
  • 《宣布混合计算领域的重要里程碑》

    • 来源专题:新一代信息技术
    • 编译者:王晓丽
    • 发布时间:2023-11-28
    • 在丹佛举行的 2023 年超级计算大会(SC23)上,国家超级计算设备公司(GENCI)、法国原子能委员会(CEA)、尤利希研究中心(FZJ)和 PASQAL 展示了在欧洲高性能计算机和量子模拟器混合项目(HPCQS)框架内取得的进展。 PASQAL 正在向法国(GENCI/CEA)和德国(FZJ)的首批客户交付两台 100+ 量子比特量子计算机。这些设备是在欧洲 HPCQS 项目框架内获得的,由 EuroHPC 联合企业、法国和德国共同出资,将分别与 Joliot-Curie 和 JURECA DC 超级计算机耦合。 这两台 PASQAL 量子计算机将于 2024 年向广大欧洲用户开放。它们是欧洲HPC-QCS联合基础设施的第一块基石,该基础设施还将由EuroHPC联合大学购置的六台量子计算机组成,分别托管在法国(GENCI/CEA)、德国(LRZ)、捷克共和国(IT4I @ VSB)、波兰(PSNC)、西班牙(BSC-CNS)和意大利(CINECA)。 HPCQS用户已经能够通过各种入口点验证他们的用例,例如部署在Joliot-Curie和JURECA DC环境中的Pulser环境,以及远程访问托管在法国马西PASQAL的100多量子比特设备。目前,JSC 的一些 HPCQS 用户正在该设备上进行远程模拟,以对其进行基准测试,并演示量子多体疤痕,这种现象最近引起了量子统计物理学基础和潜在量子信息处理应用的极大兴趣。欧洲的终端用户不久也将可以使用 PASQAL 提供的一种可扩展性更强、基于张量网络的模拟器,名为 EMU-TN,它也将部署在法国和德国的环境中。
  • 《高通中兴携手完成5G 里程碑任务—VoNR通话》

    • 来源专题:宽带移动通信
    • 编译者:张卓然
    • 发布时间:2020-05-12
    • 高通和中兴公司继此前合作完成5G SA(全称“5G Standalone”,5G独立组网)和毫米波数据连接等里程碑任务后,双方在推动5G快速发展中又取得了最新成果。 高通技术有限公司(高通公司子公司)和中兴通讯公司上个月共同完成了5G新空口承载语音(5G VoNR)通话,迈出了引领5G行业发展的一大步。本次通话基于3GPP Release 15规范,在2.5 GHz频段(n41)上进行,并采用了中兴通讯的5G 新空口基站,搭载了高通骁龙5G 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Qualcomm® Snapdragon™ 5G Modem-RF System)的智能手机形态的5G测试终端。 语音服务是移动运营商提供的一项基础服务,使用5G网络进行语音通话就称为“新空口承载语音(VoNR)”。完成VoNR通话将是全球移动通信行业从非独立组网(non-standalone)向独立组网(Standalone)发展的重要一步,因为它将支持运营商无需依赖LTE语音或LTE锚点,即可提供高质量的语音服务。 5G VoNR通话是高通技术有限公司和中兴通讯公司在持续合作推进5G发展中所完成的又一里程碑。2017年11月,两家公司在中国曾携手打造了全球首个基于3GPP R15规范的端到端5G 新空口系统互通(IoDT)。2019年2月,双方在中国完成了基于6GHz以下频段端到端商用系统的5G网络服务的现场演示。最近,高通技术有限公司和中兴通讯公司完成了中国首个5G手机毫米波互操作性测试。 高通技术有限公司4G / 5G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杜尔加·马拉迪表示:“与中兴通讯共创的这项成就进一步促使我们实现解锁5G发展,为全球互联能力助力的目标。高通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推动5G的发展,进而依次助推全球创新和经济发展。” “高通技术有限公司作为我们的长期合作伙伴,正与我们携手共促5G相关的技术验证和商用工作,”中兴通讯RAN产品总经理柏燕民表示。“中兴通讯在5G SA网络解决方案方面一直保持着行业领先地位。这次5G VoNR通话的成功,向无缝5G原生语音体验的商用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我们双方还将大力支持5G SA的建设,从而为更多服务提供商、企业用户和消费者提供5G技术。” 关于高通公司 高通公司曾独创许多突破性技术,这些技术改变了世界之间的连接、计算和通信方式。人们将电话与互联网连接时,移动通信革命就诞生了。如今,该公司发明的初衷是基于改善日常用品、提升经历体验和完善行业基础。高通引跑5G时代,并预见下一次蜂窝技术的重大变革将催生一个智能、设备互联的新时代,并为互联汽车、远程医疗服务和物联网(涵盖智慧城市,智能家庭和可穿戴设备在内)等领域创造新机遇。高通公司涉及技术许可业务QTL,绝大多数是专利组合业务。高通技术有限公司(高通的子公司)与高通其他子公司共同开展设计、研发业务,也涉及产品和服务业务,诸如QCT半导体业务。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高通官网、官博、Twitter和Facebook主页。 关于中兴通讯公司 中兴通讯为消费者、运营商、企业和公共部门等客户提供先进的电信系统、移动设备和企业技术解决方案。作为中兴战略的一部分,该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集成的端到端创新,并随电信和信息技术行业的融合而提供卓越的服务和价值。中兴通讯在香港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H股股票代码:0763.HK / A股股票代码:000063.SZ),其产品和服务在160多个国家/地区销售。迄今为止,中兴通讯已在欧洲、亚太地区、中东和非洲等主要市场达成了35份5G商业合同。中兴通讯承诺将其年收入的10%用于研发,并在国际标准制定机构中发挥领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