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疗:GS-9620有望成为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新药》

  • 来源专题:病毒性肝炎防治
  • 编译者: 肖宇锋
  • 发布时间:2015-11-16
  •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Gane等评估了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口服Toll样受体-7激动剂GS-9620的安全性、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由于Toll样受体的激活可刺激机体的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功能,研究者认为GS-9620有望成为治疗CHB的新型药物。

      在2项双盲、同样设计的1b期试验中,49例初治和51例病毒学抑制的CHB患者按照5:1随机分组,接受剂量为0.3 mg、1 mg、2 mg、4 mg的GS-9620或安慰剂,单次量给药,或者相隔7天,作为2次量给药。74%的患者为男性,基线时75%为HBeAg阴性。药效动力学评估包括检测外周干扰素(IFN)-刺激基因15(ISG15)的mRNA表达、血清IFN-γ诱导蛋白10以及血清IFN-α水平。研究者观察到58%的患者经历1次或以上的不良事件,均为轻到中度,最常见者为头痛,没有患者因为不良事件停止治疗。口服GS-9620可短暂诱导患者的外周ISG15基因表达,呈剂量依赖性,在用药48小时之内达到峰值,7天内恢复至基线水平。GS-9620的应用剂量、HBeAg阳性以及HBsAg较低水平与ISG15反应呈独立相关。在各个时间点,大多数患者(88%)未检出显著的全身IFN-α水平或相关症状。

相关报告
  • 《TDF单药治疗难治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安全有效》

    • 来源专题:病毒性肝炎防治
    • 编译者:肖宇锋
    • 发布时间:2015-11-11
    • 韩国首尔蔚山大学医学院Lim等的一项研究表明,对阿德福韦酯(ADV)耐药、多种药物治疗失败的难治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应用替诺福韦酯(TDF)单药治疗与应用TDF加恩替卡韦(ETV)联合治疗同样有效,获得的病毒学应答率相似,治疗达96周时的安全性良好。   该项多中心试验纳入对ADV耐药、血清HBV DNA水平>60 IU/mL的CHB患者,随机分组,接受TDF(300 mg/d)单药治疗(n=50)或TDF+ETV(1 mg/d)联合治疗(n=52)48周,两组中完成48周治疗的所有患者继续接受TDF单药,额外治疗48周。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具有可比性,中位数HBV DNA水平为3.38 log10 IU/mL,均存在对ADV耐药变异HBV:rtA181V/T和(或)rtN236T。第48周时,两组患者自基线的平均HBV DNA水平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第48周和第96周时,两组患者达到HBV DNA<15 IU/mL的比例亦无统计学差异。   治疗至96周,两组中分别有1例和2例患者发生病毒学突破,均为用药依从性差所致。第96周时,两组中分别有5例和2例患者保持基线时的耐药变异。治疗期间,没有患者发生额外的耐药变异,两组的安全性情况相似。  
  • 《我国研制出新型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治疗型疫苗》

    • 来源专题:病毒性肝炎防治
    • 编译者:肖宇锋
    • 发布时间:2015-11-13
    • 江苏先声药业集团研发团队研制出一种新型的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治疗型疫苗,该疫苗由HBsAg和HBcAg两种抗原组成,并连接有CpG岛寡核苷酸。研究人员在C57BL/6和HBV转基因小鼠体内发现,这种治疗型疫苗不但可以诱导机体产生被动体液免疫应答,同时针对HBsAg还可以产生Th1/Th2平衡性免疫应答,针对HBcAg产生以Th1型细胞为主的免疫应答。在HBV转基因小鼠模型中,研究人员还发现了强烈的细胞免疫应答,体内分泌IFN-γ的HBs/HBc特异性CD4阳性和CD8阳性的T细胞数目显著增多。并且,注射过疫苗的HBV转基因小鼠体内可观察到强烈的CTL细胞免疫应答,伴随着血清HBsAg的下降而无明显肝细胞损伤。该种新型乙型肝炎治疗型疫苗,可以有效激发HBV转基因小鼠产生强烈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从而克服了转基因小鼠具有免疫耐受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