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技术在水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与防治领域信息门户
  • 编译者: 徐慧芳
  • 发布时间:2006-04-05
  • 本系统以先进的 GIS 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以东深流域主要环境信息和空间信息为核心,将环境信息和空间信息有机关联,利用 GIS 技术对环境要素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使得所有查询及分析结果以地图、文本、图表及多媒体的方式可视化、直观、生动地显示出来,是一个集易用性、交互性、开放性、可扩充性、智能化等优点于一身的水环境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本系统在 2000 年 9 月在北京召开的第四届全国 ArcInfo 用户大会上获得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并荣获大会“最佳应用开发奖”。在 2000 年 11 月的项目鉴定会上,专家们一致认定:本系统是目前国内少有的基于 GIS 和网络平台开发的水环境管理和辅助决策系统,在技术上处于国内环保系统领先水平。 本系统的开发成功,不但为今后东深流域的水环境管理提供及时全面的信息服务,而且为流域的科学化管理和决策提供先进的科学手段。同时,也为我省其它主要江河流域开发使用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和最终实现全省环境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 原文来源:http://www.esrichina-bj.cn/application/environment/guangdong.htm
相关报告
  • 《数字化水环境管理》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与防治领域信息门户
    • 编译者:徐慧芳
    • 发布时间:2006-04-05
    •   新时期水利事业的发展,要求我们具有充分的前瞻性,在实现水利发展的战略目标的过程中,要选择具有先进意义的实现手段和途径。解决新世纪水利面临的三大问题,必须突破传统的治水思路,充分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技术,发展迅猛,在水利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大力推进水利信息化的进程。把水利信息化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抓紧抓好,提高信息采集、传输、处理的时效性和自动化水平,为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手段,为决策提供依据,为水利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本文期望对数字化水环境管理的定位与目标进行分析,归纳其关键技术,探讨其实现策略。
  • 《DNA示踪系统在水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 来源专题:水环境管理与流域管理
    • 编译者:王阳
    • 发布时间:2018-07-19
    • 导读: 不同水体之间通过流动、入渗、蒸发等复杂水文地质过程相互交换,导致水环境中污染源的识别极为困难,加大了水环境保护的难度,致使水环境持续恶化。因此,水环境污染控制迫在眉睫,而如何定位污染源位置是水环境保护的前提和关键,也一直是世界各国科学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DNA是生命系统的重要生物分子,主要功能是存储和编码基因信息。DNA的分子结构具有可设计性、多样性和多功能性等优点。这些独特理化和生物特性使得DNA纳米示踪系统能够全面克服传统示踪系统存在的不足。例如,DNA纳米示踪系统具有数量无限且独立可彼此区分、无环境背景值影响、运移和降解特性一致等诸多传统示踪剂所不具备的优点,并且环境友好,十分适合于研究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的多污染源识别问题。 近期,天津大学化工学院仰大勇教授课题组提出了DNA示踪系统的设计、制作和检测方法。近些年,工业和农业污染物肆意向环境水体中排放,严重污染了有限的水资源。而且,不同水体之间通过流动、入渗、蒸发等复杂水文地质过程相互交换,导致水环境中污染源的识别极为困难,加大了水环境保护的难度,致使水环境持续恶化。因此,水环境污染控制迫在眉睫,而如何定位污染源位置是水环境保护的前提和关键,也一直是世界各国科学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仰大勇教授课题组从DNA示踪剂的设计和制作方法入手,详细介绍了DNA示踪剂在序列设计、保护、信号读取等方面的重要内容,综述了其在水环境示踪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情况,着重探讨了DNA示踪剂制作材料的选取、DNA分子的保护和环境影响效应等关键问题,并深入讨论了DNA示踪技术应用过程中可能困扰大家的问题,最后对DNA示踪技术未来主要研究内容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思考。DNA示踪系统的建立为准确识别水环境中污染物的来源,从而制定有效的控制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工厂、医院、社区、农场等可能存在排污的场所放置不同的DNA示踪剂,在河流下游取水样进行检测,通过qPCR分析DNA示踪剂的类型和数量,就可以定位污染物的来源和污染物排放量。 首先对DNA分子序列进行特异性设计,确保其无环境背景值影响,经过BLAST特异性比对后进行生物和化学合成;判断水环境状况,在相对清洁的水环境中可以进行直接投放应用,在水环境条件复杂的环境中,采用粘土、高分子聚合物或硅等材料对其进行保护后再投放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