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倍产量 - 从平板丝网到滚筒旋转印刷》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3-24
  • 平板丝网印刷是用于晶硅太阳能电池进行金属化的标准工艺,为了让电池的产能更高、印刷质量更好,德国Fraunhofer ISE太阳能研究所日前报道了其最新开发的滚筒旋转印刷工艺,将单位时间的电池产量提升50%。

    1. 一片电池仅0.6秒

    产能扩张是低水平的内卷竞争,工艺、良率、效率的提升才是竞争中的王道。

    对于采用传统丝网印刷进行的电池金属化工艺,一般每个太阳能电池须耗时大约 0.9 秒,在连续化的光伏产线中,后期组件产线的成本远低于对应的电池产线,提升电池产线的产量要么增加产线,要么提升产能。而电池的丝网印刷步骤成为晶硅太阳能电池产能提升的瓶颈。

    Fraunhofer ISE与 德国ASYS 自动化系统公司联合开发新的电池金属化工艺设备,颠覆了传统的平板丝网印刷,采用旋转丝网印刷和柔版印刷的方法将单片电池的金属化工艺时间缩短到0.6秒,从而将产能提高了50%。

    2. 从平板印刷到滚筒印刷

    平板丝网印刷时,每片电池上的银栅线金属化可以看做是不连续的,每刷完一遍会有一个停顿,而采用滚筒旋转方法,电池连续通过并不间断地完成每一片电池的金属化过程。市场上绝大多数印刷和涂层系统都采用卷对卷印刷原理,因此仅限于基于卷筒的基材,但该系统解决了太阳能电池等平面单元的高通量印刷,包括印刷电路板、芯片卡和许多其它材料。

    新机器采用新开发的高吞吐量传输系统,轮转印刷装置在自动穿梭车上以高速和精确的方式,将最精细的结构可以直接打印在电池上。根据具体要求,印刷过程可以使用柔版印刷或圆网印刷。

    该流程和机器的开发属于 Rock-Star 和 Rock-IT 研究项目,由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 (BMBF) 和联邦经济事务和气候行动部 (BMWK,前身为 BMWi) 资助。该演示系统未来的目标是实现每小时高达 8000 个太阳能电池的吞吐量。

  • 原文来源:https://solar.in-en.com/html/solar-2400988.shtml
相关报告
  • 《全丝网印刷钙钛矿光伏器件首次制成》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2-11-11
    • 钙钛矿材料因性能优异、成本低廉等突出特点,成为当前光伏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南京工业大学科研团队联合我国相关学者在钙钛矿薄膜制备领域取得突破,首次实现了丝网印刷钙钛矿油墨和薄膜的可控制备,并首次制备出高效稳定的全丝网印刷钙钛矿光伏器件。相关成果11月9日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自然》。   钙钛矿薄膜沉积有旋涂法、刮涂法、喷墨印刷和丝网印刷等方法,其中,丝网印刷是指利用丝网镂孔版和印料,经刮印得到图形,具有工艺简单、效率高、图案化易、成本低等优点,被认为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产业化的理想技术。   “此前,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可以制备钙钛矿器件的电子传输层、空穴传输层和电极层,但钙钛矿活性层一直无法用丝网印刷技术制备。”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南京工业大学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陈永华介绍。   “丝网印刷制备钙钛矿活性层一直是科学界的难题,因为现有的低黏度有机溶剂体系难以应用于丝网印刷制备钙钛矿薄膜,限制了低成本丝网印刷钙钛矿光伏器件的发展。”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陈畅顺表示。   如何解决丝网印刷制备钙钛矿活性层薄膜制备难题?“我们首次制备出了黏度可控、组分可调、空气稳定的离子液体钙钛矿印刷油墨,实现了丝网印刷,并实现了对薄膜厚度、面积和不同基材上的图案控制。”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陈健鑫说。   据悉,此次研究中,团队开发出的丝网印刷钙钛矿光伏器件光电转化效率为20.52%,全丝网印刷钙钛矿光伏器件光电转化效率为14.98%,全丝网印刷钙钛矿光伏组件为光电转化效率11.80%。未封装的器件在最大功率点恒定光照300小时后,能保持其初始效率的96.75%。丝网印刷图案化的钙钛矿薄膜,实现了每秒超过20厘米的印刷速率和接近100%的原料利用率。   “钙钛矿电池在空气中的稳定性不好,怕湿、容易被氧化,制作过程需要在手套箱内完成,但用丝网印刷技术制备钙钛矿薄膜及器件,就可以在空气中制备,这将有利于推动钙钛矿电池的产业化应用。”陈永华说。
  • 《基于银纳米线网络的柔性半透明电极及器件的丝网印刷》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08-17
    • 银纳米线网络作为半透明电极在各种应用领域显示了巨大的潜力。然而,由于它们在设备上的广泛应用,需要探索并与之相关的如丝网印刷等大规模涂料技术,因此,配制合适的油墨是必不可少的。这项工作通过合成基于Ag-NW的配方来促进这项工作。通过加入疏水改性纤维素,得到了丝网印刷所必需的流变性能。用范德堡方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比较了PET上丝网印刷特征的电学和光学特性。尽管纤维素添加剂的存在,丝网印刷电极表现出透光率从92.8%提高到57.3%和薄层电阻下降到27日欧姆平方−1。摘要基于复合材料的渗流理论,给出了复合材料光电性能的数学表达式。最后通过丝网印刷功能灵活的电致发光器件验证了含纳米线配方的应用潜力。 ——文章发布于2018年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