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矿物+2!我国科学家最新发现→》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7-01
  • 6月29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包钢集团联合对外发布:白云鄂博矿发现两种新矿物——“鄂博铌矿、翟钪闪石”。这是白云鄂博发现的第19种和第20种新矿物,为我国战略性关键金属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白云鄂博矿是世界最大的稀土矿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献华介绍,鄂博铌矿、翟钪闪石两种新矿物的发现,增加了白云鄂博铌、钪资源利用时可供采选的矿物种类。这不仅对白云鄂博矿床成矿过程及成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对白云鄂博矿石采选及工艺矿物学等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助力资源高效应用。

    铌和钪都是极为稀有的战略性关键金属。铌主要应用于特种钢、超导材料和航空航天等领域,而钪则在铝钪合金以及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被广泛使用。

  • 原文来源:https://www.nengyuanjie.net/article/93345.html
相关报告
  • 《我国发现新的铋矿物——孙枢硫铁铋矿》

    • 来源专题:关键原材料知识服务平台
    • 编译者:费鹏飞
    • 发布时间:2025-06-23
    • 5月30日,孙枢硫铁铋矿(Sunshuite),已获正式批准。新矿物的国际矿物学会编号为IMA2025-013。孙枢硫铁铋矿的化学式为FeBi2S4,呈灰色,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m。孙枢硫铁铋矿属于块硫铋银矿系列(Pavonite Homologous Series)。该矿物系列目前包含十几种成员,而孙枢硫铁铋矿是其中首个由中国科学家发现并命名的矿物。
  • 《我国科学家在环境中土霉素降解途径上取得新发现》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季雪婧
    • 发布时间:2019-07-02
    •   自1928年青霉素被发现以来,各类抗生素相继问世并被广泛应用于人类医疗与畜禽水产养殖,大量的抗生素以医疗废物、污水、养殖废水、粪便等形式进入环境中,对环境与人类生活均带来潜在危害,抗生素的环境效应及其去除技术机制,也引起了全球广泛关注。近年来,常用抗生素尤其是兽用抗生素的环境效应、微生物对抗生素的降解作用效果已经初步明确,但对微生物降解抗生素的途径机制尚不清楚。   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的支持下,“畜禽养殖废弃物生物降解与资源转化调控机制”项目团队在环境中土霉素降解途径研究上获得了新发现。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李兆君研究员课题组以畜禽养殖业中常用的四环素类抗生素土霉素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碳源、金属离子、土霉素初始浓度、温度、pH值条件下假单胞菌Pseudomonas T4对土霉素降解的作用,以及抗性基因相对丰度随培养时间的变化等。研究采用超高液相色谱-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对主要的土霉素降解产物进行了定性分析,推导出土霉素在Pseudomonas T4降解过程中存在六种不同的反应类型和七种可能的降解途径,包括烯醇-酮转化、羟基化、脱水、脱氨、脱甲基和脱羰基化等。同时也发现三价铁离子(Fe3+)能够显著促进T4菌生长,进而提高土霉素的生物降解效果,且在上述降解过程中不会导致相关抗性基因的产生。该研究对于环境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去除等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环境科学权威期刊《Water Research》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