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导致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如今正在全球肆虐。它是一种基因组为RNA的包膜病毒。SARS-CoV-2感染可能是无症状的,也可能引起广泛的症状,从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到危及生命的败血症。COVID-19的临床表现包括无症状携带者和以败血症和急性呼吸衰竭为特征的暴发性疾病。目前还没有针对SARS-CoV-2的人类疫苗,但大约有120种候选疫苗正在研发中。
SARS-CoV-2与另外两种密切相关的高致病性病毒SARS-CoV和 MERS-CoV同属冠状病毒科β冠状病毒属。SARS-CoV-2有一个大小为30kb的正义、单链RNA基因组。它的核衣壳蛋白(N)和由膜蛋白(M)、包膜蛋白(E)以及刺突蛋白(S)组成的外膜包覆着它的基因组。 已知在COVID-19患者中血液骨髓细胞(myeloid cell)存在异常。目前尚不清楚先天性骨髓细胞反应是否随疾病严重程度而不同,以及先天性免疫的标志物是否能区分高危患者。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法国研究人员对COVID-19患者外周血细胞进行了高维流式细胞分析和单细胞RNA测序,在重症患者中检测到非经典CD14LowCD16High单核细胞消失、HLA-DRLow经典单核细胞积累和大量钙卫蛋白(S100A8/S100A9)释放。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8月5日在线发表在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Elevated calprotectin and abnormal myeloid cell subsets discriminate severe from mild COVID-19”。
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不成熟CD10LowCD101-CXCR4+/-中性粒细胞也在重症患者的血液和肺部中积累,这提示着发生了紧急骨髓生成(emergency myelopoiesis)。
这些研究人员发现,血浆中钙卫蛋白水平与中性粒细胞计数和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他们还发现血浆中钙卫蛋白水平和利用常规流式细胞仪检测导的非经典单核细胞频率下降,可能能够区分重度COVID-19患者,这提示这两者具有预测价值,值得开展进一步的研究进行前瞻性评价。
与此同时,在另一项新的研究中,德国研究人员发现与人们普遍认为的情况相反,COVID-19的严重病程不仅会导致强烈的免疫反应,而且免疫反应会处于一个持续的激活和抑制循环中。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8月5日在线发表在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Severe COVID-19 is marked by a dysregulated myeloid cell compartment”。
德国研究人员着重关注所谓的骨髓细胞(myeloid cell),其中包括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它们是处于免疫反应链最前端的免疫细胞,这意味着它们在很早的阶段就被动员起来抵御感染。它们还影响着抗体和其他有助于提高免疫力的细胞在后期的形成。这就使骨髓细胞占据了关键地位。
通过研究所谓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德国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免疫细胞已被激活,即在轻度病程的情况下,它们做好准备让患者抵御COVID-19。它们也可经编程后激活免疫系统的其余部分。这最终导致对这种病毒的有效免疫反应。
但在COVID-19的重症病例中,情况就不同了: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只被部分激活,它们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他们发现相当多的不成熟细胞,它们对免疫反应有相当大的抑制作用;这种现象也可在其他严重感染中观察到,尽管原因尚不清楚,不过许多迹象表明,在COVID-19的严重病程中,免疫系统自身存在障碍。这可能导致对这种冠状病毒的免疫反应不足,同时肺部组织出现严重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