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利兹沿海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影响研究》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mall
  • 发布时间:2018-11-23
  • 2018年10月29日,英国国家海洋中心(NOC)的科学家们在伯利兹开展了一项多学科野外工作项目,旨在通过描述土地使用管理变化对沿海环境的影响。

    这是一个由英联邦海洋经济(CME)项目资助的合作研究项目,项目负责人Claire Evans博士提到,陆地上发生的事情会影响到海洋。这个项目将提供关于这些影响的最好的数据以支持伯利兹决策者管理自然资源。例如,木材种植可以为地区带来巨大收入,但如果它导致更多的淤泥被冲入河流和海洋,反过来又会导致珊瑚礁的死亡,而珊瑚礁是旅游业的一大资产,从而木材种植所带来的盈利可能是虚假经济。

    目前已规划的活动包括在原始自然环境中采集的河水样本与在土地使用模式发生变化的地区(如水坝或森林砍伐)中河流的样本。这将帮助决策者了解这些土地使用变化对河流水质的影响。为了评估土地使用变化对沿海海洋的影响,研究小组将使用无人智能船进行水质采样。这艘智能船是集装箱式自主海洋环境实验室的成套海洋设备的一部分,其中还包括一辆微型遥控车辆(ROV),可用于直观地评估海洋质量变化对该地区珊瑚礁健康状况的影响。国家海洋局还与当地合作,在战略位置安装自主监测基础设施,以描述海洋酸化、营养物质和氧气水平等海洋状况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会增加珊瑚礁的压力。

    (刘思青 编译)

  • 原文来源:http://noc.ac.uk/news/characterising-impacts-land-use-change-belize-coastal-zone
相关报告
  • 《气候变化影响南极沿海地区藻类分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0-06-01
    • 剑桥大学和英国南极调查局的研究人员将卫星数据和南极两个夏季的地面观测数据相结合进行绿藻的检测和测量,并绘制出了首张大规模的微型藻类图。这些藻类沿着南极半岛海岸生长,覆盖在雪地上。随着全球气温升高,这种“绿色雪”可能会蔓延。虽然每个单独的藻类体积很小,但当它们一起生长时,可以把雪变成从太空中都可以看到的明亮的绿色。这项研究已于5月20日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期刊上。 南极洲是地球最南端的大陆,被称为冰雪覆盖的冰天雪地。但是陆地上的生命是丰富的,特别是沿着海岸线的,并且对该地区的气候变化作出迅速反应。苔藓和地衣是光合作用生物中两个最大的可见类群,也是迄今为止研究最多的类群。这项研究发现,微藻在南极洲的生态系统及其碳循环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该团队使用了欧洲航天局哨兵2号卫星在2017年至2019年期间拍摄的图像,并结合他们在南极洲莱德湾、阿德莱德岛和费尔德斯半岛、乔治王岛的地面测量数据。南极半岛是上世纪下半叶升温最快的地区。南半球的夏季(11月到2月),平均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上。在南极海岸线附近,特别是在南极半岛西海岸的岛屿上,可以发现大量的绿藻。 研究发现,海鸟和哺乳动物也影响着绿藻的分布,它们富含营养的排泄物是加速藻类生长的天然肥料。超过60%的水华事件发生在距企鹅聚居地5公里范围内。在其他鸟类(包括贼鸥)的筑巢地点及海豹上岸的地方的附近,也观察到藻类生长茂盛的现象。几乎三分之二的绿藻爆发在没有高地的低洼小岛。随着南极半岛由于全球气候变化而导致的气温上升,这些岛屿在夏季很可能会失去积雪覆盖,随之而来的是雪藻。就数量而言,大多数雪藻在半岛北部的大规模爆发中被发现,随着地势较低的积雪融化,可以蔓延到地势较高的地方。 研究人员表示,南极雪藻所含的碳总量要比预想大得多,因为其他红色和橙色的海藻也会吸收二氧化碳,而这在本研究中是无法测量的。计划进一步测量其他的藻华,并利用野外工作和卫星图像测量整个南极洲的藻华。 (冯若燕 编译)
  • 《IPCC发布《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特别报告》》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
    • 编译者:APC
    • 发布时间:2019-08-26
    • IPCC发布《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特别报告》. 2019-08-23 13:18 来源: 中国环境报 编辑:南筏 .   全球升温、海洋变化、温室气体排放等,都曾作为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特别报告讨论的主题。 近来IPCC将目光转向土地,发布了《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特别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聚焦气候变化与土地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影响。报告指出,气候变化正在威胁粮食安全,加剧土地荒漠化、土壤退化,并呼吁各国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利用土地。   报告作者53%来自发展中国家   体现了各国、各区域土地的差异性  “各国政府迫切希望IPCC能对整个陆地气候系统进行一次全面的研究。因此,我们通过世界各地专家和政府的不懈努力完成了这个构想。值得一提的是,这是IPCC报告历史上第一次有53%的作者来自发展中国家。”IPCC主席Hoesung Lee表示。   记者查看了IPCC官网列出的报告作者名单,其中不乏来自塞内加尔、巴西、印度、摩洛哥、牙买加等国家的作者。并且,每个章节的内容几乎都至少有一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作者成为主要作者协调人。来自中国的3位科学家中的两位,分别成为“第二章:气候变化对土地的影响”和“第三章:土地退化”两部分的主要作者协调人。   发展中国家的参与将有助于将这些国家面临的问题和具体现状纳入到分析和测算中,体现了各国、各区域土地的差异性,既全面又客观。一些人认为这是一份仅给发展中国家的指南,这是有失偏颇的。”   “农业、林业和其他类型的土地利用‘贡献’了人类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3%。与此同时,土地自然进程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相当于全球化石燃料和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3。”在报告发布会上,IPCC第三工作组联合主席Jim Skea强调,土地在全球各地的气候系统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农业扩张已敲响土地退化的“警钟”   耕地扩张加剧水土流失   近日,“为亚马逊祈祷”的话题在社交网站上迅速传播,才让已燃烧了3周的巴西亚马逊雨林山火被公众知晓。不仅如此,巴西国家空间研究院表示,近8个月已检测到7万起火灾,创近6年来最高纪录。自8月15日以来,已发现9500起山火,目前已进入紧急状态。据悉,当地山火在旱季频发,其原因与气候变化或有较大关系。在北美,因极端天气引发的大规模山体滑坡和山洪爆发,每年造成超过2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土地、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是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此次报告中着重强调的议题。那么土地与气候如何相互影响?贾根锁对此做出了回答,“气候变化与土地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影响非常复杂。例如,在不同的气候带,土地受到的影响就体现出差异性。在多数中低纬度地区,升温可能会对作物生长较为不利。但在一些高纬度地区,升温在作物的生长季会产生有利的影响,这都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即便存在不确定性,毋庸置疑的是,气候变化对土地系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新风险。因此,未来各国如何进行土地管理将越发重要,可持续土地管理将非常关键。”   参与报告的多位科学家指出,土地受到气候变化威胁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土地用途变化带来的压力,造成多种形式的土地退化。   农业是造成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数据显示,在过去50年,需要灌溉的耕地面积增加了50%左右,使得很多地区淡水取水量增加,造成当地的气候系统变化。“耕地扩张也加剧了水土流失,特别是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南美洲和东南亚地区。机械化农业系统的扩张是造成亚马逊地区毁林的主要原因,这也对当地土壤环境造成严重压力。” 贾根锁说。   气候变化对粮食系统影响不断加深   4亿-6亿人将营养不良?   “都说食用肉类的碳足迹比素食要高很多,在座各位专家都是素食主义者吗?”在报告发布会现场,一位记者对报告作者团队提出了这个犀利的问题。本次特别报告共计107位来自世界各国的科学家,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关于这个问题,贾根锁告诉记者,“因为全球不同区域的饮食结构、历史和文化背景存在较大差异,地域特征造成的食材局限性会对不同地区选择膳食有所影响。就像我们国家,南北方的居民口味差别很大,美国东西海岸居民的口味也存在不小差异。所以,我们不是鼓励全世界居民在短时间内选择素食,只是希望我们的研究结果能给大家提供一个方向,阐述一个事实——素食的碳足迹的确低于肉食的碳足迹。”   “我们不想对人们的饮食指手画脚”,IPCC环境影响、适应和脆弱性工作组主席Hans-Otto Portner说,“如果一些发达国家的居民能够减少肉类消费,政府给予激励措施,这对气候和人类健康确实是有益的。”   “在评估应对气候变化对粮食系统的影响时,我们发现了一组数据。全球现有8.2亿人依然挨饿,要么没粮食,要么买不起。而另外20亿人则面临肥胖问题。事实上,全球范围的气候变化已经对粮食系统产生巨大影响。”贾根锁告诉记者。   报告指出,1981年-2009年,印度气候变暖造成农作物产量下降5.2%,澳大利亚却通过改善管理方式、增强技术,有效防止了农作物产量下降。粮食系统在全球分布的天平或因气候及土壤条件、资金、技术、机制等区域性差异,进一步倾斜。   “未来,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将越来越大,尤其是在热带地区,粮食产量下降会导致价格上涨、营养质量下降和供应链中断。”IPCC第三工作组联合主席Priyadarshi Shukla说。   IPCC的这份报告揭示的气候与土地现状并不乐观,但研究结果为各国政府提供了土地管理的思路。“希望通过此次报告,各国政府可以进一步探索可持续土地管理的概念和实践,通过多部门、多机构及多区域的协调,将有效性与协同性做到极致,在关注气候变化的同时,构建平衡、健康的生态系统。” 贾根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