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为波罗的海保驾护航》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liguiju
  • 发布时间:2024-09-08
  • Schleswig-Holstein州波罗的海沿岸的海湾生态状况并不理想,正面临季节性缺氧区域逐步扩大和大规模鱼类死亡事件频繁加剧的危机。德国基尔亥姆霍茲海洋研究中心(GEOMAR)和基尔大学共同开发了试点项目INSYST(人工智沿岸水域监测智能系统),该项目旨在利用人工智能为埃肯弗德湾提供智能监测服务,以改善近海水域的环境状况。INSYST人工智能项目不仅可以有效评估Eckernförde湾水质,还可用于环境状况恶化的早期预警。该项目数据来源于Boknis Eck数据库,依托GEOMAR波罗的海计算模型,对Eckernförde湾物理参数进行模拟和预测。

    大量研究显示,通过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方法结合,可以实时对环境状况进行评估,做出更加准确的预测和警告,人工智能服务海洋科学是未来重要趋势之一。

  • 原文来源:https://www.geomar.de/en/news/article/kuenstliche-intelligenz-fuer-besseren-ostseeschutz
相关报告
  • 《波罗的海研究计划 - BIREME》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与防治领域信息门户
    • 编译者:徐慧芳
    • 发布时间:2007-06-27
    • This web site describes Finnish research into changes in the Baltic Sea and its drainage basin;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land, coast, air, and open sea; and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on the Baltic Sea. Reports are posted on research projects concerning eutrophication, fish biology and fisheries, biodiversity, environmental toxins, and winter biology as well as history and governance of the region.
  • 《北欧国家和波罗的海国家签署人工智能合作宣言》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7-24
    • 在担任2018年北欧部长理事会轮值主席国瑞典的主导下,瑞典、丹麦、芬兰、挪威、冰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等八个北欧和波罗的海国家的代表在斯德哥尔摩签署《加强人工智能合作宣言》。 宣言强调,北欧和波罗的海国家将加强人工智能方面的合作,以保持其欧洲数字化领先地区的地位,瑞典将在这一领域合作发挥关键领导作用。宣言指出,合作的重点是发展和推动人工智能的应用,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主要实现途径是: 1. 为技术开发提供便利条件,使政府、企业和民间组织更全面地使用人工智能; 2. 强化大数据,使人工智能为北欧和波罗的海国家的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3. 制定道德的、透明的指导方针和标准,指导人们规范使用人工智能程序; 4. 加强基础设施、硬件、软件应用和数据的国际标准建设,保障强化兼容性、完整性、安全性、可信性、可用性和移动性。 瑞典政府高官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北欧和波罗的海地区是欧洲数字化的领导者,《人工智能合作宣言》的签署,将进一步推动各国之间的合作。下一步,瑞典将提出具体措施,促使北欧和波罗的海地区在这一领域合作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