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大豆油的消费者认知、强制标识和可追溯性:来自中国城市消费者的证据》

  • 来源专题: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
  • 编译者: 王晶静
  • 发布时间:2020-12-16
  • 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强制性标签的偏好促进了公众对实施转基因食品政策的支持。本研究分析了消费者对转基因大豆油可追溯性的偏好。通过在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随机抽取804名城市居民进行自选调查,收集调查数据。利用logit模型,本分析研究了影响因素对消费者可追溯性偏好的影响。结果表明,约56.5%的受访者对转基因大豆油的可追溯性有积极的偏好。增加对可追溯性偏好的因素包括:对营养益处和潜在健康风险的属性有更好的认识、简单强制性标签的不足、对食品标签的更多关注以及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不信任。提高消费者对转基因相关属性的认知和对食品标签的认识,将有助于完善转基因食品的强制性标识管理。

  • 原文来源: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pdf/10.1080/21645698.2020.1807852?needAccess=true&
相关报告
  • 《美国施行转基因食品标识法 让消费者买得明白 》

    • 来源专题: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
    • 编译者:dingqian
    • 发布时间:2016-08-01
    • 美国总统奥巴马29日签署一项有关转基因食品销售的法律,要求生产商在食品包装上标注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从而让消费者“买得明白”。 新法要求,食品生产商可自主选择在包装上标注转基因成分的形式,包括文字、符号或二维码。农业部将利用2年时间制定相关规定,包括食品中究竟含有多少生物工程加工物质才必须标注转基因。 但在一些消费者权益组织看来,鉴于不少低收入人群无法使用智能手机,新法要求生产商使用二维码标注转基因成分,实际上是提供了隐藏转基因信息的机会。 美国是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和消费第一大国,出产的转基因食品主要是玉米和大豆,但美国以往没有关于转基因食品标识的统一规定。佛蒙特州今年7月1日生效了一项强制给转基因食品贴标识的法案,规定凡在佛蒙特州销售的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食品必须贴上转基因标识,包装上要清晰标明“以基因工程技术生产”“部分以基因工程技术生产”或“可能部分以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含转基因成分的食品不得称为天然或全天然食品,如不按规定标识将面临每天1000美元罚款。 美国媒体分析,联邦政府颁布的新法将阻止各州自行颁布转基因食品标识法,实际上也是宣判佛蒙特州相关法案无效。不少批评人士指出,相比佛蒙特州的法案,即将在全美施行的转基因标识法是一种倒退,而且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也不够严厉。
  • 《大豆浓缩蛋白和分离制备过程中转基因大豆事件GTS 40-3-2的监测和可追溯性》

    • 来源专题: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
    • 编译者:王晶静
    • 发布时间:2020-12-28
    • 为了评估大豆浓缩蛋白和分离制备过程中的DNA片段和转基因定量,将转基因大豆事件GTS 40-3-2(Roundup ReadyTM大豆,RRS)以0.9%、2%、3%、5%和10%的质量百分比与传统大豆混合。采用定性PCR和实时PCR技术监测各主要产物和副产物中taxon-specific凝集素和外源cp4 epsps靶标水平,这对于RRS标记阈值和可追溯性具有实际意义。在制备链上,大部分DNA分布在主要产物中,可以观察到DNA的降解。从整体上看,凝集素靶蛋白在两种大豆蛋白制备过程中降解都超过cp4 epsps靶蛋白。因此,最终蛋白产品中的转基因含量高于原料中RRS的实际质量百分比。研究结果对完善转基因生物标识立法和保护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