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感染SARS-CoV-2后体内肿瘤竟然消退了》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1-01-10
  • 自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被发现以来,各类消息及研究报告刷新着人们的认知。最近,《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BJH)发布的一篇文章再次带来了一项关于SARS-CoV-2的出人意料的信息。

    英国特鲁罗皇家康沃尔医院血液科的Sarah Challenor和David Tucker在一篇题为“SARS‐CoV‐2‐induced remission of Hodgkin lymphoma”的文章中提到,一位61岁的癌症患者从新冠肺炎(COVID-19)中康复后,体内肿瘤竟然逐步消退了。

    这名患者来自英国,此前曾因进行性淋巴结病及体重减轻而转介血液科,预示着其可能发展为恶性淋巴瘤。后来,患者因继发于IgA肾病的终末期肾衰竭而接受血液透析。在接受肾移植失败之后,他已经连续3年停止免疫抑制治疗。

    对锁骨淋巴结的细针活检显示,这位患者是感染了EBV(Epstein–Barr virus)的霍奇金淋巴瘤病人,并且FDG-PET/CT显示其处于疾病晚期阶段。在确诊霍奇金淋巴瘤不久后,这名患者就因呼吸困难而住院,随后被确诊为COVID-19并开始接受治疗,期间临床医生没有给这名患者进行糖皮质激素或免疫化疗治疗。11天后,患者出院回家疗养。

    4个月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患者身上淋巴结病变明显减少,并且临时PET/CT扫描显示淋巴结病变广泛消退,EBV病毒PCR也从一开始的4800拷贝/ml下降到413拷贝/ml。

    这个结果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2020年6月,同样发表于BJH的一篇文章曾经回顾了迄今为止有关血液癌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生并发症的证据,并提出由于免疫力下降,血液癌患者可能会在感染SARS-CoV-2后遭受更严重的临床结局。

    不过,淋巴瘤“自愈”的事例此前已有报道。2012年《Clinical Lymphoma, Myeloma & Leukemia》发布的一篇文章曾提过一位上颌窦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在并发肺炎和艰难梭菌性结肠炎之后,肿瘤逐渐消退的情况。当时的研究者猜测,抗肿瘤免疫反应可能是导致肿瘤自发缓解的潜在原因。

    基于此前的案例,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猜测可能是SARS-CoV-2感染引发了患者体内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导致霍金奇淋巴瘤的消退,作用机制可能是病原体特异性T细胞与肿瘤抗原的交叉反应以及感染时产生的炎性细胞因子激活自然杀伤细胞。

    尽管目前尚不清楚导致这位淋巴瘤患者肿瘤消退的具体机制,但是这篇报告为人们进一步了解COVID-19的相关信息提供了参考,同时也有助于未来研究人员挖掘出更有效的癌症免疫疗法。

  • 原文来源:https://news.bioon.com/article/6782840.html
相关报告
  • 《淋巴恶性肿瘤患者是否要接种第三针SARS-CoV-2 BNT162b2疫苗?》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2-03-09
    • 研究表明,实体癌(SC)或血液恶性肿瘤(HM)患者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SARS-CoV-2)并发生严重冠状病毒病(COVID-19)的风险增加。其中,HM主要包括髓系和淋巴系疾病,疾病的细胞来源及治疗方案使HM患者对感染新冠病毒的反应症状不同。与健康人群相比,免疫缺陷患者如器官移植患者、实体癌患者或HM患者,特别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接种SARS-CoV-2疫苗效果较差。因此,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淋巴恶性肿瘤患者需要特别关注。 前期研究表明,在接种新冠疫苗前12个月内使用抗CD20单克隆抗体治疗的患者很难产生抗体反应。与SC患者相比,HM患者的T细胞反应抗体反应更低,而增强针对其抗体反应有益。因此,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对已接种两剂SARS-CoV-2 mRNA BNT162b2疫苗(辉瑞/ BioNtech)后在我院随访的患者进行特定的淋巴恶性肿瘤(LM)观察,观察HM患者的免疫反应改变。研究报道了对前两次疫苗接种反应差或无反应的患者对第三次疫苗接种(第3次)的体液和细胞反应的监测情况。 研究人员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n = 13)、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 = 14)、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 = 14)、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n = 13)、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 = 14)、多发性骨髓瘤(n = 16)) 患者进行观察性研究(注册号HDH F20210324145532)。没有发现第三针疫苗带来新的副作用。在25例未第三针就存在抗Spike抗体滴度阳性的患者中,23例(92%)患者在第三针后抗Spike抗体和中和抗体滴度升高。所有18例(42%)最初血清为阴性的患者在打第三针后仍为阴性。第三针疫苗增加了整个队列中IFN-γ分泌的中位数,并在部分血清阴性患者中诱导了IFN-γ的分泌。 研究结果表明,第三次加强剂量可提高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抗体滴度和中和抗体。但对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或近期接受过抗CD-20治疗的惰性和侵袭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来说,加强针并未提高患者的抗体反应。研究人员认为,淋巴恶性肿瘤患者应当使用第三剂疫苗,虽然疫苗对他们中一些人来说并不产生作用。 总之,该研究为淋巴恶性肿瘤患者是否要打新冠疫苗第三针提供了建议和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Re, D., Seitz-Polski, B., Brglez, V. et al. Humoral and cellular responses after a third dose of SARS-CoV-2 BNT162b2 vaccine in patients with lymphoid malignancies. Nat Commun 13, 864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2-28578-0
  • 《老年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治疗。》

    • 来源专题:实验室生物安全
    • 编译者:苑晓梅
    • 发布时间:2019-12-08
    • 老年患者的霍奇金淋巴瘤(HL)通常定义为≥60岁,是一种疾病,与年轻患者相比,其存活率历来明显较低。 与年轻患者相比,老年HL患者似乎具有不同的疾病生物学特性,包括混合细胞学,爱泼斯坦-巴尔病毒相关疾病和晚期疾病的发生率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