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突破!科学家成功描述能用于开发COVID-19新型药物的病毒蛋白精细化结构!》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病毒学领域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 malili
  • 发布时间:2020-08-12
  • 2020年8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捷克科学研究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描述了一种一种新型SARS-CoV-2病毒蛋白的特殊结构,或有望帮助开发治疗SARS-CoV-2感染的新型疗法。因SARS-CoV-2所诱发的COVID-19如今改变了全球数百万甚至数亿人的生活,这是一种能利用RNA来储存其自身遗传信息的病毒,为了应对SARS-CoV-2的感染,研究人员就需要对病毒中每一种单一蛋白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详细研究。

    SARS-CoV-2用来尝试并躲避宿主机体的免疫力,并企图说服宿主机体的细胞认为病毒RNA是无害的一种机制就是帽状结构(caps)的安装,这种帽状结构是RNA开始组装时的特殊结构;由于病毒的RNA能够模仿人类机体的RNA,这就会使得病毒能够快速感染人类机体并快速繁殖。帽状结构的安装过程会催化Nsp16冠状病毒蛋白与另外一种名为Nsp10的病毒蛋白参与其中,文章中,研究人员利用X射线晶体学技术确定并分析了上述两种蛋白形成的复合体(Nsp16-Nsp10)的精确结构。

    本文研究结果或能帮助研究人员识别Nsp16-Nsp10蛋白复合体的多种基础学特性,即蛋白复合体表面有一个较深的“峡谷”结构,其能与病毒RNA结合并开始安装帽状结构,同时这种特殊的“峡谷”结构也能被抑制Nsp16-Nsp10蛋白复合体的抑制剂所靶向作用,从而开启完整的帽状结构的组装,未来或能帮助开发抵御多种冠状病毒感染的新型药物。

    研究者Evzen Boura说道,目前成百上千个研究团队都在试图揭示SARS-CoV-2如何隐藏自身的RNA免于宿主细胞的免疫攻击,最后我们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我们利用X射线晶体学技术确定了能与抑制剂发生反应的病毒酶类的特殊结构。后期研究人员还将基于本文研究结果,开发更多能有效治疗COVID-19的新型靶向性药物。(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处:

    Krafcikova, P., Silhan, J., Nencka, R. et al. Structural analysis of the SARS-CoV-2 methyltransferase complex involved in RNA cap creation bound to sinefungin. Nat Commun 11, 3717 (2020).doi:10.1038/s41467-020-17495-9

相关报告
  • 《Nat Commun:突破!科学家成功描述能用于开发COVID-19新型药物的病毒蛋白精细化结构!》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8-07
    • 日前,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捷克科学研究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描述了一种一种新型SARS-CoV-2病毒蛋白的特殊结构,或有望帮助开发治疗SARS-CoV-2感染的新型疗法。因SARS-CoV-2所诱发的COVID-19如今改变了全球数百万甚至数亿人的生活,这是一种能利用RNA来储存其自身遗传信息的病毒,为了应对SARS-CoV-2的感染,研究人员就需要对病毒中每一种单一蛋白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详细研究。 SARS-CoV-2用来尝试并躲避宿主机体的免疫力,并企图说服宿主机体的细胞认为病毒RNA是无害的一种机制就是帽状结构(caps)的安装,这种帽状结构是RNA开始组装时的特殊结构;由于病毒的RNA能够模仿人类机体的RNA,这就会使得病毒能够快速感染人类机体并快速繁殖。帽状结构的安装过程会催化Nsp16冠状病毒蛋白与另外一种名为Nsp10的病毒蛋白参与其中,文章中,研究人员利用X射线晶体学技术确定并分析了上述两种蛋白形成的复合体(Nsp16-Nsp10)的精确结构。 本文研究结果或能帮助研究人员识别Nsp16-Nsp10蛋白复合体的多种基础学特性,即蛋白复合体表面有一个较深的“峡谷”结构,其能与病毒RNA结合并开始安装帽状结构,同时这种特殊的“峡谷”结构也能被抑制Nsp16-Nsp10蛋白复合体的抑制剂所靶向作用,从而开启完整的帽状结构的组装,未来或能帮助开发抵御多种冠状病毒感染的新型药物。 研究者Evzen Boura说道,目前成百上千个研究团队都在试图揭示SARS-CoV-2如何隐藏自身的RNA免于宿主细胞的免疫攻击,最后我们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我们利用X射线晶体学技术确定了能与抑制剂发生反应的病毒酶类的特殊结构。后期研究人员还将基于本文研究结果,开发更多能有效治疗COVID-19的新型靶向性药物。
  • 《Nat Commun:科学家发现HIV潜在药物靶点!》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2-04-06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通过操纵宿主分子结构进行复制和传播。那些对病毒复制所必需的或可促进病毒复制的宿主蛋白和复合物被称为依赖性因子,而那些抑制病毒复制的宿主蛋白和复合物被称为限制因子。抑制依赖性因素的作用或增强限制性因素的活性可能会显著限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因此,这些因素可以作为治疗干预的靶标。迄今为止,科学家们已经筛选了上百个HIV宿主因子,描述了它们与病毒蛋白、核酸或核糖核蛋白复合物的直接相互作用。然而,这些宿主因子绝大多数尚未在原代细胞中得到功能验证。近日,发表在Nat Commun上的一篇题为“A functional map of HIV-host interactions in primary human T cells”的学术论文使用CRISPR-Cas9 RNPs在原代CD4 + T细胞中系统靶向了426个与HIV生命周期有关的基因,确定了它们对HIV复制的功能影响,同时进行深度测序,以量化每个扰动的等位基因敲除效率,监测HIV-1激发后7天内病毒感染情况。 研究人员在364个靶向基因中实现了有效的敲除(>50%的等位基因),并确定了86个改变HIV感染的候选宿主因子。这些因子中有47个通过独立供体中的多重基因编辑进行验证,包括23个具有限制性活性的因子。这23个限制因子在敲除时增加HIV复制,而62个基因产生依赖因子表型,减少敲除时HIV复制;一个基因PELO产生了依赖于供体的冲突表型。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候选依赖性因子中,细胞计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与保护免受持续病毒感染的细胞病变效应一致。而限制因子敲除后细胞计数随时间推移而减少,与病毒感染增加和细胞死亡增加一致。没有表型但具有有效编辑的因子导致细胞计数随时间没有显着变化。基因编辑效率和HIV-1表型在独立供体中高度一致。在86个候选宿主因子中,40个先前与NCBI基因参考功能(GeneRIF)数据库中的HIV感染有关,而46个未曾报道过在HIV感染中的作用,且其中几个代表了潜在的药物靶点,为理解HIV生物学提供了许多新的途径。 该研究表明,宿主-病原体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集为功能宿主因子发现提供了丰富的候选来源,使我们更好理解原代T细胞中的HIV复制机制。该研究策略能有效地将高质量的阵列筛选实验用于未来原代细胞类型中的宿主因子鉴定,对继续探索原代人类细胞中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和功能机制及临床治疗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