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性T细胞作为自身免疫疾病治疗靶点的前景》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 杜慧
  • 发布时间:2015-04-20
  • 免疫耐受一直是器官、组织移植排斥反应、 自身免疫性疾病、 过敏和哮喘治疗领域中免疫学的“圣杯”。我们发现FoxP3 + CD4 + 调节性 T 细胞在诱导和维持自身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强调了调节性T 细胞的生物学和免疫疗法并讨论了利用调节性细胞及调节性T细胞友好疗法来替换当前免疫抑制疗法的潜力。

    专家意见: 生物医学正处在一场新的革命: 人类细胞作为多功能治疗的工具。我们强调基础性细胞工程科学发展的挑战和机遇。虽然调节性T细胞疗法已成为合理的临床治疗手段,但该疗法的发展仍需要更好地了解潜在的调节性T细胞生物学,更好地促进成本效益和与其他药物合用来改变病原性/调节性平衡。

相关报告
  • 《营养与健康所发现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新机制》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亮点监测
    • 编译者: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19-03-29
    • 2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Cell Metabolism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时玉舫/王莹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IGF-2 Preprograms Maturing Macrophages to Acquire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Dependent Anti-inflammatory Properties”。在该项研究中,研究人员系统分析了低氧条件下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的蛋白表达谱,发现其分泌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2, IGF-2)是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分子,并揭示了IGF2执行免疫抑制功能的分子机制及其在对抗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潜能。   自1998年MSCs被报道具有免疫抑制功能以来,其在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前景一直备受瞩目。该团队的前期研究发现MSCs的免疫抑制作用与其所处的炎症微环境密切相关,一方面炎症因子赋予MSCs的免疫抑制功能(Cell Stem Cell. 2008 7;2:141-50),另一方面炎症因子的多样性和其水平的动态变化又决定MSCs免疫调节能力的可塑性(NatureImmunology. 2014; 15: 1009-1016),这些认识对于指导MSCs的合理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不同微环境下MSCs的特性优化和免疫调节机制认识也是当前国际MSCs治疗研究领域的热点。   通过系统比对不同培养条件下的MSCs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作用,发现低氧培养条件下人源MSCs以IGF-2有效治疗多发性硬化的动物模型——实验性自身反应性脑脊髓炎。该作用主要依赖于IGF2对于PD-L1high巨噬细胞的促进作用,并通过PD-L1提高Foxp3+Treg的分化并执行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抑制作用。对巨噬细胞的分析,发现IGF-2不影响成熟巨噬细胞向具有抗炎功能巨噬细胞的转变,而是作用于单核细胞向巨噬细胞分化成熟的过程,使得在IGF2调控下成熟的巨噬细胞具备持续的免疫抑制能力。这一作用的形成与IGF-2通过表观遗传调控和代谢重编程使得巨噬细胞处于对氧化磷酸化的代谢偏向性密切相关。阻断线粒体电子传递链复合物V的活性能够抑制IGF-2重编程巨噬细胞上PD-L1的高表达和其促进Treg分化的能力。   综上所述,该研究阐明了低氧条件下MSCs通过IGF2,赋予成熟过程中巨噬细胞的氧化磷酸化的代谢偏向性,诱导抗炎巨噬细胞的形成并促进Treg分化,从而有效抑制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研究结果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和有效的分子。   营养与健康所博士研究生杜黎明和林良宇为共同第一作者,研究员时玉舫和王莹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是营养与健康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合作研究,得到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邵常顺的指导和支持。经费支持来自于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苏州市科技发展项目、江苏省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等,同时研究得到营养与健康所公共技术平台和动物平台的支持和帮助。
  • 《LINGO-1作为特发性震颤治疗靶点的前景》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15-04-17
    •        LINGO-1 因为可与多种生长因子受体相互作用从而阻断或抑制它们的活性,而成为了神经元存活、 少突胶质细胞分化和轴突生长、再生的负性调节因子。大量体外试验和动物试验结果表明抗-LINGO-1 疗法可能对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 (MS)、 帕金森氏病、特发性震颤 (ET)有疗效。此外,遗传和病理学研究也发现了LINGO-1 和ET之间存在紧密联系。        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概述了目前有关LINGO-1 和ET之间联系的研究, 并以遗传连锁为重点,根据千人基因组目录,概述了LINGO-1的基因变异、辨别出潜在的基因易变区域,LINGO-1基因变化可能影响抗-LINGO-1 疗法的疗效。        抗-LINGO-1 疗法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目标是减轻神经元生长和恢复间的相互制约。抗-LINGO-1 疗法正在 MS 患者中进行临床试验。在对ET患者进行临床试验之前,  应先对LINGO-1 和 ET之间基因关系进行精化、对受试者进行详细的基因和表型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