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第一季度粗钢产量为10年来最低,未来更糟》

  • 来源专题:一带一路冶金门户
  • 编译者: 吴崇浩
  • 发布时间:2020-06-12
  • 标准普尔全球普氏(S&P Global Platts)过去三个季度的日本粗钢产量降至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当时该行业正努力应对冠状病毒大流行带来的下游制造和建筑工地关闭,目前国内需求和出口不温不火,使问题更加复杂机会。生产据世界钢铁公司(Worldsteel)统计,今年第一季度,该公司的总产量为2440万吨,比第四季度增长了2.9%,但同比下降了2.4%协会第二季度的前景并不乐观,随着日本钢铁业继续受到冠状病毒大流行的影响,一位日本贸易商表示:“我们看到国内外市场都在萎缩。”第二季度情况只会变得更糟,因为我们将看到主要高炉计划减产。”主要生产商JFE steel在3月份表示,经营环境前所未有,极具挑战性,尤其是受美中贸易紧张导致制造业需求下滑、中国需求增加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以及生产中使用的其他材料的成本上升后勤。自从去年第三季度,随着日本国内出口市场需求不断下降,东京奥运会建设热潮结束,面临更具竞争力和限制性的出口机会,日本的生产量一直处于停滞状态。铁矿石进口猛跌至10年来的最低点。随着粗钢产量的下降,日本统计数据显示,第一季度铁矿石进口同样表现不佳,仅为2690万吨,创下10年来的新低,环比下降10.1%,同比下降6.1%。一位交易员表示:“随着主要高炉减产,对原材料的需求减少。”除了出售生铁储备外,他们还一直试图将部分长期合约量转售给中国用户。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抛售。消息人士告诉标普环球平台(S&P Global Platts)说:“众所周知,日本高炉大多与大型矿商签订的年度定期合约有关,这可能会限制它们的灵活性,而不是现货合约。在这种下降趋势下,可能会对合约期限或条款进行重新谈判。”如果这种情况已经发生,我也不会感到惊讶。”随着新日铁和JFE钢铁等主要钢铁生产商从4月到6月进一步暂停高炉生产,同时计划到2023年永久关闭高炉,第二季度铁矿石需求的上行空间仍然有限。废品出口创4.5年来新高。国内高炉和电弧炉钢厂的废钢需求减少,导致出口市场供应过剩,第一季度产量环比增长14.3%,同比增长36.1%一年本季度最大的目的地仍然是韩国,但成交量同比下降24.8%,至842,288公吨。其次是越南(829003公吨)、台湾(302869公吨)和孟加拉国(208267公吨),所有这些国家的产量都逐年增加年。生长越南和孟加拉国的需求主要由生产能力的提高带动。而台湾由于一季度航运业的集装箱问题,从南美和欧洲等其他来源获得的货运量减少,将兴趣转向了日本来源。作为由于粗钢产量下降,国内需求持续低迷,日本废钢对地区买家的竞争力可能继续下降在第二季度是一个平局,但它将在可能放缓的发电量和增加的海外需求的价格支持之间寻求平衡。半成品钢出口创两年来新高。一季度半成品钢出口110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一倍多,同比增长25.7%四分之一消息人士称,出口市场是日本国内钢铁库存增长的一种选择说。那个最大的目的地是台湾,375357公吨,比一年前增长了近四倍,其次是韩国(下降34.7%,达到257644公吨)和泰国(增长18倍,达到187883公吨)。在过去的一年中,越南作为日本半成品钢的目的地完全衰落了,因为它的市场变得更具竞争力和限制性。它是2019年第一季度第二大目的地,为288914公吨,但基本上下降到零。同时,酒吧销售表现极为糟糕,过去三个季度的出口量与2009年相似,在冲出半成品时得到更多的支持钢筋一季度出口总额为1511.6亿吨,环比增长1.4%,但同比下降18%。

相关报告
  • 《Wiley 2026财年第一季度总结》

    • 来源专题:科技出版市场动态监测
    • 编译者:崔颖
    • 发布时间:2025-09-30
    •     2026财年第一季度,Wiley公司业绩表现符合预期。受业务组合变化、收入确认时间安排及专业出版市场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部分业务板块出现波动。人工智能许可需求为研究业务带来中个位数增长,开放获取模式也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但同期部分增长被上一年度期刊续订时间安排所抵消。     Wiley通过代表现有出版合作伙伴执行人工智能授权项目(AI licensing project),扩大了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业务布局,并与全球某领先人工智能创新者达成战略合作。基于当前需求与产出指标、经常性收入模式和开放获取计划的稳定表现,以及成本节约措施的逐步推进,管理层对第二季度及全年业绩展望保持信心。     股东回报方面,公司宣布提高股息,为连续第32年增长,并将股票回购金额增至1,400万美元;同时董事会批准新增2.5亿美元股票回购授权,较2020年授权规模扩大25%。     在2026财年目标推进方面,Wiley取得了多项进展:全球投稿量增长25%,论文产出量提高13%,其中中国、印度、美国和英国市场投稿增长分别为25%、35%、14%和17%。开放获取业务实现两位数增长,7月投稿量达到历史新高。订阅业务在续订周期中表现稳定。Wiley旗下期刊在17个学科领域的行业引文索引中获得最高评级,总引用量占比超过10%。     Wiley通过人工智能及相关市场拓展实现业务增长,包括与某大型科技公司达成一项价值2,000万美元的人工智能许可项目,继与亚马逊云科技、Perplexity合作后,与Anthropic建立研究类人工智能应用战略合作,以及调整销售架构成立专门的企业市场团队以深化研发领域合作。     运营方面,Wiley将超过1,000种期刊迁移至变革性出版平台,92%的研究人员认为系统易于使用。Advance期刊系列中的开放获取旗舰刊《Advance Science》收入同比增长近50%。成本节约措施预计自第二季度起显现效果,资产剥离所得约1.2亿美元用于降低债务。 图1. 2026财年承诺     对于第二季度及全年业绩,Wiley认为第一季度的时间性影响属暂时因素,2025财年续订周期内经常性收入增长良好,开放获取业务因需求增加和产出渠道扩展预计保持增长。人工智能授权市场持续成长,第一季度相关收入为2,900万美元。美国高等教育入学人数连续两年增长,但2025年秋季情况仍需观察。     在人工智能业务领域,Wiley集团通过不断演进的授权模式,持续响应市场对其学术内容与专业知识的增长需求。目前,Wiley已在多个方向取得实质性进展。     在模型训练方面,Wiley与3家全球领先的科技企业达成内容授权协议,为其人工智能模型训练提供大量历史文献资源。当前,该类合作正由初期的大型项目逐步扩展为更多元化、针对性更强的中小规模交易,显示出更广泛的市场适应性。     Wiley Nexus智能平台作为连接出版合作伙伴与人工智能应用需求的关键枢纽,持续发挥Wiley在行业关系、渠道布局与技术积累方面的优势。2026年第一季度,该平台实现收入1,600万美元,反映出其在生态系统中的核心地位及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     面向企业垂直研发场景,Wiley推出了以“知识供给”为核心的订阅服务,已成功与多家制药及化工企业签订内容订阅协议,目前储备多项进行中的合作项目。与此同时,Wiley积极与亚马逊云服务(AWS)、Perplexity、Anthropic等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创新者建立战略合作,共同推进多项应用试点,探索更广泛的企业级应用场景。 图2. Wiley人工智能领域的三种模式     自2024年1月以来,Wiley在人工智能领域推进了多项业务进展。在科技领域,Wiley与全球3家主要科技企业开展了模型训练合作,与若干核心人工智能创新者建立了开发与推荐合作伙伴关系,并为中小型出版商提供代理授权服务。在医疗与科学领域,Wiley与3家大型制药企业推进药物发现相关的周期性推理试点,为欧洲航天局启动了地球观测项目试点,并与多家制药及科研机构探索合作机会。在工业领域,Wiley与跨国化工企业合作开展了模式识别应用的周期性推理试点。     Wiley依托其在人工智能与数据领域的资源积累,正逐步开拓在企业市场中的业务机会。企业业务目前占公司总收入10%,但在美国研发支出中占比80%,显示出进一步增长的空间。Wiley内容和数据资源覆盖多个行业,潜在应用场景广泛。     在技术方面,Wiley一体化研究平台已集成多项人工智能功能:1,000种期刊已接入具备预测性风险评估的自动化平台,系统实施25项完整性及质量检查,引用存在问题的论文数量减少约70%,自动转投推荐转化率提升约30%。Wiley通过Magic Lab创新项目、AI/Xplansations研究、作者人工智能指南和出版物知识图谱等工具支持研究创作环节;通过完整性筛查、审稿人推荐和规模化部署提升评审与分发效率;借助“Ask an Article”人工智能助手、多个战略合作伙伴的集成、人工智能网关与发现助手及知识联结网络,改善内容发现与获取体验。     2026财年第一季度,Wiley公司业绩受到业务组合变动、收入确认时间以及专业出版市场环境疲软的影响。具体来看,利润率结构方面,第一季度的人工智能项目(2,900万美元)抵消了上一年度的人工智能收入(1,700万美元),由于Nexus合作伙伴部分的1,600万美元需支付更高版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率为45%。此外,研究出版业务受到上一年度期刊续订时间安排的影响,且第一季度未分配公司费用因战略咨询项目暂时增加,部分抵消了重组带来的开支节省。专业出版业务虽然面临市场压力,但图书产出增长9%,签约量上升27%。     展望今后,研究业务保持积极发展态势,出版计划储备较为充实,期刊续订进展总体顺利。人工智能相关业务储备目前较为活跃,成本节约措施逐步生效,Wiley将继续关注秋季入学及消费者支出环境变动。第一季度研究出版业绩与预期一致,需求、产出及未来展望指标保持稳定。研究解决方案业务的增长部分来自代表Nexus出版合作伙伴执行的人工智能许可协议。学术类业务虽处于传统淡季,且受到上一年度人工智能交易高基数的影响,专业出版收入因市场疲软表现欠佳,但评估业务实现稳健增长,形成一定抵消。学术与专业板块在新选题签约方面表现良好,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虽受收入端影响,但利润率同比提升20个基点。     Wiley财务状况保持稳健,自由现金流使用额为1亿美元,较上一年度同期的1.07亿美元有所变化,符合上半年期刊订阅收入季节性波动的历史规律。资本支出为1,500万美元,低于上一年度同期的1,800万美元。Wiley连续第32年提高股息,收益率约3.5%,并以均价42.22美元回购约33.2万股股票,总额1,400万美元,比上一年度同期的1,300万美元有所增加。董事会批准新增2.5亿美元股票回购授权,较2020年规模上升25%。净债务与过去12个月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比率为1.9,较上一年度同期的2.0进一步改善。通过剥离大学服务业务,Wiley获得约1.2亿美元现金收入,已全部用于偿还债务及降低负债。     Wiley重申对2026财年的增长展望。第一季度整体业绩符合预期,公司凭借稳健的需求与产出指标、循环收入模式、开放获取计划以及持续推进的成本节约措施,对第二季度及全年业绩信心充足。Wiley在人工智能领域已建立一定优势,与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者达成战略合作,并为出版合作伙伴提供独特价值。未来,Wiley将继续通过人工智能创新与投资提升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持续推动业务发展。此外,连续第32年提高股息及扩大股票回购等举措,也体现了公司回报股东的一贯承诺。
  • 《第一季度智能手机产量同比下降10%,报告预计第二季度创纪录的下降16.5%》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Lightfeng
    • 发布时间:2020-05-17
    •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TrendForce的数据,2020年全球COVID-19大流行导致近几年智能手机市场的跌幅最大。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产量同比下降10%至约2.8亿部,这是五年来的最低水平,预计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产量将同比下降16.5%至2.87亿个,这是给定季度有记录以来的最大降幅。TrendForce预测全年总产量为12.4亿个单位,同比下降11.3%,预计5G智能手机的年产量仍约为2亿部,在整个智能手机市场的渗透率达到16%。Vivo第一季度前六名中唯一增长的品牌。 TrendForce表示,即使没有COVID-19的出现,2020年第一季度领先者三星的增长也会受限。除了市场饱和之外,中国品牌的崛起限制了其增长。TrendForce估计,三星2020年第二季度的智能手机产量将环比下降10.7%,至5830万部。 在2020年第一季度,华为以产量排名第二。华为在2020年第一季度的智能手机产量达到4600万部。如果中国经济继续改善,华为第二季度的产量可能会达到约4800万台,且关于5G智能手机的计划一直在进行。 苹果成为冠状病毒大流行的受害者,2020年第一季度,iPhone产量同比下降8.7%至3790万台,从而使苹果位居第三。随着该公司在第二季度发布新的iPhone SE,预计iPhone的季度产量将保持相对接近第一季度的数字,达到3600万部。 排名第四的是小米,海外市场占其销售额的70%以上。该公司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的产量为2450万台,与2019年第一季度持平。TrendForce预计,小米第二季度产量同比下降10.7%。 OPPO(包括OnePlus,OPPO和Realme)和Vivo分别排名第五和第六,得OPPO公布第一季度产量为2400万台,同比下降10.4%。Vivo在2020年第1季度的产量同比增长5.5%,达到2300万台。TrendForce对OPPO和Vivo第二季度产量的预测分别为3000万和2450万台,每个品牌的同比下降幅度均超过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