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 通过高分辨率原位结构揭示哺乳动物呼吸超复合体的动态机制》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 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5-30
  • 2024年5月29日,耶鲁大学张凯和南京中医药大学朱家鹏联合研究团队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High-resolution in situ structures of mammalian respiratory supercomplexes 的研究论文。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的能量工厂,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分子,而呼吸链复合体在其中扮演着核心重要的角色,因此也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和神经疾病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冷冻电子显微镜(cryo-EM)作为一种革命性的分子成像技术,在过去的十多年极大促进了呼吸链复合体的研究。

    该研究发展了一种极具创新性的原位冷冻电镜技术,直接对心脏来源的完整的线粒体进行透射电子显微成像,首次展现了处于反应态的天然膜环境下的呼吸链复合物多尺度、高动态、超高分辨率原位结构。这项工作不仅代表了成像技术和线粒体科学研究方面的双重突破,还提供了有关原位膜蛋白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展望,预期将对基础学术研究和临床医学应用均产生深远影响。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7488-9
相关报告
  • 《Science丨缺血诱导哺乳动物复合体 I 调节开关的分子机制》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6-19
    • 2024年6月13日,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Science杂志发表了题为Molecular mechanism of the ischemia-induced regulatory switch in mammalian complex I的文章。 呼吸复合体 I 是哺乳动物线粒体中氧化磷酸化的有效驱动力,但它在挑战性条件下的失控催化会导致氧化应激和细胞损伤。缺血条件会将复合体 I 从快速、可逆的催化状态切换到休眠状态,从而在复氧后起到保护作用,但这种切换的分子基础尚不清楚。 该研究将复合体 I 催化的精确生化定义与耦合囊泡磷脂双分子层中的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相结合,揭示了在膜相互作用调节下过渡到休眠状态的机制。通过采用多功能膜系统将结构和功能结合起来,将催化和调节特性归因于特定的结构状态,研究人员确定了复合体 I 的构象转换如何控制其生理作用。
  • 《PNAS:揭示哺乳动物呼肠孤病毒转录激活和调控机制》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2-12-09
    •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朱平课题组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王靖飞课题组合作完成的研究论文(In situ Structures of Polymerase Complex of Mammalian Reovirus Illuminate RdRp Activation and Transcription Regulation)。 哺乳动物呼肠孤病毒(Mammalian Reovirus,MRV)属于呼肠孤病毒科,正呼肠孤病毒属,是呼肠孤病毒科的典型代表,具有溶瘤病毒的特性。近期研究表明,MRV的溶瘤活性与病毒的转录效率密切相关。因此,剖析MRV的转录激活和转录调控机制对于探索呼肠孤病毒科病毒的感染和复制过程,增强其溶瘤活性具有重要意义。MRV病毒颗粒内含10条双链RNA基因组,由2层衣壳蛋白紧密包裹。病毒入侵细胞后,外层衣壳逐渐解离,只保留内层衣壳和内部基因组形成的核心颗粒(Core particle)。Core particle具有转录活性,能够利用五次轴内部的转录酶复合物(包括RdRp和μ2蛋白)转录病毒基因组。RdRp转录出的初始转录本(Nascent transcript)进入core particle外部的塔状突起结构。由λ3蛋白完成加帽反应形成成熟的mRNA,且成熟的mRNA进入细胞质后翻译病毒蛋白。 朱平研究组等探究了MRV入侵过程中不同形式的颗粒,包括全病毒(virion)、脱外层衣壳的core particle(Uncoated core)、非转录态core particle(nT-core)和转录态core particle(T-core),并利用冷冻电镜三维重构技术解析了不同状态下转录酶复合物的高分辨率结构,获得了MRV转录过程中5种不同状态的RdRp结构——initiation state、unloaded state、reloaded state、 pre-elongation state、elongation state。研究显示,在完整病毒颗粒中,RdRp处于转录起始状态(initiation state),同时,dsRNA基因组在RdRp模板进口处解旋,且模板链(Template)伸入RdRp内部指导3 nt左右转录本的生成,而RdRp中的priming loop元件像门栓一样挡在转录本继续延伸的位置,从而阻止转录的持续进行。研究发现,在外层衣壳蛋白脱落后形成的core particle中,RdRp发生了较大构象变化,基因组RNA模板进口处的RNA-loading region变得非常柔性和松弛,使得基因组RNA处于卸载状态(unloaded state),转录处于不能继续进行的状态。只有在转录底物存在的情况下,RdRp进一步发生构象变化,在脱衣壳后变得松弛的RNA-loading region才又恢复初始构象,使得基因组RNA恢复到加载状态(reloaded state),并进一步进入转录延伸前状态(pre-elongation state)和最终的转录延伸状态(elongation state)。随着转录的进行,RdRp中在病毒转录起始状态中起门栓阻挡作用的priming loop元件向C端结构域(CTD)方向移动,并促使CTD发生构象变化。这种构象变化一方面使得RdRp中负责template-transcript hybrid解链的wedge helix元件移动至hybrid的延伸路径,导致hybrid的解链;另一方面释放了transcript的出口,使得解链后的transcript顺利转移出RdRp。 该研究揭示了哺乳动物呼肠孤病毒MRV内部转录酶复合物的组装机制,揭示了reovirus入侵细胞过程中基因组的转录过程和结构模型,有助于探索多层衣壳呼肠孤病毒的转录激活和转录调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