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子刊详解:经过基因改造的腺病毒有望成为对抗转移性癌症的新武器》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0-11-30
  • 许多癌症研究人员宣称已经设计出了“智能炸弹”。一直以来缺少的是隐形轰炸机---一种可以穿过人体雷达防御系统的递送系统。

    溶瘤病毒,或者说优先杀死癌细胞的病毒,已经被讨论和测试了几十年。2015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了一种针对黑色素瘤的溶瘤病毒。但是,针对转移性癌症,它们一直面临着一个压倒性的障碍:人类免疫系统。人类免疫系统迅速捕获注入血液中的病毒,并将它们转运到肝脏,即身体的垃圾处理工厂。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埃默里大学和凯斯西储大学的研究人员如今成功地规避了这一障碍。他们重新设计了人类腺病毒,使得这种病毒不容易被先天免疫系统的一部分捕获。这使得将这种病毒注射到血液中而不会引起大规模的炎症反应成为可能。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0年11月25日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Systemic cancer therapy with engineered adenovirus that evades innate immunity”。论文第一作者为埃默里大学研究员Svetlana Atasheva博士和凯斯西储大学研究生Corey Emerson。

    这项研究报道了这种重新设计的病毒的低温电镜(cryo-EM)结构,而且还报道了它能够消除小鼠体内的播散性肿瘤。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Dmitry Shayakhmetov博士说,“在静脉注射病毒时,先天性免疫系统将它们送入肝脏的效率相当高。由于这个原因,大多数溶瘤病毒被直接送入肿瘤,而不能影响转移瘤。相比之下,我们认为将有可能以足够高的剂量全身性地递送我们修饰后的病毒以抑制肿瘤生长,同时不会引发危及生命的全身性毒副作用。”

    Shayakhmetov与凯斯西储大学药理学系教授、结构生物学家Phoebe Stewart博士合作了15年。他们的工作重点是:重新设计腺病毒,这种递送系统已被用于数十项癌症临床试验中,以刺激宿主抗肿瘤反应。

    腺病毒也是基因治疗研究的核心。Shayakhmetov回忆起1999年Jesse Gelsinger的死亡,Gelsinger是一名参加基因治疗临床试验的志愿者,死于与递送到血液中的高剂量腺病毒载体有关的细胞因子风暴和多器官衰竭。他说,这一事件激发了他对腺病毒的重新设计,使之不会引发强烈的炎症反应。他认为这种重新设计的腺病毒是一种平台技术,可以针对多种类型的癌症进行调整和定制,甚至可以针对单个癌症患者进行个性化的癌症治疗。

    Shayakhmetov说,“这是一种治疗转移性癌症的新途径。你可以用刺激癌症免疫力的基因和蛋白来武装它,你可以组装这种病毒的衣壳,就像你在堆积乐高积木一样。”

    Shayakhmetov在华盛顿大学时就开始研究改良病毒技术,并成立了一家公司AdCure Bio,旨在为转移性癌症患者带来一种潜在的救命疗法。

    2012年,Shayakhmetov和Stewart的实验室在Science期刊上发表了关于腺病毒如何与血液中的一种宿主因子--凝血因子X---相互作用的低温电镜分析。

    Stewart说,“有时,即使是结构蛋白的微小变化也可能是灾难性的,并阻止传染性病毒的组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三个地方对腺病毒进行了修饰,以尽量减少这种病毒与特定血液因子的相互作用。我们发现,这种病毒仍然可以组装并保持感染和杀死肿瘤细胞的功能。”

    对修饰后的腺病毒仍有可能形成一种较慢建立的适应性免疫反应,类似于接种疫苗后观察到的情况。Shayakhmetov说,一组病毒可以用于对癌症患者进行连续给药,以延长治疗效果。

    他说,“我们的研究是首次发现我们可以修改天然IgM与腺病毒的结合。我们引入了防止病毒在血液中失活并阻止它被肝脏巨噬细胞捕获的突变,肝脏巨噬细胞是我们身体中最大的免疫细胞池,可以捕获和消灭病原体。到目前为止,主流观点认为,任何有规律的重复结构,如这种病毒的外壳(即衣壳),都会吸引低亲和力的天然IgM抗体结合,导致它迅速失活并从血液中清除。”

    这些研究人员还替换了腺病毒中与人类细胞整合素(integrin)相互作用的部分,将这一部分替换为另一种人类蛋白---将这种病毒靶向肿瘤细胞的层粘连蛋白α1(laminin-α1)---的序列。Emerson和Stewart获得了这种重新设计的腺病毒的高分辨率低温电镜结构。

    当注射到小鼠体内时,高剂量的标准腺病毒会在几天内引发肝脏损伤和死亡,但是这种重新设计的腺病毒不会如此。这种重新设计的腺病毒可以消除一些移植了人类肺癌细胞的小鼠身上的播散性肿瘤,但不能消除所有小鼠身上的肿瘤:大约35%的小鼠出现了完全的反应,没有可检测到的肿瘤,存活时间也延长了。这些研究人员发现,肺部的肿瘤部位被转化为瘢痕组织。如今,Shayakhmetov实验室正在探索进一步提高完全反应者比例的方法。

    Shayakhmetov说,在临床上,转移性肺癌将是最适合测试溶瘤病毒疗效的癌症类型。这种技术还可以用于基因治疗应用。

  • 原文来源:https://stm.sciencemag.org/content/12/571/eabc6659;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11-stealth-bomber-virus-weapon-metastatic.html;https://news.bioon.com/article/6781311.html
相关报告
  • 《周德敏团队将流感病毒改造为癌症治疗疫苗》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3-05-31
    • 肿瘤细胞中发生的基因突变会产生新抗原,可以引发肿瘤特异性免疫反应。虽然已经发现了许多新抗原,但递送这些新抗原进行肿瘤特异性免疫治疗仍然存在挑战。目前,各种形式的新抗原,例如基于蛋白质、多肽,以及核酸(mRNA、DNA)的疫苗,都已经开展了临床试验。 科学家们开发了多种递送新抗原的方法,包括基于树突状细胞的疫苗、病毒载体疫苗,以及生物材料/纳米材料的疫苗。然而,这些方法受到诸如新表位不良摄取和呈递以及低免疫原性等问题的限制。此外,实体瘤中存在着免疫抑制性微环境,这增加了免疫激活阈值。 北京大学周德敏团队在 Nature 子刊 Nature Biotechnology 上发表了题为:An engineered influenza virus to deliver antigens for lung cancer vaccination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嵌合抗原肽流感病毒系统——CAP-Flu,用于将与甲型流感病毒(IAV)结合的抗原肽通过吸入递送到肺部,从而治疗肺癌,以及防止多种肿瘤向肺部的转移。更重要的是,这种工程化的甲型流感病毒(IAV)可以与任何感兴趣的肿瘤新抗原结合,以产生新的肺癌治疗性疫苗。 2016年12月,周德敏团队在 Science 期刊发表论文【2】,基于仿生流感病毒感染后的正常人短期内再感染的几率大大降低这一现象,并基于病毒合成生物学-终止密码编码非天然氨基酸的理论,将流感病毒改造为了携带提前终止密码子(PTC)的病毒,这些病毒具有完全的感染性,但在常规细胞中无法复制。这种携带PTC的病毒可以在小鼠、豚鼠和雪貂中诱导强大的体液、粘膜和T细胞免疫反应,保护它们免受流感攻击。 在这篇最新论文中,研究团队将这种活流感病毒改造成了肿瘤治疗疫苗,并在小鼠肿瘤模型上进行了验证。 之前有研究观察到,甲型流感病毒(IAV)感染会带来肿瘤缓解,然而可能导致的严重呼吸系统并发症限制了将IAV转化为癌症疗法。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从活的但非复制性IAV中产生嵌合抗原肽流感病毒(CAP-Flu)的新策略。 研究团队在此前开发的PTC病毒的脂质膜上,通过胆固醇分子嵌合免疫佐剂CpG寡聚核苷酸,并通过点击化学反应将化学合成的小肽分子偶联到脂质膜的HA蛋白上。借助流感病毒对肺部的天然嗜好性,经呼吸道将抗原肽高效吸收、均匀分布并紧紧粘附在肺细胞上,使流感病毒成为抗原肽优异的递送系统。抗原肽嵌合在PTC病毒上可高效活化抗原呈递细胞树突状细胞。 研究团队证明了CAP-Flu将肿瘤模型抗原卵清蛋白(OVA)递送到肺部,能够在那里它引发强大的抗原摄取,启动先天和适应性免疫反应,并将肿瘤微环境重塑为短暂的炎症状态,从而促进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浸润到肿瘤中。 研究团队进一步对流感病毒基因组进行工程化改造,在PB2基因序列引入编码抗PD-L1纳米抗体的基因,经鼻吸入后,能够仅在感染部位高效表达抗PD-L1纳米抗体,在小鼠黑色素瘤肺转移模型中,能够进一步消除免疫抑制性微环境,协同增强抗癌效果。 此外,该研究还显示,替换肿瘤新抗原后,可以在结肠癌及乳腺癌肿瘤的肺转移模型上同样实现了治疗效果。转化为合成肽引导的、肿瘤特异性和个性化免疫治疗提供了一种通用策略。 周德敏团队助理研究员纪德重、博士研究生张缘洁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纪德重博士和周德敏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为第一责任单位,深圳湾实验室和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为合作单位。
  • 《Science:美洲驼纳米抗体有望成为对抗新冠病毒的强大武器》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11-11
    •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研究人员描述了一种从美洲驼(llama)身上提取小型的但极其强大的SARS-CoV-2抗体片段的新方法,这种抗体片段可以被制成可吸入的治疗剂,具有预防和治疗COVID-19的潜力。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11月5日在线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Versatile and multivalent nanobodies efficiently neutralize SARS-CoV-2”。 这些特殊的称为“纳米抗体(nanobody)”的美洲驼抗体比人类抗体小得多,在中和SARS-CoV-2病毒方面的效果要好很多倍。它们也更稳定。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匹兹堡大学细胞生物学助理教授Yi Shi博士说,“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发明家。我们开发的技术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调查中和SARS-CoV-2的纳米抗体,这使得我们能够迅速发现数千种具有无与伦比的亲和力和特异性的纳米抗体。” 为了产生这些纳米抗体,Shi求助于一只名叫Wally的黑色美洲驼---它与Shi的黑色拉布拉多犬很相似,因此也与后者的绰号相同。 Shi和同事们利用SARS-CoV-2刺突蛋白的一种片段对美洲驼进行免疫,大约两个月后,这种动物的免疫系统产生了针对这种病毒的成熟纳米抗体。 利用过去三年来Shi一直在完善的一种基于质谱的技术,论文第一作者、Shi实验室研究助理Yufei Xiang鉴定出Wally血液中与SARS-CoV-2结合最强的纳米抗体。 随后,在匹兹堡大学疫苗研究中心(CVR)的帮助下,这些研究人员将他们的纳米抗体暴露在活的SARS-CoV-2病毒中,发现仅一纳克的一小部分的纳米抗体就能够中和足够多的病毒,从而让100万个细胞免受感染。 这些纳米抗体代表了抵抗SARS-CoV-2感染的最有效的治疗性候选抗体,比通过同样的几十年来用于筛选人类单克隆抗体的噬菌体展示方法发现的其他美洲驼纳米抗体要有效数百到数千倍。 Shi及其同事们发现的纳米抗体可以在室温下放置六周,并可以被制成可吸入的雾状物质,从而将这些抗病毒药物直接地送到最需要它们的肺部中。鉴于SARS-CoV-2是一种呼吸道病毒,这些纳米抗体可以在呼吸系统中找到并结合它,甚至在它有机会造成损害之前。 相比之下,传统的SARS-CoV-2抗体需要进行静脉注射,这将使得所注射的抗体稀释到全身,因此需要更大的剂量,并且每个治疗过程中患者和保险公司需要花费约10万美元。 Shi说,“纳米抗体的成本可能会低得多。它们是解决当前危机的紧迫性和严重性的理想选择。” 通过与匹兹堡大学的Cheng Zhang博士和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Dina Schneidman-Duhovny博士合作,Shi团队发现发现他们的纳米抗体使用多种机制来阻止SARS-CoV-2感染。这使得纳米抗体适合于生物工程。比如,结合到SARS-CoV-2病毒不同区域的纳米抗体可以连接在一起,就像一把瑞士军刀那样,即便这种病毒的一部分发生突变并变得耐药,也无法逃脱它们的杀戮。 论文共同作者、匹兹堡大学疫苗研究中心主任Paul Duprex博士说,“作为一名病毒学家,看到如何利用美洲驼抗体产生的奇特性,构建出一种抵抗SARS-CoV-2临床分离株的有效纳米武器,真是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