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下达2023年广东省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企业技术改造新增资金项目计划的通知-产业分析》

  • 来源专题:智能制造
  • 编译者: icad
  • 发布时间:2023-12-01

  • 广州、珠海、汕头、佛山、韶关、河源、梅州、惠州、东莞、中山、江门、阳江、湛江、肇庆、清远、潮州、揭阳、云浮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为进一步推进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根据省委省政府有关工作部署,现对部分2023年入库未获得奖励的传统优势产业技术改造项目进行支持。根据《...,制造业,工业,202
    广州、珠海、汕头、佛山、韶关、河源、梅州、惠州、东莞、中山、江门、阳江、湛江、肇庆、清远、潮州、揭阳、云浮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为进一步推进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根据省委省政府有关工作部署,现对部分2023年入库未获得奖励的传统优势产业技术改造项目进行支持。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加快先进制造业项目投资建设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粤府〔2021〕21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修订)的通知》(粤府〔2023〕34号)、《省政府工作会议纪要(关于支持推动东莞经济发展有关工作的会议纪要)》(〔2023〕52号)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经管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粤财工〔2019〕115号)有关规定,现将2023年广东省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企业技术改造新增资金项目计划下达各地市(详见附件),并就做好资金项目计划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新增资金支持已纳入2023年省级技术改造项目库中未获得省财政资金支持的食品饮料(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烟草制品业 )、纺织服装(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医药(医药制造业)、家电(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和民爆行业项目;支持东莞市2023年入库未获得奖励符合条件的技术改造项目。
    二、每个地市保持奖励比例一致,单个项目奖励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不超过1500万元。
    三、有关要求。
    (一)请各地市抓紧组织实施,按程序在规定时限内下达资金项目计划,尽早将资金拨付至企业,并按规定及时将资金项目计划报我厅备案。
    (二)请各地市严格执行资金管理有关规定,按照“谁审批、谁负责”和“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对所选项目和资金安排计划负责,同时对项目和资金的后续跟踪、监督、管理、绩效评价和政府审计等负责。
    (三)请各地市充分认识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切实增强绩效观念和责任意识,认真对照资金区域任务清单,加强绩效管理,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附件:
    1.  2023年广东省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企业技术改造新增资金安排额度表
    2.  2023年广东省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企业技术改造新增资金区域任务清单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3年11月27日
    (联系人:王宁涛,电话:020-83135813)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o4sahrlol3k1.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安全生产权力和责任清单的通告
    下一篇: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省级工业设计研究院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
  • 原文来源:http://www.ca800.com/news/d_1o4sahrlol3k1.html
相关报告
  •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组织实施2024年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普惠性制造业投资奖励)的函-产业分析》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
    • 编译者:icad
    • 发布时间:2023-02-07
    •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组织实施2024年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普惠性制造业投资奖励)的函 . 发布时间:2023-02-03 来源:http://gdii.gd.gov.cn/zwgk/tzgg1011/content/post_4090759.html 类型: 产业分析 人浏览 关键字: 导??读: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  根据《广东省加快先进制造业项目投资建设若干政策措施》(粤府〔2021〕21号)、《广东省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普惠性制造业投资奖励)管理实施细则(修订本)》(粤工信技改函〔2022〕7号,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现就组织实施2024年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普惠性制造业投资奖励)(以...,系统,制造业,工业,制造业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   根据《广东省加快先进制造业项目投资建设若干政策措施》(粤府〔2021〕21号)、《广东省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普惠性制造业投资奖励)管理实施细则(修订本)》(粤工信技改函〔2022〕7号,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现就组织实施2024年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普惠性制造业投资奖励)(以下简称“制造业投资奖励”)有关事项明确如下。   一、切实提高思想认识   组织实施制造业投资奖励是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制造业当家决策部署,持续巩固提升制造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顶梁柱”作用,促进稳增长和投资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省政府加快先进制造业项目投资建设政策措施的实际工作步骤。请各地级以上市政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统筹督促本市工信、财政等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协调配合,认真履行职责,严肃对待测算项目和支持项目评审遴选,加强项目评审监督,防止资金项目申报骗补,防范化解资金使用风险,及时按规定完成好制造业投资奖励工作。《实施细则》明确未按规定时间要求上报制造业投资奖励资金相关材料的地级以上市政府,省将不安排预算。   二、严格评审遴选制造业投资奖励资金测算项目   2024年制造业投资奖励资金主要按照各地级以上市符合条件的测算项目在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新增实际固定资产投资额不超过2%的比例,对地级以上市政府予以事后奖励。请各地级以上市政府严格按工作指引(见附件1)抓紧组织评审遴选符合条件的测算项目,按规定组织专家评审和现场核查,严格掌握条件,加强审核把关,核实测算项目信息和新增实际固定资产投资额,防止通过打包拼凑项目等方式弄虚作假申报骗补。各地级以上市政府对通过评审遴选的测算项目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各地级以上市制造业投资奖励资金测算项目情况汇总表和绩效目标于2023年5月31日前按规定程序正式行文报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见附件2、附件3)。   三、抓紧组织制造业投资奖励资金支持项目入库   2024年制造业投资奖励资金支持项目由各地级以上市政府围绕投资奖励资金使用范围评审遴选后予以事后奖励。按照“谁评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各地级以上市政府对项目后续跟踪、监督管理、绩效评价、政府审计等负责。请各地级以上市政府结合本地制造业投资建设实际,结合本地制造业投资建设实际、财政资金政策和管理相应规定,认真研究制定2024年制造业投资奖励资金支持项目申报通知或指南,尽早下发并按规定组织项目入库。支持项目情况汇总表(附件4)请于2023年5月31日前按规定程序随同测算项目情况一并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同时,请各地级以上市政府及时组织将支持项目通过“数字政府”公共财政综合管理平台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系统(网址:http://210.76.80.141/login)进行线上填报。   附件:   1. 2024年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普惠性制造业 投资奖励)工作指引   2. 2024年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普惠性制造业 投资奖励)测算项目情况汇总表   3. 2024年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普惠性制造业 投资奖励)绩效目标申报表   4. 2024年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普惠性制造业 投资奖励)支持项目情况汇总表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3年2月3日       (联系人:孙卫红、王宁涛,电话:020-83135835、83135813)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o4pmjhl0a4i1.html 拷贝地址上一篇: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下达2023年省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产业创新能力建设)项目计划(第二批)的通知 下一篇: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公示2023年第八批(总第五十七批)新能源汽车车辆上牌审核结果的通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 《解读:广东省先进制造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8-03-23
    •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实施《广东省先进制造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下简称《规划》)是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以及《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又一重要战略举措,推动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是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我省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必然选择,对于我省实现由制造业大省向制造业强省转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这是一个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重要精神,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正确认识我国新常态下的新特点以及我省制造业发展的基础现状,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战略意图的规划。   《规划》首先分析了广东省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基础、国际国内以及省内的面临形势。《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广东省大力发展以装备制造业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并从产业规模稳步壮大、智能制造快速起步、区域布局初步形成、重大项目投产见效、骨干企业实力提升、创新活力显著增强等多角度呈现了广东省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基础。   《规划》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后,欧美等发达国家大力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吸引高端制造业回流,其实质都是以先进制造业为重点重构实体经济,占领世界制造业发展制高点。新兴经济体国家正加快承接中低端制造业转移,越南、印度等国逐渐替代广东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投资地,广东制造正面临“前有围堵后有追兵”的双重夹击。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特别是制造业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引发制造业发展理念、技术体系、制造模式和价值链等发生重大变革,推动智能制造、网络制造、柔性制造等日益成为主流生产方式,将重塑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为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和《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未来一个时期制造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和主攻方向。建设制造业强国的目标任务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我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建设制造业强省提供了战略机遇。   当前,我省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与先进国家或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工业发展面临着产业核心技术少、产业层次不高、产业链条不完善等方面的制约。与此同时,资源环境要素约束趋紧,企业综合成本上升,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国际国内竞争日益加剧等,都迫切要求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牵引全省制造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基于上述认识,为全面贯彻实施《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意见》,切实解决我省先进制造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争创全省先进制造业发展新优势,有效应对国际、国内以及广东省先进制造业今后发展所出现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规划》提出了广东省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即“围绕“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着力推进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省制造业和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优势,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立足市场需求,突出问题导向,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突破口,以智能制造为核心和主攻方向,以深化先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为切入点,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强化工业基础,注重集成应用,坚持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和“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创新”的发展道路,推动先进制造业大发展,带动全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实现由制造业大省向制造业强省转变”;同时,提出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坚持市场主体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相结合五个原则,并从产业规模、创新能力、质量效益、智能制造、企业实力、工业互联网等六个方面,分别提出了2018年和2020年两个阶段目标。这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要求我省先进制造业发展在“十三五”期间能跨上新台阶、基本建成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大战略意图。   二、这是一个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充分体现我省制造业和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优势,强调具有前瞻性、系统性、针对性、导向性和可操作性的产业发展规划。   《规划》从不同层面对广东省先进制造业的产业发展进行了科学布局。从宏观层面推进地区之间产业错位发展;从中观层面促进产业之间、细分领域之间的协调和集聚发展;从微观层面推动产业链内部专业化协作分工和全链条升级,对细分领域发展重点提供指引。   《规划》分析了广东省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和环境,明确了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规划设计了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空间布局,创造性的提出打造广东省先进制造业“三带两区”,符合广东省工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具有较强的前瞻性、系统性和导向性。   在产业空间布局部分,《规划》提出以重大产业集聚区为载体,以点带面,沿交通轴线和海岸线整体展开,打造珠江东岸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带、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沿海石油化工及新材料制造产业带、环珠江口先进轻纺制造及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粤东西北配套产业集聚区“三带两区”总体空间布局。   在产业发展重点部分,广东省先进制造业未来重点发展6大产业、23个细分领域。6大产业分别是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产业、先进轻纺制造业、新材料制造业、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23个细分领域包括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的超高速无线局域网(EUHT)、集成电路及关键元器件、信息通信设备、新型显示等4个领域;先进装备制造业的智能制造装备、汽车制造、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节能环保装备、航空装备、新能源装备、卫星装备等8个领域;石油化工产业的有机原料、精细化工等2个领域;先进轻纺制造业的智能节能型家电、环保多功能家具、高附加值纺织服装、绿色食品饮料等4个领域;新材料制造业的高端精品钢材、高性能复合材料及特种功能材料、战略前沿材料等3个领域;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的生物医药、高性能医疗器械等2个领域。   在重点任务部分,《规划》围绕推动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转变,广东速度向广东质量转变,广东产品向广东品牌转变的思路,提出了十大重点任务:一是构建先进制造业创新体系。重点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发展企业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与先进制造业双向对接、支持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支持先进制造业“双创”发展、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二是加快发展智能制造。重点打造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基地、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程、实施“机器人应用”计划、发展智能制造服务业新业态和智能产品等。三是引导传统制造向先进制造方向转型升级。重点持续推进技术改造、推动企业设备更新、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现有产业。四是推进先进制造业“四基”发展。重点实施先进制造业“四基”攻关工程、支持“四基”项目示范应用和推广等。五是深化先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重点推动超高速无线局域网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对接、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两化融合贯标、打造“互联网+先进制造”试点示范、推动先进制造云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工业大数据的集成应用等。六是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建设服务型制造功能区、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做大做强制造业电子商务等。七是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全面深化制造业企业节能降耗、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和清洁生产、促进重点行业污染减排等。八是提升先进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拓展国际市场空间、支持企业海外并购等。九是加强质量品牌建设。重点提升标准化建设水平、强化质量技术基础服务、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加强先进制造业品牌培育等。十是促进先进制造业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重点培育先进制造业大型骨干企业、深化国有先进制造业企业改革、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成长型中小企业等。   三、这是一个在新时期新常态下,为推进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运行等方面的优化完善,拓展新思维和新思路的规划。   《规划》在体制机制运行、制度建设和保障上提出了健全组织实施机制、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强化人才队伍支撑、加强试点示范带动、完善配套基础设施的保障措施。   在健全组织实施机制方面,主要提出建立健全省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和先进制造业发展咨询委员会,加强跟踪分析、督促指导和智力支持。   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方面,主要提出贯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改革技术创新管理、评价和转化机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先进制造业项目审批流程。   在加大财税政策支持方面,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完善和落实支持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完善和落实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等鼓励政策,实施有利于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财税政策,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加强财政资金对先进制造业的支持。   在完善金融扶持政策方面,主要提出实施先进制造业产业基金工程,争取国家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支持,发挥各类型升级产业基金作用,开发集合债券和集合票据等信贷产品,推动金融机构简化贷款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加大对先进制造业项目的金融支持。   在强化人才队伍支撑方面,主要提出建立完善先进制造业领域引人、用人和育人机制,集聚、培养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组织实施先进制造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推动职业院校(技工学校)与先进制造业企业合作,鼓励骨干企业与高等院校开展协同育人等。   在加强试点示范带动方面,主要提出推进珠江西岸六市一区创建中国制造2025区域试点示范,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市创建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强化珠三角地区与港澳的辐射引领作用,助力将泛珠三角区域打造成为“中国制造2025”转型升级示范区和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建立健全先进制造业项目动态跟踪服务机制,定期组织对规划实施情况开展评估,总结推广各地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成功经验等。   在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方面,主要提出建设高速融合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推动4G网络对全省所有先进制造业园区全覆盖,在先进制造业园区、智能制造基地率先部署5G网络,加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