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维利亚大学一种新型水体有机吸附物材料即将问世》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6-08
  • 水体污染已经日趋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它引起了科学界对研究新的污染防治方案的兴趣。沿着这些思路,塞维利亚大学的一个科学研究团队最近展示了两种新型水体吸附材料,这种材料能够在24小时内高效的消除水中有机污染物。

    目前,他们已经对这两种类型的层状硅酸盐水体吸附材料进行了科学评估。层状硅酸盐是硅酸盐的一个子类别,它们是阴离子具有层状、片状或纤维状晶形结构的矿物。他们研究的是高度可充填的可膨胀合成云母(Na-Mica-4),以及通过与有机官能化云母(C18-Mica-4)进行阳离子交换的两种吸附材料。

    评估结果表明,C18-Mica-4材料能够消除城市废水、地表水和饮用水中的大多数污染物。该研究还提供了对吸附数据进行的机理研究,并确定了所选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新出现的污染物与材料吸附之间的显着相关性。

    他们一共研究了18种有机污染物,其中包括工业污染物、个人护理产品以及抗炎药、抗生素、抗癫痫药、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和降脂药等药理活性成分等。

    在工业污染物中,科学家们分析了几种常用作清洁产品的化合物,以及其他用作防水和防油剂的化合物。对个人护理产品,分析了两种合成防腐剂(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它们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和药品中。最后,科学家们还测试了九种活性药物成分(双氯芬酸,布洛芬,水杨酸,甲氧苄氨嘧啶,卡马西平,普萘洛尔,咖啡因,降固醇酸和吉非贝齐)。为了达到不同的治疗效果,这些药物会通过人体排泄,最终污染我们的水体。

    科学家们对未经处理的城市污水、河流地表水和饮用水进行了研究。

    “我们以及同行的研究结果表明,某些吸附材料可用于对不同类型的水体污染物进行工业处理。我们对主要水体污染物进行广泛的调查,就是为了找到相对的具有高效除污能力的通用材料。”塞维利亚大学教授,同时也是该研究项目负责人的Esteban Alonso表示。

    他们简要概述了下一步的研究计划。首先对这些吸附材料进行性能评估,以确定可以消除的水污染物,并开始着手进行工业级的应用,同时进一步研究以期改进材料本身的性能。

    文章来自rdmag网站,原文题目为A New Material Capable of the Adsorption of Organic Pollutants in Water。

  • 原文来源:http://www.xincailiao.com/news/news_detail.aspx?id=196420
相关报告
  • 《新材料吸附清除土壤中油污》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0-06-18
    • 俄罗斯列舍特涅夫西伯利亚国立大学研发出一种独特的生物吸附剂,该生物吸附剂是具有高吸收力的聚合物多孔材料,可清除事故后土壤中的油污。   研究人员介绍称,吸附剂的组成含有能够分解石油的微生物,石油制品被吸附剂结合,之后微生物开始活跃繁殖。生物吸附剂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要求收集和回收处理,而是与石油一起分解,同时恢复了植被。在该吸附剂作用下,可以防止土壤受侵蚀,促进植物生长,整体上改善受破坏土地的植物状况。   列舍特涅夫西伯利亚国立大学林业技术学院院长谢尔盖·韦尔霍维茨称,在北极和泰梅尔地区,吸附剂的使用可以极大地减少生态损害,快速去除土壤和水表面的石油制品,从整体上拯救生态系统。
  • 《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可去除水中99.8%微塑料的新型材料》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12-04
    • 新华社武汉12月2日电(记者熊翔鹤、侯文坤)记者从武汉大学获悉,该校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邓红兵教授团队和华中科技大学周雪教授团队研制了一种可重复使用、可生物降解的新型全生物质纤维海绵,其首次使用时可吸附水中99.8%的微塑料,为清除水中微塑料提供了新策略。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学术刊物《科学进展》上。 “由于环境中存在大量塑料垃圾,在数百年内进入陆地和水环境中的微塑料将持续增加。”论文通讯作者邓红兵介绍,该团队研制的一种新型全生物质纤维海绵,由废弃乌贼骨提取的甲壳素和棉花制成,具有多孔结构和丰富的表面官能团,可以吸附来自食品包装、纺织品和其他工业产品中的多种常见微塑料。 研究团队利用灌溉水、湖水、海水和池塘水四种实际水源的样本对材料性能进行了评估,发现这种材料的吸附能力基本上不受水中无机颗粒、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和微生物的影响,确定了其在实际水域中的稳定性。研究显示,这种新型全生物质纤维海绵在第一次吸附循环中可以去除水中99.8%的微塑料,五个循环后,仍保持了超过95%的去除率,表明它具有良好的可重复使用性。 “生物质材料是解决水中微塑料污染这一复杂问题有效、经济的方案,这种全生物质纤维海绵制备方式简单,具有大规模生产的潜力,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的大规模水处理或家用净水器内。”邓红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