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残余应力、断裂、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角度分析双相捻钢的变形和退火行为》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 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07-16
  • 本研究从微观结构特征、故障分析、三轴残余应力测量和双组形成机理等方面,对fe - 0.07 - 20mm - 2.6 si - 1.6 al - 1.6 al TWIP钢的变形和退火行为进行了研究。50%的冷变形结果提高硬度和抗拉强度(分别为428高压和1419 MPa),而在900°C的退火导致改善延性和强度下降(61%)(873 MPa)。变形试样在退火后残余应力逐渐减小,但在本质上残余应力最大且具有压缩性。热轧制和热轧制液处理后的试样随退火孪晶形成双相微观结构,而经50%冷变形后的纳米孪晶和高位错密度具有双相微观结构。肖克利部分位错的存在、叠加断层的叠加、洛梅尔-科特雷尔锁、内、外叠加断层的存在,影响了位错运动障碍或辅助孪晶形成的力学性能。轧制后,组织的黄铜成分占主导地位,而退火导致组织成分的弱化。孪晶的成核机制与磁极机制和偏离过程是一致的。因此,本文从不同的特征角度,对低碳双相钢的变形和退火行为进行了阐述。

    ——文章发布于2018年7月10日

相关报告
  • 《冷或低温轧制和退火制备的AISI 304奥氏体不锈钢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04-08
    • 一个AISI 304奥氏体不锈钢(ASS)与各种超细或细晶结构是由冷或低温轧制和退火。基于统计数据和物理冶金技术,研究了超细颗粒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更多的体积分数的α′马氏体可以通过cryogenic-rolling与冷轧类似轧制应变下,相比,ε-martensite媒介转变成α′马氏体在cryogenic-rolling最后。大体积分数的畸形的屁股α′马氏体与窄分布有利于获得更精细的结构类似的退火后晶粒大小的过程。循环退火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可以完全实现逆变换,同时抑制低温或低温轧制过程中的结构粗化。低温轧制和循环退火提高了屈服强度,比溶液处理状态高约2.7倍。拉伸强度没有明显变化,而均匀应变明显减小,晶粒尺寸减小。奥氏体的机械稳定性与超细粒或细粒驴的平均晶粒尺寸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然而,它们的机械稳定性要小于溶液处理状态。 ——文章发布于2018年5月2日
  • 《κ-carbide降水影响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各FeMnAlC合金焊接热影响区》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05-04
    • 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在FeMnAlC轻质钢中,-碳化物沉淀行为对热影响区(HAZ)的影响。采用真空感应熔炼和热轧法制备了三种不同铝含量的合金。解决方案治疗后,热影响区样本Gleeble模拟器模拟的两种热输入的10和30?kJ /厘米。采用XRD和TEM进行微观结构分析,进行了亚尺度拉伸试验、硬度试验和v -切口夏比冲击试验,研究了基础钢和HAZ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HAZ中碳化物的力学性能和析出量与铝含量和热输入密切相关;随着铝含量和热输入量的增加,其抗拉强度和硬度增加,而伸长量减小。另一方面,在夏比冲击试验中,根据Al含量和热输入,在HAZ中发生了断裂模式的转变(从韧性断裂到脆性的晶间断裂)。不同的断裂行为解释为TEM结果,显示降水κ-carbide在HAZ的行为。相干intra-granularκ-carbide被发现导致从韧性断裂过渡到trans-granular劈理,我们观察到一个严重的冲击韧性下降发生在部分相干inter-granularκ-carbide出现了。因此,我们的结果说明,轻钢的热影响区与适当的Al内容可以加强以最小的损失冲击韧性在焊接过程中由于κ-carbide降水。 ——文章发布于2018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