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研究院发布2022科技趋势预测》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2-01-26
  • 25日下午,百度研究院发布2022年科技趋势预测。

    “核心技术快速演进、跨领域联结力增强、产业底座愈发坚实的人工智能技术,成为引领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力量。”百度CTO、百度研究院院长王海峰说,“希望在不确定的时代中,以AI为灯,照亮创新之路;以AI为桨,划起发展之舟。”

    今年上榜的10大科技趋势涵盖了AI核心技术、交叉学科与跨领域研究、AI产业及社会价值三个层面。

    在AI核心技术层面,融合创新特征愈加显著。

    比如,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呈现知识增强、跨模态统一建模、多学习方式共同演进的趋势,并逐渐实用化。

    在交叉学科与跨领域研究中,AI构成了科学研究与技术发展的通用变量。

    可以预测:人工智能应用于科学研究,有望带来科研范式的改变;基于AI的生物计算仍将高速发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场景协同创新实现新突破;隐私计算技术受到关注,将成为数据价值释放的突破口和构建信任的基础设施;量子软硬一体化方案成主流趋势,现实需求将加速量子计算与各行业融合创新。

    在产业及社会价值方面,自动驾驶技术进入无人化落地新阶段,多元“汽车机器人”不断涌现,连接技术与场景;AI技术与航天科技融合创新,推动深空探测迈向智能化的新阶段;人与数字人、机器人的共生,虚实结合与智能交互技术将快速融入生产生活;绿色低碳更多纳入AI蓝图,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AI更加包容普惠,价值创造导向使中小企业、弱势群体的需求得到更多关注。

    这是百度研究院连续第三年发布对前沿科技趋势的展望。此前,百度研究院关于数字人、虚拟人将大批量出现、“数字交通运营”将成为关键推动力等趋势预测已逐步实现。

相关报告
  • 《《2020科技趋势报告》发布》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oujie
    • 发布时间:2020-03-23
    • 近日,未来今日研究所(Future Today Institute)发布了最新版《2020 年科技趋势报告》,其中包括对人工智能在内的多项前沿科技未来一年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该报告由未来今日研究所和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New York University's Stern School of Business)主任艾米?韦伯(Amy Webb)教授共同撰写,这次已经是第 13 年发布。这份报告试图认识到技术与未来不确定性之间的联系,比如 2020 年美国总统大选的结果,以及冠状病毒等流行病的传播。 报告共计 31 个趋势部分。除了所有常见的趋势领域,例如 AI,区块链,合成医学,恶习,算法评分,供应链和物流,合成生物学,量子和边缘计算,大技术向医疗保健和医学领域的发展之外,我们还涵盖了其他几个新领域。家庭自动化,农业科技和全球食品,地缘政治,气候变化,机器人技术,空间,加密货币,自动驾驶汽车,AR / VR / MR等供应。 此外还包含 27 个不同主题的未来场景描述以及针对从业者的 11 份迷你战略指导报告,除概念外也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 《达摩院发布2023十大科技趋势,Chiplet技术有望重塑芯片产业格局》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3-02-06
    • 1月11日,达摩院2023十大科技趋势发布,包括:多模态预训练大模型、Chiplet模块化设计封装、存算一体、云原生安全、软硬融合云计算体系架构、端网融合的可预期网络、双引擎智能决策、计算光学成像、大规模城市数字孪生、生成式 AI。 达摩院2023十大科技趋势项目成员秦钖表示,十大科技趋势一以贯之是从产业的角度观察,看哪些技术已经进行了产业化应用、工程化落地、产品化落地等。 2023年稍有不同,更多从基础领域出发,从IT(信息科技)到CT(通讯科技),再到应用和安全两个横向领域。“我们希望通过这四个维度,把整个ICT领域在一年或未来两三年应有的趋势画一张图,这是跟以前不一样的地方。”秦钖说。 此外,年度趋势以迭代性趋势为主,达摩院所判断的都是一组技术,每一个技术组的每一个趋势不是只有一种技术代表,比如AI技术,它同时有几种技术路线的变形,达摩院通过专家对前沿技术的方向做一个判断,再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做总结和判断。 “科技趋势的判断永远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一般来讲,趋势判断跟大猩猩投飞镖是一样的,都是50%/50%的概率。迭代性技术从前沿再到产业,再到各方面的专家和学者,综合集成各种观点和方法,可以更明确判断出趋势的走向,这也是今年科技趋势在研究方面跟以往一个显著的不同。”秦钖表示。 如上也被称为“巴斯德象限”的研究思路,基于论文和专利的大数据“定量发散”,对产、学、研、用领域近百位专家深度访谈进行“定性收敛”,再从学术创新、技术突破、产业落地、市场需求等维度综合评估,力求“致广大而尽精微”,最后遴选出十大趋势。 从具体趋势内容来看,AI正在加速奔向通用人工智能。多模态预训练大模型将实现图像、文本、音频等的统一知识表示,成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生成式AI将迎来应用大爆发,极大推动数字化内容的生产与创造。在计算、通讯、安全、应用等各个方面,AI都在大范围地深入每一个领域。 达摩院还提到,云计算始终是数字时代的技术创新中心:基于云定义的可预期网络技术,将从数据中心的局域应用走向全网推广;因云而生的云原生安全技术,则将推动平台化、智能化的新型安全体系的成形;云也在重新定义计算体系架构,从以CPU为中心的传统架构,向以云基础设施处理器 (CIPU)为中心的全新体系架构演进。未来,由云定义的软硬一体化,将实现系统级的深度融合。 秦钖表示,“未来IT、CT不会分得这么明显,有可能出现提供全方位算力服务的公司,这是产业方面非常明显的趋势。” 芯片领域在算力需求暴涨、摩尔定律放缓的夹击下寻求突围,达摩院预测,存算一体和Chiplet模块化设计封装将有长足进展:基于SRAM、NOR Flash等成熟存储器的存内计算有望在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场景实现规模化商用;Chiplet互联标准的逐渐统一将重构芯片研发流程。 目前芯片在设计和制程等方面遭遇明显难题,越来越囿于一些物理极限,业界探索把芯片做小或把芯片的功能更加专一和集中,即采取Chiplet方式,试图绕过现在的物理极限。 Chiplet最重要的是创新了芯片封装理念,把以前的SoC芯片用Chiplet结构分成了多个芯粒。分开制造这些芯粒以后再把它们封装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复杂的工艺。 秦钖说道,芯粒本身可以采取不同工艺进行分离制造,例如对GPU、CPU等核心模块可以采取先进制程工艺;对制程工艺不敏感的模块,就采取成熟的工艺制造,最后制成的芯片也能达到与SoC系统级芯片性能相近的水平。Chiplet对芯片的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整个流程,都产生了一个革命性的变化。 此外,基础技术的迭代演进将催生新场景和新产业,今年最被达摩院看好的趋势有计算光学成像、数字孪生城市、双引擎智能决策等。 附:达摩院2023十大科技趋势 ● 多模态预训练大模型:基于多模态的预训练大模型将实现图文音统一知识表示,成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 Chiplet模块化设计封装:Chiplet的互联标准将逐渐统一,重构芯片研发流程。 ● 存算一体:资本和产业双轮驱动,存算一体芯片将在垂直细分领域迎来规模化商用。 ● 云原生安全:安全技术与云紧密结合,打造平台化、智能化的新型安全体系。 ● 软硬融合云计算体系架构:云计算向以CIPU为中心的全新云计算体系架构深度演进,通过软件定义、硬件加速,在保持云上应用开发的高弹性和敏捷性的同时,带来云上应用的全面加速。 ● 端网融合的可预期网络:基于云定义的可预期网络技术,即将从数据中心的局域应用走向全网推广。 ● 双引擎智能决策:融合运筹优化和机器学习的双引擎智能决策,将推进全局动态资源配置优化。 ● 计算光学成像:计算光学成像突破传统光学成像极限,将带来更具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应用。 ● 大规模城市数字孪生:城市数字孪生在大规模趋势基础上,继续向立体化、无人化、全局化方向演进。 ● 生成式 AI:生成式AI进入应用爆发期,将极大推动数字化内容生产与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