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海洋微生物组的生物合成潜力》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liguiju
  • 发布时间:2022-07-01
  •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联合生物信息学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开展了海洋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多样性与新颖性研究,这项研究表明微生物学驱动策略能够在未被探索的微生物群和环境中发现以前未被了解的酶和天然产物,该研究成果于2022年6月22日发表于《自然》(Nature)期刊。
    天然微生物群落具有系统发育和代谢多样性的特征,驱动着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为食物网的构建和动植物的健康提供支撑。除了未被充分开发的生物群体,这种多样性还包含了对生态和生物技术相关的酶和生化化合物的丰富发现潜力。然而,研究这种多样性以确定这些化合物合成的基因组途径,并将它们与各自的宿主匹配,在目前仍是一个挑战。全球范围内对基因组解析数据的分析目前仍十分受限,在公共海域微生物的生物合成潜力很大程度上也仍然未知。过去十年间的技术进步使得研究人员可以直接(即不经过培养)从整个群落(宏基因组学)或单个细胞中对微生物DNA片段进行测序。将这些片段组装成更大的基因组片段并分别重建多个宏基因组组装基因组(MAGs)或单个扩增基因组(SAGs)的可能性,为以前以分类群为中心的微生物组(即微生物群落及其在给定环境中的遗传物质)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最新的调查很大程度上扩展了地球上微生物多样性的系统基因组表征方式,并揭示了不同微生物组中的大部分功能多样性在过去并没有被培养微生物的参考基因组序列(REFs)所捕获。
    对于海洋——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全球宏基因组数据仍然下落不明。因此,海洋微生物组的生物合成潜力及其作为新酶学和天然产物库的潜力在很大程度上仍未得到充分开发。研究人员通过整合所培养的10000个来自于单细胞生物的微生物基因组以及25000个来自于1000多个海水样本的重建基因组,分析了海洋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多样性与新颖性。通过不断试验,共发现约40000个新型生物合成基因簇(BGC),其中大多数来自尚未表征的基因簇家族(GCF)。在这些基因簇的类群中,包含一种含量十分丰富的生物合成基因簇(Candidatus Eudorem icrobiaceae),它类属于一个未培养的细菌门,显示出这个特有环境下最具生物合成多样性的微生物。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表征了磷酸肽和吡咯酰胺的合成基因组途径,并发现了一些不寻常的生物活性化合物结构与酶学信息。(刘思青  编译)

  • 原文来源:http://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4862-3
相关报告
  • 《全球海洋微生物多样性及其生物勘探潜力》

    • 来源专题:深海资源开发
    • 编译者:徐冰烨
    • 发布时间:2024-09-29
    •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从海洋系统中检索到的微生物基因组数量显著增加。然而,将这种海洋基因组多样性转化为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应用仍然具有挑战性。在这里,我们从公开可用的海洋元基因组中回收了43,191个细菌和古菌基因组,包括138个不同门的广泛多样性,重新定义了海洋细菌基因组大小的上限,并揭示了CRISPR-Cas系统和抗生素耐药基因的发生之间的复杂权衡。在硅中,对这些海洋基因组的生物勘探导致了一种新的CRISPR-Cas9系统、十种抗菌肽和三种降解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酶。体外实验证实了它们的有效性和功效。这项工作提供了证据,表明全球规模的测序倡议促进了我们对微生物多样性如何在海洋中演变和维持的理解,并展示了如何可持续地利用此类倡议来推进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
  • 《研究释放CRISPR改变微生物组的潜力》

    • 来源专题:生物科技领域知识集成服务
    • 编译者:陈方
    • 发布时间:2020-04-08
    • 2019年10月4日《自然-通讯》报道,加拿大韦仕敦大学(Western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方法,将CRISPR-Cas9导入实验室微生物,可以有效地对特定细菌发起有针对性的攻击。该研究证明了利用CRISPR改变人类微生物群落构成的可能性。这种方式可用于开发下一代抗菌剂,以应对抗生素耐药性这一全球难题。此外,该系统还可以实现微生物组的私人定制,开发微生物疗法,帮助“好”细菌产生化合物来治疗蛋白质缺乏引起的疾病。 CRISPR系统可被编程以靶向特定的遗传密码片段并在精确位置编辑DNA。研究人员常常使用CRISPR对活细胞和生物体中的基因进行永久性的修饰。理论上,研究者也对CRISPR进行编程以杀死细菌,但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有效地、特异性地靶向某些细菌菌株。 细菌接合是指细菌通过细胞的暂时沟通和遗传物质转移而导致基因重组的过程。此次,韦仕敦大学开发的这种传递系统主要就利用了这种细菌接合现象将CRISPR传递给特定的细菌,从而改变其DNA并杀死它。该传递系统突破了特异性这一新疗法开发瓶颈。实验证明,在与另一种细菌亲密接触的条件下(生物膜中),运载工具几乎完全转移到了目标细菌体内。因为生物膜是大多数细菌聚集的自然状态,在这种条件下转移DNA通常很困难,该研究找到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这个新的传递系统不仅可以广泛使用,而且比以前的递送系统更高效,有望被用于新的疾病治疗方案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