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医学》:HIV病毒抑制速度翻倍!艾滋病CAR-T疗法要来了?》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0-09-09
  • 《自然-医学》杂志近日上线了一篇艾滋病研究的新论文。由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Perelman School of Medicine)Jim Riley教授和哈佛大学拉根研究所(Ragon Institute)的Todd Allen教授合作领衔的研究团队,介绍了一种新型双特异性CAR-T细胞免疫疗法,可以帮助对抗HIV感染。

    近年来,CAR-T细胞已经为治疗癌症提供了强大的工具。这种疗法通过改造患者自身的免疫T细胞,使之表达嵌合抗原受体(CAR),从而让T细胞能够识别特定的细胞并进行清除。

    除了针对癌细胞外,设计不同的CAR也可以让T细胞识别并清除其他类型的患病细胞。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设计了一种新的CAR-T细胞,能够特异性靶向感染HIV的细胞。由于HIV主要感染的对象就是T细胞,因此这种CAR-T细胞除了要能够在体内存活并增殖外,本身还需要能够抵抗HIV的感染。

    以此为目标,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双特异性CAR-T细胞,单个细胞上装备了两种CAR。每个CAR都表达CD4蛋白胞外域,使其能够靶向HIV感染的细胞;另外,两种CAR分别包含4-1BB/CD3-ζ和CD28/CD3-ζ内域,前者可以刺激细胞增殖和持久性,后者用来增强杀死被感染细胞的能力。

    与此同时,这种CAR-T细胞上还添加了一种被称为C34-CXCR4的膜融合抑制剂,用于防止HIV附着,起到保护CAR-T细胞免受HIV感染的作用。

    于是,最终研究人员制备出的CAR-T细胞既可以识别被HIV感染的细胞并有效地将其杀死,自身能对HIV感染又有一定抵抗能力。

    在被HIV感染的小鼠身上,研究人员测试了这种新型CAR-T细胞的作用。与未经治疗的对照组相比,CAR-T细胞让HIV复制速度变慢,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更少。检查动物血液的结果显示,经过治疗后,CD4阳性T细胞的病毒负担有效减少,意味着HIV最主要的感染目标得到了有效保护。

    此外,这种双特异性CAR-T细胞与现有的抗逆转录病毒(ART)药物相结合,可以在HIV感染小鼠体内加速抑制病毒复制,速度比单用ART快了一倍。研究人员指出,这表明,CAR-T细胞疗法能够在ART期间减小动物体内形成的病毒储存库。

    研究论文的摘要总结说,这些结果“证明了新型双特异性CAR-T细胞产品有更强的疗效,具备有效治疗HIV感染的潜力”。

    “这项研究用相对简单的工程方法改变T细胞,在效能和耐用性上带来了巨大变化。”Riley教授补充说,“这一发现对于使用工程化T细胞对抗HIV和癌症都有重要意义。

  • 原文来源:http://ctxy.bioon.com/xy/article_pc.html?id=6777993
相关报告
  • 《《自然-医学》:HIV病毒抑制速度翻倍 艾滋病CAR-T疗法要来了?》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9-03
    • 《自然-医学》杂志近日上线了一篇艾滋病研究的新论文。由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Perelman School of Medicine)Jim Riley教授和哈佛大学拉根研究所(Ragon Institute)的Todd Allen教授合作领衔的研究团队,介绍了一种新型双特异性CAR-T细胞免疫疗法,可以帮助对抗HIV感染。 近年来,CAR-T细胞已经为治疗癌症提供了强大的工具。这种疗法通过改造患者自身的免疫T细胞,使之表达嵌合抗原受体(CAR),从而让T细胞能够识别特定的细胞并进行清除。 除了针对癌细胞外,设计不同的CAR也可以让T细胞识别并清除其他类型的患病细胞。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设计了一种新的CAR-T细胞,能够特异性靶向感染HIV的细胞。由于HIV主要感染的对象就是T细胞,因此这种CAR-T细胞除了要能够在体内存活并增殖外,本身还需要能够抵抗HIV的感染。 以此为目标,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双特异性CAR-T细胞,单个细胞上装备了两种CAR。每个CAR都表达CD4蛋白胞外域,使其能够靶向HIV感染的细胞;另外,两种CAR分别包含4-1BB/CD3-ζ和CD28/CD3-ζ内域,前者可以刺激细胞增殖和持久性,后者用来增强杀死被感染细胞的能力。 与此同时,这种CAR-T细胞上还添加了一种被称为C34-CXCR4的膜融合抑制剂,用于防止HIV附着,起到保护CAR-T细胞免受HIV感染的作用。 于是,最终研究人员制备出的CAR-T细胞既可以识别被HIV感染的细胞并有效地将其杀死,自身能对HIV感染又有一定抵抗能力。 在被HIV感染的小鼠身上,研究人员测试了这种新型CAR-T细胞的作用。与未经治疗的对照组相比,CAR-T细胞让HIV复制速度变慢,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更少。检查动物血液的结果显示,经过治疗后,CD4阳性T细胞的病毒负担有效减少,意味着HIV最主要的感染目标得到了有效保护。 此外,这种双特异性CAR-T细胞与现有的抗逆转录病毒(ART)药物相结合,可以在HIV感染小鼠体内加速抑制病毒复制,速度比单用ART快了一倍。研究人员指出,这表明,CAR-T细胞疗法能够在ART期间减小动物体内形成的病毒储存库。 研究论文的摘要总结说,这些结果“证明了新型双特异性CAR-T细胞产品有更强的疗效,具备有效治疗HIV感染的潜力”。 “这项研究用相对简单的工程方法改变T细胞,在效能和耐用性上带来了巨大变化。”Riley教授补充说,“这一发现对于使用工程化T细胞对抗HIV和癌症都有重要意义。
  • 《抑制艾滋病病毒转录机制揭示》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8-28
    • 在某些未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而能够控制病毒复制的艾滋病病毒1型(HIV-1)感染者中,病毒经常整合到人类基因组的特定区域,其中的病毒转录受到抑制。这一,26日在线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   只有不到0.5%的HIV-1感染者,能够保持对HIV的无药物控制。虽然在这些人体内存在的具备复制能力的病毒库,但一直以来科学家都不清楚这种无药物控制究竟是如何实现的。   美国麻省总医院、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拉根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此次比较了64名保持HIV-1无药控制者的细胞和41名正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者的细胞中的前病毒(已整合到宿主细胞DNA中的病毒基因组)。研究人员发现,能实现无药控制的所谓“精英控制者”,其细胞中的前病毒数量中位数明显低于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者的细胞。然而,在这些“无药精英控制者”的细胞中,有较大比例的前病毒序列基因是完整的。   研究团队利用染色体整合位点分析发现,在“无药精英控制者”中,病毒被整合到DNA的非蛋白编码区域或19号染色体上的KRAB-ZNF基因中。这些区域由紧密组合的DNA(称为异染色质)组成,通常不利于HIV-1整合。他们还发现,整合位点往往离宿主转录起始位点更远。研究人员认为,这种深层病毒休眠或潜伏在维持对HIV-1的无药控制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他们指出,这一过程并非完全永久或不可逆转。   HIV治愈分两种,一种是清除性治愈,即一次性彻底完全清除体内所有HIV病毒;另一种则是功能性治愈,即抑制住HIV病毒复制,达到目前水平检测不出的状态。   研究团队在分析其中某一人的15亿多个外周血单核细胞时,无法从中检测到任何完整的前病毒序列。他们谨慎地认为,这个人可能已经实现了HIV的清除性治愈,这种效果以前只在造血骨髓移植后观察到过。   总编辑圈点   世界上第一位被成功治愈的艾滋病患者,是13年前著名的“柏林病人”,他接受了干细胞移植治疗,成为公认的功能性治愈艾滋病患者。目前,功能性治愈也是HIV治疗的重点,不过后续研究认为“柏林病人”虽然不是一个偶然事件,却也不适用于所有患者,而且当时的治疗过程也令“柏林病人”承受了巨大痛苦。而此次对无药控制者基因序列的详尽分析,或能为人们揭示其中的奥秘,从而为真正的清除性治愈带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