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清洁能源企业助力巴西绿色发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1-12-13
  • 中广核巴西能源控股有限公司首个自主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绿地风电项目近日投产,另一风电项目同日开工。

    中广核巴西公司成立于2019年。两年多来,中广核巴西公司顺利完成对所收购巴西平台公司的接管、整合,还克服新冠疫情严重影响,仅用192天实现其位于巴西东北部皮奥伊州的绿地风电扩建项目首批风机并网发电,创下南美洲同类型风机项目的最优工期纪录。该项目装机容量达8.28万千瓦,每年可为巴西贡献3.66亿度电。

    近期开建的TN绿地风电项目位于巴西东北部巴伊亚州,总装机容量18万千瓦,建成后每年将生产约7.2亿度电,有望极大缓解当地电力紧张局面。

    中广核巴西公司董事长张松林认为,短时间内取得重要项目进展,得益于中广核巴西公司的科技实力、高效管理以及中巴两国员工的通力合作。

    据介绍,在收购当地两个平台公司后,中广核巴西公司先后从国内引入88套管理程序,并根据巴西法律和文化特点进行管理整合,建立有效的企业管理制度。

    去年巴西出现新冠疫情后,中广核巴西公司立即对员工展开安全培训,要求全员佩戴口罩、定期核酸检测、及时打疫苗。“当时情况非常严峻,中方员工起到了带头作用。”张松林说。

    中广核巴西公司首席合规官西尔维娅·达罗沙说,中国清洁能源企业为巴西提供了专业技术和人才,使当地市场获得发展机遇。该公司主要目标是助力巴西走向绿色未来,达成可持续发展目标,让巴西下一代生活得更美好。

    “中国有技术有创新,巴西有(能源)结构调整的迫切愿望,所以中巴新能源合作非常必要,而且契合度非常好。”张松林说。

    张松林表示:“新能源和基础设施的建设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本身就是惠民生的举措。我们现在做的产业基础设施,有助于满足巴西欠发达地区对能源的基本需求。”

  • 原文来源:http://www.nengyuanjie.net/article/52462.html
相关报告
  • 《推广清洁能源 共享绿色发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12-24
    • 中国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首次超过化石能源领域投资。据统计,中国在光伏、风电、水电、热能等领域已与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开展了合作,在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额每年均维持在20亿美元以上。   在中东欧国家,一批批绿色低碳、可持续、惠及人民的清洁能源合作项目持续推进,绿色成为“17+1合作”和共建“一带一路”的鲜亮底色。   匈牙利考波什堡光伏电站项目——   “两国清洁能源合作的典范”   匈牙利西南部,考波什堡光伏电站项目的工地上,上万块太阳能光板在太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颇为壮观。   为实现欧盟减排目标,匈牙利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规划在2021—2030年期间减排温室气体40%、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至20%。考波什堡光伏电站是匈牙利目前最大的光伏项目,规划装机容量100兆瓦,总投资约1亿欧元,由中国机械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机公司”)投资兴建。自2019年开工以来,中匈两国员工通力合作,今年疫情防控期间,项目执行严格的防疫措施,顺利稳步推进,预计在2021年2月全厂移交并投入商业运行。“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发电1.3亿千瓦时,可节约4.5万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12万吨二氧化碳排放。”中机公司董事长阮光介绍。   考波什堡光伏电站项目的建成,将显著促进匈牙利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项目电气工程师亚当·贝瑞伊说,中国企业秉持清洁、生态的环保理念并推广新能源技术,“以欧洲标准来看都是先进的”。“为了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中方聘请了园林专家按照匈牙利的气候条件进行生态规划,还在厂区周围进行大规模的绿化。项目建成后,不仅能为匈牙利提供大量清洁能源,也会带来长远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除了严格依据当地环保要求进行施工外,中机公司还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增加项目的环境友好性。“施工过程中,我们在厂内布置蓄水渠,以减少雨水对土壤的冲刷,同时避免雨水流出厂区对周围造成影响;在光伏支架的选用上,我们以螺旋桩代替冲击桩,减少了对土壤的破坏。”中机公司总经理康虎彪介绍。   据了解,项目建设阶段将带动当地就业200人以上,在未来25年的运营期间,还将提供大量稳定长期的就业岗位。考波什堡市市长卡洛里说:“考波什堡光伏电站项目不仅是匈中两国清洁能源合作的典范,也是两国友谊的见证,相信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考波什堡市一张亮丽的绿色名片。”   黑山莫祖拉风电站——   “丰富了清洁能源的多样性”   沿着亚得里亚海秀美蜿蜒的海岸线,走进黑山共和国南部城市巴尔。大海之畔莫祖拉山高耸的山脊上,23台中国制造的2.0兆瓦低风速智能风机(见图,本报记者叶琦摄)迎风飞转。   总装机容量46兆瓦的莫祖拉风电站,由中国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所属上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与马耳他政府携手共建。项目自2017年11月开始施工,于2019年12月30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年平均发电量1.118亿千瓦时,占黑山年社会用电量的5%。   黑山国内电力供应长期不足,需要从塞尔维亚、北马其顿、阿尔巴尼亚等国进口予以补充。2017年,黑山电力进口量约占电力消耗总量的32%。   “水电是黑山电力供应的主要来源,很多地区一到枯水期便会陷入电量短缺的困境。”风电站员工达可·米约维奇说,莫祖拉风电站投入运营近一年以来,给当地带来许多积极改变。“莫祖拉风电站运行后,极大丰富了清洁能源的多样性,保障地区电力的稳定供应,还帮助我们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黑山依山傍海,风能资源丰富。“莫祖拉风电站对于黑山能源转型有着重要的意义。”黑山“17+1合作”国家协调员贝兰表示。   莫祖拉风电站正式运营后,每年可为黑山减少3000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黑山经济部前部长德拉吉察·塞库利奇表示:“黑山可再生能源富足,发展潜力巨大。作为黑山可再生能源标杆工程,莫祖拉风电站为沿海地区实现稳定供电作出了重要贡献。”   波黑达巴尔水电站——   “期盼已久的民生工程”   今年5月,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与波黑塞族共和国电力公司下属达巴尔电力公司在特雷比涅签署了达巴尔水电站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总金额达2.2亿欧元。项目完成后,通过引水隧洞,奈雷特瓦河流域的水将被源源不断地引入特雷比尼察河流域,由此产生的水头落差年发电量可达2518亿千瓦时。   达巴尔水电站位于波黑南方多山地区,目前已完成引水渠隧道建设,2025年项目建成后,将是一座典型的引水式电站。“该项目的建设,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水资源,也能优化农村水利灌溉系统,进而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波黑社会学家阿迪尔·库莱诺维奇表示。   波黑塞族共和国能源和矿业部长彼得·奥基奇也特别强调了项目对农村地区发展的促进作用。“达巴尔水电站的建设和投产将帮助调节河流水量和水质,让波黑东部地区农民的生产方式更加清洁高效。”   波黑境内河网密布,水力资源丰富。现有水电发电量虽占全国发电量的50%以上,但水电潜能利用率仅为40%。因受战争摧残,自然资源丰富的波黑经济复苏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一直处于欧洲经济发展的最末梯队。   达巴尔水电站是中资企业在中东欧地区承建的最大水电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有效缓解区域电力紧缺问题,创造绿色生态效益,成为驱动波黑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葛洲坝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吕泽翔介绍:“我们将秉持绿色发展理念,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工程建设,积极保护当地环境,助力波黑能源体系绿色低碳发展,为‘17+1’能源合作注入新动力。”   “达巴尔水电站项目是波黑人民期盼已久的民生工程,在促进波黑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将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未来,波中两国企业将通力合作,共促可再生能源项目顺利推进。”波黑塞族共和国总理拉多安·维斯科维奇对未来深化与中国的务实合作充满期待。(本报罗马、华沙12月20日电)
  • 《荒漠中释放绿色动能!中企助力约旦绿色能源发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10-19
    • 新华社安曼10月18日电(记者冀泽)在约旦南部广袤荒漠中,高耸的风力发电机星罗棋布。随着叶片转动,它们释放出荒漠中的活力,产出清洁能源。 其中一处风电站,是由中资企业三峡国际管理运营的约旦舒巴克风电站。据三峡国际约旦新能源项目工程师江崧玮介绍,该风电站于2021年投入运营,目前每年可为约旦提供约1.5亿度电的清洁能源。 这是2022年9月19日拍摄的由中资企业三峡国际管理运营的约旦舒巴克风电站。(新华社记者冀泽摄) 约旦能矿资源较匮乏,长期依赖进口。为此,该国政府近年来大力提倡发展清洁能源。据约旦能矿部数据,今年7月约旦总能源产出中约29%为清洁能源,该国的目标是到2030年将这一比例提高到50%。 “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在约旦投资、承建光伏、风力发电项目,这将帮助约旦逐渐实现绿色发展的愿景。”三峡国际约旦新能源项目国家经理穆罕默德·阿布·阿提耶告诉记者。 他说,三峡国际在约旦的新能源项目包括两个风电项目和一个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156兆瓦,预计每年为约旦提供4.4亿度绿色电能。 “此外,这些项目还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节约用水。预计在合同期内,项目合计可为约旦减排773万吨二氧化碳,节约水资源1350万立方米。”阿布·阿提耶说。 在光照资源丰富的约旦南部荒漠地区,由中企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约旦第仕24兆瓦光伏项目也于2021年开工建设,这是中企在约旦承建的首个光伏电站项目。 中方项目经理郑洪志表示,该项目采用中国光伏发电设备和技术,为当地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业主方约旦水务局项目负责人苏丹说,电站建成后,不仅将更好满足周边区域用电需求,还将大大缓解附近水厂用电压力,提升水厂供水能力。 “中企参与的这些清洁能源项目,给当地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舒巴克风电站现场经理马哈茂德·阿勒哈马迪耶说,仅舒巴克风电项目就可以满足约3万户家庭用电,还能为周边居民提供百余个就业岗位。 三峡国际约旦新能源项目驻约旦代表赵重重表示,除做好项目建设外,中企还通过提供实习机会和技术培训等方式,分享技术与管理经验。 舒巴克风电站现场运维工程师奈扎尔·阿勒胡沙曼说:“我经常与中国同事们一起交流项目技术经验,这让我的技术水平得到很大提升。我们的项目目前运转良好,中国企业的参与让我们绿色发展的梦想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