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对双方LNG贸易中长期合作的影响》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18-11-07
  • 2016年以来,为满足国内天然气需求,中国的液化天然气(LNG)进口快速增长。同时,美国天然气产量和LNG出口产能大幅增加,中美两国在LNG贸易领域合作互补性较强。但当前中美贸易形势持续紧张,政策和贸易环境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深入分析中长期中美LNG贸易合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LNG进口量达到3813万吨,已超越韩国成为世界第二大LNG进口国。同一时期,美国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LNG出口项目液化产能不断提升,目前已有和在建年产能约为7200万吨,2023年美国有望成为世界三大LNG出口国之一。中美两国在LNG贸易领域合作潜力巨大。然而,自2018年4月以来,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进行多轮加征关税,与此同时,中国采取了相应的反制措施。其中,对自美国进口LNG自9月24日起加征关税10%。我们知道,美国中长期LNG资源在全球主要天然气/LNG市场的销售均存在诸多局限。

相关报告
  • 《贸易战停止!中美双方将在能源等领域加强贸易合作》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5-21
    • 终于,经过两天两夜的激烈博弈,中美新一轮磋商结束了。中美随后发布了一份联合声明,虽然不长,但信息量还是非常大的。 可以确定,中美贸易战,停火!止战!不打了!这对双方和世界来说,都是一个重要时刻。 贸易战没有赢家。自特朗普政府实施“232措施”、启动“301条款”调查以来,世界对中美两大经济体可能陷入贸易战深感担忧,“不想打”“不要打”的理性声音不绝于耳。 平等互利的经贸关系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其本质是合作共赢。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和巨大的消费市场,中国对能源、高技术产品、农产品等方面有着强烈需求,而美国在这些领域拥有一定优势,对中国而言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比如,中国从美国进口油气,既是我国天然气缺口的有益补充,又有助于我国获取相关开发经验,提升在全球天然气市场的议价权。“十三五”规划和十九大报告中均指出,要推进能源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对美方而言,美国可借助这一对华大宗商品出口,降低对华贸易逆差,同时刺激就业,助力经济发展。此外,中美两国在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与利用方面开展了大量合作,未来在全球向清洁能源转型进程中将发挥核心作用。 再看农业。中美两国农业合作起步最早、最有成效,也是最有潜力的合作领域之一。随着中国人口从1950年的5.5亿增至近14亿,以及工业化、城镇化和交通建设用地增加, 中国市场对农产品和农业技术有着巨大需求。由于自然禀赋优越,美国农业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高,而且规模经营,具有稳定的供应能力。中美扩大农业合作,将有助于我国优化食品结构,实现食品进口多元化布局,并改善保护耕地,实现部分地区休耕,其结果是惠及两国人民。 中国扩大进口,并非是应对贸易摩擦的权宜之计,更不是迫于外界压力,而是推动国家长远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市场行为和时代选择。随着中等收入阶层的不断扩大,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中国不但从美国买东西,也从全世界广泛进口不同类型的产品。今年11月,中国将举办第一届进口博览会,迄今已有80多个国家报名参加。很多人想把东西卖给中国,使得中国市场变得有高度竞争性。如果想要在中国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本身还要让中国人民高兴。如果中国人民不买,不管提什么要求,都是没用的。 中美双方互有利益诉求,难免存在各种分歧,也会有新问题出现,对此不必感到意外,关键在于保持冷静,以对话协商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以对抗的方式让问题激化甚至失控。有长期从事美中关系的美国前官员指出,对于任何关系的发展,一走了之的任性态度都不会产生建设性作用,家庭关系如此,国家间关系同样如此。过去几十年来,中美两国在不同领域建立起了有效沟通管道和对话平台,这对于两国管控分歧、确保双边关系不偏离合作共赢的主航道发挥了关键作用。此次磋商取得积极成果,正是对中美关系发展这一重要经验的再一次认可。 不久前,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承诺,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并在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四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对外开放重大举措,并强调这些重大举措要尽快使之落地,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努力让开放成果及早惠及中国企业和人民,及早惠及世界各国企业和人民。 中国经济改革在全面提速,通过扩大市场、扩大开放,促进国内改革,促进经济发展,这是中国过去40年成功的重要法宝,未来也会沿着这个方向继续下去。
  • 《贸易摩擦再升级 甲酸受影响?》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8-08-20
    • 贸易摩擦再升级 甲酸受影响?  7月12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了最新的征税目录,该目录涉及2000亿美元的自华进口产品,关税加征比例为10%。在此之前的6月20日,美方业已公布涉及500亿美元产品的征税目录,关税加征比例为25%。并且,美方称还有2000亿美元的清单可能在将来被实施。8月20日―23日,301委员会将举行听证会,决定是否实行加征关税。   在这2000亿美元的征收关税清单中,甲酸(HS编码2915.11.00)赫然在列。甲酸是在我国是煤化工下游产品,国内产能已达55万吨,占世界产能的50%。受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行和此次中美贸易摩擦以及国内产能增加的影响,进入8月份以来,甲酸价格下跌走势加快,各厂家出货不畅,外贸出口接单数量急剧减少。南京巴斯夫、鲁西、阿斯德等甲酸生产厂家价格纷纷下调,从5月份的5000元/吨下滑至目前的3800元/吨,跌幅达24%,盈利空间进一步缩小。   另据市场信息反馈,原定于2018年年中开车的鲁西化工20万吨/年甲酸二期项目减缓了项目施工进度,据透露2019年上半年投产,这次延缓的巨大产能释放或许给当前本就低迷的甲酸市场带来些许转机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