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对双方LNG贸易中长期合作的影响》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18-11-07
  • 2016年以来,为满足国内天然气需求,中国的液化天然气(LNG)进口快速增长。同时,美国天然气产量和LNG出口产能大幅增加,中美两国在LNG贸易领域合作互补性较强。但当前中美贸易形势持续紧张,政策和贸易环境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深入分析中长期中美LNG贸易合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LNG进口量达到3813万吨,已超越韩国成为世界第二大LNG进口国。同一时期,美国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LNG出口项目液化产能不断提升,目前已有和在建年产能约为7200万吨,2023年美国有望成为世界三大LNG出口国之一。中美两国在LNG贸易领域合作潜力巨大。然而,自2018年4月以来,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进行多轮加征关税,与此同时,中国采取了相应的反制措施。其中,对自美国进口LNG自9月24日起加征关税10%。我们知道,美国中长期LNG资源在全球主要天然气/LNG市场的销售均存在诸多局限。

相关报告
  • 《贸易战停止!中美双方将在能源等领域加强贸易合作》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5-21
    • 终于,经过两天两夜的激烈博弈,中美新一轮磋商结束了。中美随后发布了一份联合声明,虽然不长,但信息量还是非常大的。 可以确定,中美贸易战,停火!止战!不打了!这对双方和世界来说,都是一个重要时刻。 贸易战没有赢家。自特朗普政府实施“232措施”、启动“301条款”调查以来,世界对中美两大经济体可能陷入贸易战深感担忧,“不想打”“不要打”的理性声音不绝于耳。 平等互利的经贸关系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其本质是合作共赢。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和巨大的消费市场,中国对能源、高技术产品、农产品等方面有着强烈需求,而美国在这些领域拥有一定优势,对中国而言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比如,中国从美国进口油气,既是我国天然气缺口的有益补充,又有助于我国获取相关开发经验,提升在全球天然气市场的议价权。“十三五”规划和十九大报告中均指出,要推进能源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对美方而言,美国可借助这一对华大宗商品出口,降低对华贸易逆差,同时刺激就业,助力经济发展。此外,中美两国在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与利用方面开展了大量合作,未来在全球向清洁能源转型进程中将发挥核心作用。 再看农业。中美两国农业合作起步最早、最有成效,也是最有潜力的合作领域之一。随着中国人口从1950年的5.5亿增至近14亿,以及工业化、城镇化和交通建设用地增加, 中国市场对农产品和农业技术有着巨大需求。由于自然禀赋优越,美国农业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高,而且规模经营,具有稳定的供应能力。中美扩大农业合作,将有助于我国优化食品结构,实现食品进口多元化布局,并改善保护耕地,实现部分地区休耕,其结果是惠及两国人民。 中国扩大进口,并非是应对贸易摩擦的权宜之计,更不是迫于外界压力,而是推动国家长远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市场行为和时代选择。随着中等收入阶层的不断扩大,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中国不但从美国买东西,也从全世界广泛进口不同类型的产品。今年11月,中国将举办第一届进口博览会,迄今已有80多个国家报名参加。很多人想把东西卖给中国,使得中国市场变得有高度竞争性。如果想要在中国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本身还要让中国人民高兴。如果中国人民不买,不管提什么要求,都是没用的。 中美双方互有利益诉求,难免存在各种分歧,也会有新问题出现,对此不必感到意外,关键在于保持冷静,以对话协商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以对抗的方式让问题激化甚至失控。有长期从事美中关系的美国前官员指出,对于任何关系的发展,一走了之的任性态度都不会产生建设性作用,家庭关系如此,国家间关系同样如此。过去几十年来,中美两国在不同领域建立起了有效沟通管道和对话平台,这对于两国管控分歧、确保双边关系不偏离合作共赢的主航道发挥了关键作用。此次磋商取得积极成果,正是对中美关系发展这一重要经验的再一次认可。 不久前,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承诺,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并在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四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对外开放重大举措,并强调这些重大举措要尽快使之落地,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努力让开放成果及早惠及中国企业和人民,及早惠及世界各国企业和人民。 中国经济改革在全面提速,通过扩大市场、扩大开放,促进国内改革,促进经济发展,这是中国过去40年成功的重要法宝,未来也会沿着这个方向继续下去。
  •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背景下,我国液压行业市场发展会受此影响么?》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战略政策
    • 编译者:icad
    • 发布时间:2019-05-22
    • 近来,中美贸易摩擦再度升级,在此背景下,有人担心,关乎我国工业化强弱的关键基础产业——液压产业会受到相关的影响,甚至基于目前的产业现状和发展困境,更是担心这个影响是巨大的,会掀起液压产业的狂风巨浪,那么,事实真的如此么? 众所周知,液压系统由油缸、泵、阀、马达四大关键零部件组成,具有传递动力大、易于传递及配置等特点,并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可以说,液压技术可谓是直接关乎装备制造业 的强弱,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但现在问题是,我国液压行业起步较晚,核心技术相对缺乏,整体产业大而不强,尤其液压泵阀、马达、精密铸件等高端液压元件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严重依赖进口。 数据显示,我国70%的高端液压产品由国外进口,在以挖掘机为代表的高端工程机械市场中,90%以上的液压件受制于人,70%-80%的利润被国外液压产品制造商获取,高端液压元件严重依赖进口已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锁喉之痛。此外,我国还是液压件的需求大国,对液压件的需求非常旺盛,据有关数据调查表示,目前全球液压元件市场规模已经超过2000亿元,而随着国人的不断奋斗和努力,中国已经跃升为世界第二大液压消费国。其中按产品分类,液压油缸和液压泵需求占比最高。 在国内液压系统中,以油缸、泵、阀为代表的关键零部件需求已经合计超过60%。过度依赖进口的高端液压元件问题和国内巨大的液压市场需求体量构成了我国目前液压市场的发展现状,与此同时,双方矛盾的加剧已经常态化。而现在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全面升级,这似乎一定程度上让整个液压行业的天空更显扑朔迷离,山雨欲来,黑云压城。看起来情况不容乐观,但事实真的如此么? 显然未必。种种迹象和原因表明,尽管目前中美贸易争端再次打响,甚至比往年波及范围及影响更广,但是我国的液压行业整体受此影响比较小。一方面,我国的高端液压元件进口贸易合作主要对象集中在德国、日本等国家,与美国的相关液压进口贸易比较少。不可否认,整个全球液压市场格局是,欧美日等国长期占优,在高端液压件、气动元件、密封件等领域,几乎已经形成美国、德国、日本等机械强国所垄断,而我国在这些高端领域需要长期进口,如挖掘机行业的双联变量柱泵塞、整式多路阀、先导比例阀等。 但是,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许多液压工程机械高端元件进口合作对象主要集中在与德国的博世力士乐、日本的川崎重工、不二越、油研以及韩国的斗山等国家的合作,而这些也一定程度上从侧面反映,我国目前对于美国的工程机械液压元件进口需求比较小,依赖程度相对也比较低!一方面,我国在中低端液压元件市场方面几乎已经可以做到自给自足,这一定程度上可以使我们在液压市场上有一定的话语权。 受限于我国液压产业的起步与技术等方面的影响,导致我国在高端液压工程机械元件上只能过度依赖进口。但由于国人优良的奋斗以及不服输传统,使得我们在液压中低端市场发展方面收获显著,目前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全球公认的世界第二大液压生产大国。此外,我国也诞生出像华德液压,力源液压,恒力液压,华东油压、徐工机械等全球知名的液压工程机械品牌,不仅产品和品牌在国际上有竞争力,而且生产工艺和液压技术等方面也不输一些欧美液压强品牌,甚至有些方面还超越和力压。可以说,这些优势因素都直接表明,我国的液压生产企业可以弥补国内的中低端需求,自给自足是没有问题的! 此外,受利于国际上许多知名的液压品牌相继在中国建厂生产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液压市场会一定程度上取得不错的加码。首先,企业不同于国家,它是受利益驱动的。对于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液压消费市场,这样的巨大诱惑力和吸引力,许多国际知名的液压品牌是不会放过和错过的。其次,为了显示出他们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他们纷纷在中国设立分公司,建厂生产,甚至一些跨国企业还把研发中心设在中国。比如下面我们统计的一些美国液压企业在中国建厂情况。最后,这些因素汇总,就会间接让我们的液压行业在此次的中美贸易事件中取得非常不错的谈判砝码。——你想要中国市场,你想获得最大效益,那么你就不能忽视中国!液总汇,液压行业人自己的购物APP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