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煤炭市场重心向发展中国家继续转移》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7-07-03
  • 据中国煤炭报报道,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世界能源蓝皮书: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17)》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该报告指出,在当前重视治理空气污染和碳排放的情况下,煤炭处在一个较为矛盾的位置。一方面,煤炭是首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来源和空气污染物来源,多数发达国家已大幅降低了煤炭的使用量;另一方面,由于煤炭开采成本较低且分布广泛,大量发展中国家仍然对煤炭有较高的需求。这造成了世界煤炭市场重心向亚洲等发展中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继续转移,世界仍然对煤炭有着高度的依赖性。 2000年,欧洲和北美的煤炭需求量占全球煤炭需求总量的一半左右。到了2015年,亚洲的煤炭需求量占到全球煤炭需求总量的四分之三,而欧洲和北美的煤炭需求占比降至四分之一以下,这一转变仍将继续。 在消费领域,北美和欧洲地区的煤炭消费量下降速度较快,亚太地区仍将是世界最大的煤炭消费地区和煤炭消费量增速最快的地区。 作为发电业和工业最主要的能耗来源,煤炭在这两个行业中所占比重将进一步下降。据预测,煤炭在发电业所占比重将由2015年的40%左右降至2035年的30%左右。

相关报告
  • 《明年煤炭市场怎么发展?专家这样预测!》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11-18
    • 昨天在第十届中国煤炭市场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预测2021年—— 煤炭需求小幅增长 供应能力稳步提升 “随着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煤炭市场也逐步进入供需常态。总体来看,前三季度全国煤炭销量小幅下降,产量基本持平,进口量略有减少,市场供需大体平衡,价格波动趋稳。但煤炭企业经济效益大幅下滑,市场下行的压力持续存在。”11月12日,在中国煤炭资源网主办的第十届中国煤炭市场高峰论坛上,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副理事长梁敦仕说。 供应能力 进一步提升 梁敦仕介绍,“十二五”时期我国煤炭产量年均递增1.8%,“十三五”时期煤炭产量年均递增0.5%左右。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原煤产量为27.9亿吨,同比下降0.1%,预计今年煤炭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 “2019年我国煤炭行业去产能任务已完成总量目标,今年我国还将去产能8400万吨,‘十三五’期间共去产能9.03亿吨,其中动力煤去产能6.12亿吨,占比68%。”汾渭能源资讯服务部总经理冯栋斌介绍。 冯栋斌表示,政策性去产能告一段落,未来煤矿的关闭将回归自然关停和市场淘汰,预计2021年仍有3400万吨产能的矿井面临关闭,其中动力煤产能1900万吨。 不过,我国仍有巨大的煤炭储备产能。根据汾渭能源统计,到2020年底,我国共有各类煤矿产能54亿吨,其中生产矿井产能38.85亿吨,各类建设状态产能14亿吨。 “由于产能置换矿井逐步投产,有效产能稳步提升,供应保障能力增强。预计2021年新增产能1亿吨,2021年我国煤炭有效产能将达到43.13亿吨,同比增加5900万吨。”冯栋斌表示,2021年国内煤炭产能继续释放,在需求维持高位及进口煤政策长期严格执行的背景下,产量继续保持增势,预计原煤产量将达到38.85亿吨,同比增长0.6%。 需求保持 温和增长 三季度以来,我国煤炭消费逐渐趋于正常。国投安信期货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煤炭消费量约为30.3亿吨,同比下降1%,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5个百分点。其中,电力行业耗煤14.2亿吨,同比下降1.8%;钢铁行业耗煤5.2亿吨,同比增长3.5%;建材行业耗煤3.7亿吨,同比下降1.0%;化工行业耗煤2.3亿吨,同比下降1.8%。 “四季度,拉尼娜状态下中东部气温较往年同期偏低的概率较大,加上水电出力挤压火电的高峰期已基本结束,预计全年火电耗煤同比增长0.1%。”国投安信期货能源首席分析师高明宇表示。 不过,高明宇也表示,从8月下旬起,取暖季动力煤补库行情就被贸易商提前点燃,沿海终端电厂陆续跟进。9月以来,CCI5500大卡动力煤月均价涨幅已达每吨57.4元,10月以来动力煤中下游库存累增1036.6万吨,冬季缺口行情已被阶段性透支。 冯栋斌预计,2020年动力煤需求为33.48亿吨,同比略有下降;2021年,动力煤需求温和回升,全年需求预计33.57亿吨左右。 价格重心 继续下移 数据显示,当前,全国统调电厂存煤增至1.5亿吨,环渤海四港区存煤比9月末增加28万吨,同比减少638万吨。 高明宇介绍,今年以来,产地及港口库存水平偏低,而电厂存煤处于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库存结构呈现由产地和中转地环节向终端用户转移的“金字塔”态势,导致贸易商经营困难,下游用户话语权增强。 “进口煤方面,预计今年全年煤炭进口量为2.83亿吨,同比下降6%。2021年煤炭进口量或将继续受到抑制,同比约下降5%。”冯栋斌表示。 冯栋斌预计,2021年煤炭需求或高位小幅增长,供应能力稳步提升,2020年延后释放产能预计在2021年投产,虽然进口端扰动因素仍在,但供应还是整体走强。综合来看,2021年,动力煤价格重心将继续下移。 “年初以来,CCI均价为每吨558.8元,同比降幅自2019年的每吨61元缩窄至每吨33.3元。预估2020年全年均价在每吨550元至560元之间,波动区间在每吨470元至630元之间。”高明宇说。
  • 《发展中国家2020年油气收入或减少85%》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20-03-19
    • 国际能源署(IEA)和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罕见地发布了联合声明,指出如果能源市场持续当前这种状况,那么今年发展中国家的石油和天然气收入将锐减至20年最低水平。 16日,IEA署长法蒂-比罗尔(Fatih Birol)和OPEC秘书长穆罕默德-巴尔金都(Mohammed Barkindo)对新冠疫情全球性大流行“深表担忧”,并且警告称该疫情可能会催生“影响深远的经济和社会结果”,用于关键领域(比如说医疗保健和教育)的公共部门支出尤其容易受到影响。 比罗尔和巴尔金都指出,他们预计发展国家2020年的油气收入将会下滑50%-85%。 17日早盘,国际基准布伦特原油居于29.91美元/桶,跌幅在0.7%左右;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居于28.98美元/桶,涨幅逾1%。在上一个交易日内,油价暴跌10%。当前,新冠疫情继续在全球迅速蔓延。与此同时,OPEC头号产油国沙特与非OPEC产油大国俄罗斯之间的价格战仍在继续。 自1月攀升至峰值以来,原油期货已遭腰斩。 市场稳定 16日,沙特国有石油巨头沙特阿美宣布,该公司可能会在5月维持4月计划的增产,并表示该公司对30美元/桶的油价“非常满意”。在本月初拒绝签署OPEC进一步减产提议的俄罗斯,已经声明可以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承受低油价。 在联合发布的声明中,比罗尔和巴尔金都并未对俄罗斯点名道姓,但是两人“均强调了市场稳定的重要性,且产油国已经感受到极端波动性的影响”。 比罗尔和巴尔金同意“就此事保持密切联系”,并围绕石油市场走势继续进行定期磋商。 此前,在能源问题上为工业化国家提供咨询的IEA曾警告称,OPEC实际领导人——沙特的长期盟友们遭到油价大幅下跌冲击的程度,可能是最为严重的。 上周,在接受CNBC采访时,比罗尔指出,像伊拉克、阿尔及利亚和尼日利亚这样的国家(都是OPEC产油国)——已深陷“非常、非常艰难的境地”,将需要来自其他国家的支持。 身为OPEC第二大产油国的伊拉克,被认为特别容易受到全面油价战的影响,理由是虽然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但是伊拉克是OPEC成员国中经济最不多样化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