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重回40美元,但这些国际石油公司却掉队了!》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0-06-13
  • 近日,布伦特原油价格已经稳步回升至40美元/桶上方,对于一些油公司来说,最艰难的时刻可能已经过去;对于另一些油公司来说,却不幸地倒在了曙光前……

    油价暴跌至今,全球已有多家石油公司宣告破产,包括油气生产公司、油服公司,也有仓储贸易公司,涉及产业链范围之广,前所未有。

    经小编对不完全统计的一份破产名单梳理发现,此轮油公司破产的原因大致分为三类。

    一是油价暴跌导致高负债油气生产公司现金流受到严重影响,最终资不抵债,不得不进行破产保护。此类尤以美国页岩油气公司为主,它们也是此轮破产潮的重灾区。据悉,截至5月底,美国已有17家页岩油生产商申请破产保护,总债务额规模为140亿美元;年底前,破产数量还可能增至73家;若油价保持当前水平,2021年这一数字可能高达170家。

    二是油价暴跌叠加全球石油需求自由落体式下滑,导致油公司业绩受到严重冲击,最终走上破产道路。例如,油服公司钻井业务需求大幅下滑,最终走向破产;亦或是成品油销售和贸易公司的燃料油销售和仓储贸易业务遭到严重冲击,最终破产等。

    三是在遭受油价暴跌和需求低迷影响之外,一些油公司还遭到地缘政治恶化的影响和冲击,最终导致破产。特别是那些与委内瑞拉做生意的油公司。

    此外,在油市大幅动荡之际,油公司期货交易不当、合作发生纠纷等也是导致破产的重要原因。

    具体都有哪些公司?我们来看――

    因低油价+高负债+断贷

    最终资不抵债而破产

    这类破产公司,比较典型的是美国的页岩油气公司。

    美国惠廷石油公司

    4月1日,曾经的美国页岩气明星公司――惠廷石油公司(WhitingPetroleum)申请破产,成为油价暴跌以来首家申请破产的知名页岩油气公司。

    据报道,惠廷石油公司将超过23亿美元的优先债券转换为新股本,占重组后公司所有权的97%,计划全额支付循环信用贷款,并在5个月内脱离破产保护程序。该公司资产负债表上有5.85亿美元现金,可以继续维持正常运营。

    据报道,截至2019年底,惠廷石油公司总资产、长期负债和总股权价值分别为76.3亿美元、27.9亿美元和40.2亿美元,债务与公司市值比率为41%。该公司市值从2011年的150亿美元峰值最终缩水至3200万美元。惠廷石油公司成立于1980年,业务集中在美国落基山地区,最大项目在北达科他州和科罗拉多州。

    众所周知,美国页岩油气公司普遍以石油和天然气储备做抵押,举债谋发展,债务总规模高达2000亿美元。因此对于像惠廷石油这样的公司来说,现金流十分重要,高负债的运营模式加上油价暴跌,导致现金流出现问题在意料之中。但是,近来美国银行为控制风险,对页岩油气公司进行抽贷、断贷、争夺资产等操作,又在这些公司的伤口上撒了把盐。

    类似的公司还有――

    美国Yuma能源公司

    4月15日,Yuma能源向美国得克萨斯州北区法院提交Chapter11破产保护申请。今年一季度,该公司现金状况恶化,现金流无法支付运营所需开支。其董事会表示,近期油价大跌、银行断贷、旗下部门油井作业失败,以及疫情给经济带来的不确定性,一起构成了公司不能持续运营的原因。

    Yuma能源是一家生产常规和非常规石油和天然气的公司,主要在墨西哥湾沿岸、西得克萨斯盆地和加州作业。值得注意的是,破产前该公司债务规模并不大,在1000万美元至5000万美元之间。

    而加速该企业破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避免坏贷损失,美国一些大型银行纷纷争夺石油公司的资产。摩根大通、美国银行、花旗集团、富国银行等银行陆续设立了独立的子公司,负责掌控石油和天然气资产。

    美国尤特拉石油公司

    4月14日,美国怀俄明州尤特拉石油(UltraPetroleum)公司表示,已申请破产,并同意与债权人进行资产重组。该公司在破产申请中称,受高负债、低油价及疫情的影响,公司债务达到19.7亿美元,额外债务约有5亿美元,现金仅剩700万美元。

    该公司是西怀俄明州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商,拥有3000个生产井。据怀俄明州油气保护委员会称,该公司本来计划先暂停钻井计划,等待油价复苏时重启,但结果是,目前已经没有一座钻机可以运行。

    据悉,通过重组协议,尤特拉石油公司获得了2500万美元的融资,称将保证公司业务正常运行,继续支付员工工资、供应商工资等费用;获得了循环信用贷款,初始借款额度为1亿美元。该公司CEO称将把近20亿美元的债务转变为股本。

    美国自由石油天然气公司

    5月11日,休斯敦石油勘探生产公司――自由石油天然气公司(FreedomOilandGas)申请了破产。该公司表示,破产的主要原因是全球疫情期间收入锐减,无法偿还逾1000万美元债务。该公司计划将所有资产出售给澳大利亚环境服务公司,正在等待破产法院的批准。

    美国Gavilan资源公司

    5月19日,因油价下跌带来的亏损及合作纠纷,美国Gavilan资源公司在休斯敦联邦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据该公司破产申请显示,其债务额超5.5亿美元,计划出售旗下资产;在鹰福特页岩油气田,该公司还与桑切斯能源公司有租赁权纠纷,将展开法律战。

    Gavila资源公司成立于2017年,主要业务聚焦于鹰福特页岩区油气资源勘探开发。2017年,该公司与合作伙伴(包括桑切斯能源公司)从阿纳达科石油公司手中购得23亿美元页岩资产,拥有其中7700净英亩的油气租赁权益。

    美国切萨皮克能源公司

    作为美国页岩油气行业龙头企业,切萨皮克能源公司(ChesapeakeEnergy)不止一次对外声称,可能无法保持当前的债务状态,虽然还没有正式申请破产保护,但已经处在破产的边缘。

    5月11日,该公司称,已无法获得融资,如果油价无法恢复过来,公司考虑通过破产,重组其超过90亿美元的债务,公司一季度净亏损约83亿美元。该公司前段时间聘请了债务顾问,评估了包括破产在内的多个选择。

    这是切萨皮克能源公司自去年11月以来第二次发出持续经营警告。除此之外,加利福尼亚资源公司(CaliforniaResources)等许多美国页岩油气公司都表示,它们可能无法保持当前的债务状态,已聘请重组顾问与债权人进行谈判。

    因低油价造成市场萎缩

    最终无以为继

    因这类原因造成破产的,主要是油服公司和下游销售及仓储贸易公司。

    戴蒙德海底钻探公司

    4月26日,戴蒙德海底钻探公司(DiamondOffshoreDrilling)向休斯顿破产法院申请了破产保护。该公司称,低油价和低石油需求是导致破产的主要因素。

    戴蒙德海底钻探公司所处的海上油气勘探开发领域,成本向来高昂,国际油价暴跌毫无疑问冲击了该公司的盈利能力。此外,需求锐减导致公司业务量出现大幅下滑,出现了较大的人员和设备闲置。

    据报道,该公司拥有58亿美元资产,但持有26亿美元债务,其中近20亿美元是债券,仅持有现金4亿多美元。破产一周前,该公司因没有按时向债券持有者支付5亿美元利息,被穆迪和标普下调了信用评级,并且称在30天宽限期内也无法筹到资金偿还债务。

    新加坡兴隆集团

    该公司在提交给法院的文件中称,油价急剧暴跌和燃料油需求骤降是导致该公司破产的原因之一。此外,该公司还隐匿了8亿美元的期货市场交易亏损。截至4月初,该公司亏空高达33.36亿美元。

    兴隆集团成立于1963年,是全球最大的实物燃料油交易商之一,也是亚洲最大的船用燃料供应商之一。该公司拥有约130艘油轮,业务涉及燃料油销售、石油贸易、码头及仓储、润滑油制造等领域。旗下环宇仓储是世界最大的几个独立仓储之一。

    因低油价+低需求+地缘政治冲突

    损失惨重选择破产

    这类企业主要是那些与委内瑞拉有业务往来的公司。

    墨西哥LibreAbordo公司

    5月31日,在与委内瑞拉政府的“油换水”贸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墨西哥公司LibreAbordo宣布破产。

    截至3月下旬,该公司已接收约1430万桶的委内瑞拉原油,准备在国际市场转售。然而,因国际油价暴跌以及疫情抑制石油需求,公司石油销售业务遭到严重冲击。更为特殊的是,LibreAbordo公司还遭到美国政府的频繁施压及联邦调查局的调查,这些压力让LibreAbordo公司损失了9000多万美元,并最终停止了委内瑞拉原油交易业务。

    近年美国对委内瑞拉的制裁愈演愈烈。6月2日,美国财政部表示,已经制裁4家运输委内瑞拉石油的航运公司,进一步阻碍委内瑞拉原油出口。

相关报告
  • 《国际大石油公司如何转型?》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3-22
    • 第38届剑桥能源周(CERAWeek)在美国休斯敦举办。在“未来能源和能源转型”主题对话中,道达尔、壳牌、切尼尔等公司就能源转型和各自公司的选择发表看法。 近期,“大能源”和“大石油”公司的发展战略并没有明显分歧,公司经营主要围绕油气开展 由于外部环境及股东压力,国际大石油公司正在加快从传统化石能源供应商向低碳能源供应商转型 油气仍是最核心资产 大石油公司能源战略路径出现分裂。埃克森美孚、雪佛龙认为化石能源未来仍持续增长,坚定贯彻基于油气的“大石油”模式。而壳牌、道达尔、BP基于未来油气能否满足能源消费需求的担忧及认为世界需要更为低碳能源,创建“大能源”模式,即拓展能源领域,提供包括油气在内、覆盖天然气发电和可再生能源投资及为电动出行服务的多元化的综合能源产品。 “大能源”和“大石油”的发展模式的确有差异。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固守油气业务,对近年来风头正劲的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并不感冒;壳牌、道达尔、BP加大了向低碳领域的渗透力度,并在交通出行领域进行前瞻性布局。 尽管如此,从最近上游动向来看,“大能源”和“大石油”公司发展战略并没有明显分歧。不论是壳牌还是埃克森美孚,石油上下游仍是最能赚钱的业务,油气毫无疑问仍被视为最核心的资产,公司经营主要围绕油气开展。对于任何一个大石油公司而言,目前还难以预判石油业务退居其次的时间节点。 国际大石油公司在2016年国际油价初步回暖之际就确定了“重回增长”的策略,而重回增长主要基于油气业务增长的回归。壳牌制定了2017年、2018年两年油气日均产量增加70万桶的计划,道达尔提出了2018年至2020年年均增长6%至7%、日均产量增加60万桶的扩张计划,BP也提出到2021年油气产量年均增长大于5%的计划。壳牌、道达尔等大石油公司都改变了油价大幅下降投资收缩策略,稳定或扩大投资规模。壳牌规划2018年至2020年年投资支出保持在250亿至300亿美元;道达尔计划在2018年至2020年投资稳定在160亿至170亿美元,上游投资占比约60%。BP在大幅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基础上,预计2018年至2021年上游投资规模维持在130亿至140亿美元的水平。 在资产并购上,“大能源”模式公司主要围绕上游领域展开。BP 2018年年中斥资105亿美元收购必和必拓公司在美国的非常规资产,最先与必和必拓达成战略并购意向的却是壳牌。壳牌报价为100亿美元,以微弱的价格劣势惜败于BP。基于BG天然气和深水领域高质量资产组合,壳牌2016年以850亿美元的巨资并购了BG。由此可见,壳牌在当今及未来很长的一段时期仍是主要发展油气业务。道达尔同样如此,2017年以74亿美元抄底并购荷兰马士基石油公司,另外还大手笔购买阿布扎比陆上油田及巴西深水资产。油价大幅下降以来,道达尔在上游领域的并购支出高于120亿美元,超出埃克森美孚、雪佛龙这些坚持“大石油”模式的公司。 “大能源”模式公司也在不遗余力地开展勘探。大石油公司确定的“重回增长”,主要通过自主勘探来实现。2017年,壳牌勘探支出为30亿美元,和2016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在大石油公司中勘探支出规模最大;BP勘探支出同比增加25.6%;道达尔同比下降15%,但勘探支出规模和雪佛龙持平。和埃克森美孚、雪佛龙相比,壳牌、BP、道达尔对勘探的支持力度并不逊色。在高风险的前沿区勘探,道达尔的投入力度大于其他大石油公司。根据伍德麦肯锡2018年全球前沿区具有重要意义的20口探井跟踪数据,道达尔在巴西玛拉荷盆地Tucano-1井、巴新巴布亚盆地深水Antelope Sour-1井及南非奥特尼夸盆地Paddavissie-1井等3口探井中担任作业者,在加勒比海阿鲁巴岛海域Bon Bini-1探井参股35%。壳牌虽然对高油价时期激进的勘探策略有所调整,仍在阿鲁巴岛Bon Bini-1前沿区探井中占有一定股份,2018年低勘探程度区的投入占比预算达到25%。事实上,壳牌、道达尔2018年上半年的勘探表现非常抢眼。壳牌位于美国墨西哥湾Dover区块的深水项目、道达尔和雪佛龙在美国墨西哥湾Ballymore的深水勘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新增权益发现储量分别为320百万桶和167百万桶,在全球新增油气发现中位居前列。 “大能源”模式一个突出特点是大力发展天然气,通过在全球构建强大的LNG组合,建立天然气生产、输配、市场、发电及电力传输和分配业务于一体的完整业务链条。壳牌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商,也是最大的LNG供应商,壳牌还启动了年产规模达2800万吨的加拿大LNG项目。道达尔力图通过低碳电力与天然气业务引领公司未来,当前战略是大力提升LNG供应能力,其澳大利亚庞大的lchthys项目,俄罗斯亚马尔第三套、第四套生产线业已投产,还有一批大型LNG项目等待最终投资决定(FID)。而坚持“大石油”模式的埃克森美孚也力图向天然气转型,增大LNG供应能力。早在2009年,埃克森美孚就并购美国最大的独立天然气提供商XTO,提高天然气业务占比;联合卡塔尔石油建立世界最大的LNG生产设备,并进一步扩大巴新的LNG工厂。油价大幅下降以来,埃克森美孚坚定执行发展LNG的战略,进入莫桑比克4区块,并购巴新以LNG业务见长的Interoil公司。埃克森美孚正在就成为全球领先的LNG供应商与壳牌、道达尔等开展激烈竞争,埃克森美孚承诺最近在其莫桑比克、得克萨斯州的LNG项目以及与卡塔尔国油合作的Golden Pass项目进行最终投资决定。埃克森美孚对天然气业务的投入及对LNG的青睐,显示出“大石油”模式与“大能源”模式公司的业务重心有很大交集。 在油气发展理念上,埃克森美孚与壳牌也比较接近,都追求低成本的资产组合。2014年以来低油价时期,埃克森美孚进入莫桑比克和巴布亚新几内亚LNG资产,购买美国二叠纪非常规石油,重返巴西深水领域,推动圭亚那近岸区块开发。而此前高油价时期,埃克森美孚进入高成本的俄罗斯北极、加拿大油砂、美国天然气。2014年后的资产优化行为则是对高油价时期策略的修正。壳牌近年来退出加拿大油砂和北极,加码巴西和墨西哥湾深水,也主要在于构建低成本、高抗风险能力的资产。壳牌上游投资的另一个原则是相对较少的碳排放。两个内涵,一是油气生产能源消耗强度低,二是提供的产品碳排放尽可能地低。埃克森美孚也开始关注碳排放,2018年首次发布碳报告,设定新的碳减排目标,并和雪佛龙等西方石油公司共同加入旨在支持《巴黎气候协定》的石油和天然气气候倡议组织。 能源转型是一个长期和渐进的过程,当前尚处于初期,实施“大能源”模式的壳牌等先行者,发展重心并没有摆脱油气。而坚持“油气为中心”的埃克森美孚、雪佛龙等传统石油公司,也大力发展天然气业务,关注碳排放,积极研究新能源潜力。总体上说,“大能源”和“大石油”模式都有交集和渗透,当前发展战略并无实质性差异。 加快向低碳战略转型 由于外部环境及股东压力,国际大石油公司正在加快从传统化石能源供应商向低碳能源供应商转型。虽然上游油气仍是核心业务,但是多元化的新能源业务创造了更多投资机会,使低碳业务成为发展战略之一。 一、增加低碳业务投入 加大天然气产量比重。天然气作为预期长期增长的低碳能源,国际大石油公司正在加大天然气的投资力度。天然气产量占比逐年上升,从2007年的35%,上升到2017年43%,预计到2027年将上升至47%。 投资新能源业务。除天然气外,一些国际大石油公司还投资了多种新能源,投资方式包括收购、风险投资、增加新业务研发投入等,并参与油气行业气候倡议组织(OGCI),该组织未来十年将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投资10亿美元。 二、欧美国际石油公司低碳战略选择不同 欧洲公司认为在20年内原油的需求将达到顶峰,而美国公司认为需求增长将至少持续到2040年。基于这样的预期,欧美呈现不同的低碳战略选择。2018年至2020年,欧洲公司注重多样化的新能源业务投资,新能源支出占总支出的5%至13%。美国公司将化石能源作为长期目标,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等公司注重提高效率,减少石油和天然气的排放量。 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等美国公司实行以油气核心业务为主的衍生低碳战略。 埃克森美孚: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中心的低碳战略 埃克森美孚认为,化石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化石能源应保持其核心地位。然而,为应对投资者压力,2018年埃克森美孚首次发布碳报告,公开讨论气候变化和环境政策的影响,并在9月加入了OGCI。公司制定“气候变化风险管理战略”,内容包括减轻运营中的排放,开发可扩展的技术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低碳解决方案,参与气候变化政策,包括美国的碳税立法。2000年以来,公司在能源效率和低碳技术方面的投资超过80亿美元,其中约40亿美元用于提高上游油气运行效率,减少碳排放量,另外40亿美元用于下游提高效率和减排。与欧洲同行相比,埃克森美孚在低碳领域的投资重心在研发而不是发展新项目。 雪佛龙:增加天然气比重 雪佛龙以传统能源领域为核心,同时实施低碳战略。2017年,公司发布第一个气候变化报告,并于2018年3月更新,2018年9月加入OGCI。雪佛龙的目标是提供多样化、有弹性的油气组合,上游的投资组合向天然气转变,大力发展天然气为核心的项目,包括澳大利亚和安哥拉LNG项目、孟加拉陆上项目以及美国页岩项目。2018年,天然气占总产量的约40%,比2010年提高10个百分点。雪佛龙在碳捕捉技术(CCS)上投资11亿美元在澳大利亚高更项目,以及将Quest CCS应用到Alberta油砂项目。2013年以来排放量减少26%。 雪佛龙新能源投资较少,主要是墨西哥和加州的测试太阳能项目及风能发电厂、加州地热及生物燃料。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在过去3年,雪佛龙每年投入5亿美元在低碳业务的研发上,而在过去10年仅投入0.75亿美元在CCS的研发上;在2018年6月,推出1亿美元未来能源基金投资低碳技术。 欧洲油气公司,如壳牌、BP、道达尔则更倾向于通过收购的方式扩展新能源业务。 壳牌:成为一体化公司中新能源领导者 壳牌强调,尽管油气仍是业务中心,但其目标是建立越来越低碳的投资组合,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能源趋势。在过去的10年,壳牌天然气产量从2007年的42%增至2017年的50%。IHS估计目前壳牌的权益液化能力约为4000万吨/年,几乎是同行业公司的两倍。 壳牌于2016年创建新能源业务板块,关注新燃料和电力业务。在巴西和印度建立可替代能源汽车;2017年与IONITY签署协议,提供欧洲各地电动汽车充电点,并在2018年收购NewMotion,经营欧洲3万多个充电点;计划到2023年在德国安装230个加氢站;2017年底收购太阳能开发商Silicon RANCH公司主要股份;投资美国和荷兰风能资产。壳牌2018至2020年计划每年投资新能源10亿至20亿美元,为同行业最高水平。 BP:低碳技术的收购策略 BP于1997年开始关注可替代能源,2005年成立可替代能源组织,漏油事故后重新关注可替代能源板块。BP计划每年投资5亿美元在低碳业务上,占每年有机资本支出150亿至170亿美元的3%。BP通过收购实现低碳业务快速增长,包括先进的流动性、生物和低碳产品、碳管理、能源储存和数据化五方面收购。BP先后收购了英国最大的EV充电公司、欧洲最大的太阳能发展公司Lightsource、快速充电生产商FreeWire技术公司、超快速电池开发公司StoreDot,投资了中国电动汽车的NIO资本公司等。公司的低碳业务还包括巴西生物燃料、美国的风能等。 IHS预测BP将成为中期天然气增长份额最大的公司,其天然气产量2022年将占到45%,为行业中间水平。天然气的大幅增长由美国的非常规资源驱动,如收购必和必拓的美国陆上资源,收购埃及深水,例如西尼罗河三角洲、Atoll和祖尔,以及阿曼致密气、阿塞拜疆项目。 道达尔:以收购为驱动的低碳战略 道达尔2016年组建天然气新能源和电力部(GRP),负责中下游天然气、新能源以及电力的项目管理。道达尔计划2035年在低碳板块,包括中下游天然气、生物燃料、碳捕获(除了新能源)领域达到20%的份额。 道达尔主要投资领域包括天然气、天然气分布式发电、太阳能风能生物燃料电动汽车等新能源。天然气投资是道达尔低碳战略的核心。公司天然气产量占比由2007年的35%增长到2017年的45%,主要由收购驱动。天然气分布式发电方面,收购比利时新能源电力供应商,进入巴西一体化天然气领域,收购荷兰天然气汽车燃料供应商、法国和比利时分布式发电公司及法国两座天然气发电厂。道达尔在新能源领域积极扩大投资组合,组建子公司Total Solar发展太阳能业务并积极发展风能、生物燃料和电动汽车。过去3年,道达尔每年投资10亿美元在低碳业务研发上,碳捕捉技术研发费用占10%左右。 石油公司新能源业务发展也面临风险:投资多样化会降低回报率,业务转变太快、转向不熟悉的领域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所以,许多公司选择在各种新能源领域中进行小额投资,而不是在一些特定领域进行大规模投资。
  • 《国际石油公司投资与生产活动增加》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20-09-07
    • 据阿拉伯贸易8月26日消息,印度政府称,印度油气行业已经启动了8363个经济活动和项目,预计价值约780亿美元。随着石油市场逐渐复苏,油价有所回升,在全球范围内,许多石油公司开始增加油气投资与生产活动。   雪佛龙、埃克森美孚、伍德赛德和卡塔尔石油等公司投资油气项目。雪佛龙公司正就投资伊拉克一个大型油田进行谈判,预计投资规模为数亿美元。埃克森美孚获得了阿根廷瓦卡穆尔塔另一个区块35年的承租权,计划在新的开发阶段钻井47口。伍德塞德8月17日宣布以4亿美元收购凯恩能源在塞内加尔桑戈马石油项目的全部股权。卡塔尔石油公司将收购安哥拉海上超深水区48号区块30%的权益,优化勘探组合。   石油公司的一批油气项目获批、重启或启动。墨西哥国家油气委员会8月28日批准了壳牌有关执行Xochicalco-1EXP勘探计划中所有勘探活动的申请。康菲石油在阿拉斯加国家石油储备区钻探的计划获得政府批准,将恢复部分被削减的产量。道达尔公司表示,与合作伙伴已经启动了巴西沿海Mero深海石油项目第三个阶段的开发,液体处理能力将达到18万桶/日。道达尔公司还重启了在安哥拉的石油项目,以弥补下降的产量,维持中期的运营生产水平。挪威统计局调查显示,挪威今年油气投资比此前的预计增加较多,挪威国油6月份以来已经重启了几个项目。   目前油价仍处于低位,部分石油公司仍在出售资产,优化资产组合。巴西国油8月底启动了26个陆上和浅水油田以及1个小型炼油厂的出售进程。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透露了出售其在巴斯海峡油气合资企业中50%股权的计划。俄气公司表示,将以1550万欧元出售其在保加利亚天然气供应商Overgas公司50%的直接和间接权益。